APP下载

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物流系统重构的相关思考

2020-05-26赵懿佳鲁峻嘉

商情 2020年15期
关键词:销售模式乡村振兴

赵懿佳 鲁峻嘉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质是提高农民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农产品"的发展转变了现有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同时也使得农村物流系统进行重构。关于农村农产品物流系统重构所带来的成本问题以及对农民的影响问题等值得思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  销售模式  物流系统重构

一、乡村振兴的本质是提高农民的收入

新时代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问题,只有收入增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增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互联网+”带来的农产品销售模式的转变

近年来,我国出现农产品积压滞销的现象,销售价格下降,甚至一些农产品烂在地里,农业种植者血本无归,例如崇明的桔子,临猗苹果滞销。受限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农产品产量的快速流通和农产品收益的提高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农产品的营销也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探索互联网+农产品的新销售模式,给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带来新的生机。

(一)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

(1)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由农户通过自由组织、小商贩或集体组织运往批发市场,批发市场将运来的农产品进行再包装售卖到各个零售终端如大型超市、个体户等。

(2)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由农产品原料供应体系、农产品加工体系、农产品分销体系构成,加工企业将这三个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

(3)农产品大型零售企业。农产品从零散农户和合同农户手中生产出来后,再由批发市场和各级加工企业通过终端销售超市到达消费者手中。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概述

“互联网+农产品”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是通过互联网依托各个

络平台进行宣传和销售,农户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农产品信息使其快速传播,消费者也能够快速了解到所需商品信息选择最优商品。

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使得信息闭塞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提高了农户生产积极性。并且通过网络平台拉近农户与消费者的距离,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各种各样的农产品,树立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在网络平台上,依靠便捷的电子下单、支付、发货、收货流程,不仅节约了时间精力,还能节约很多的消费成本。

三、物流系统重构总成本思考—以微商水果销售为例

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下农产品由中间商直接从田间收购农户不涉及农产品物流问题,或者农户将农产品运往距离较短的批发市场等,农户很少或不参与农产品物流,在农户的销售成本中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比较少。而“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模式下农产品由农户直接到消费者手中,农户直接参与农产品物流问题,在加入物流成本后农户的总成本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值得研究。

传统的物流模式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通道,通常由物流中间商负责,农民很少参与。但在新型销售模式下,消费者通过线上购买,线下流通,农户通过与快递公司合作将农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其中涉及农产品物流多种活动,则需要农户参与其中,承担相应的物流成本。例如临猗苹果,农户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宣传售卖,消费者在微信平台上进行选购,在订单确定后农户联系快递公司进行发货。临猗苹果的每箱售价30元、10斤重,其中农户需要承担的物流费用平均是10元。售卖出的一箱苹果除去物流费用仅剩下20元其中包括生产等成本。新销售模式带来的物流重构使得农户背负着较高的物流成本,农户是否增收值得思考。

四、销售模式转变下物流系统重构给农民带来的思考

(一)农民采用这种方式的主要思考

传统销售模式中间商作为主导从中获利,在收购时会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而在销售时会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从而造成“卖贱买贵”的现象。农民在整个农产品销售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利润薄弱。

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户很难了解市场动态,种植过多会造成农产品过剩供过于求,烂在地里无人收。种植过少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二)物流系统重构带给农民的变化

农民参与到销售的整个环节中,切实了解市场需求,通过对市场风向的把握决定种植农产品种类和种植量;农户可以通过网络宣传扩大銷售范围和销售量;通过直接与消费者对话能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树立农产品品牌效应;农民也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波动自行制定合理价格,增加销售收入;物流系统重构使得农民参与到农产品物流中,承担物流成本。

(三)物流系统重构农民的担心

农村物流发展缓慢,冷链运输有待发展,农户无法保证农产品在运输时保持新鲜完整,客户在收到损坏的水果,会降低消费者再次购买欲望,降低了农户信誉,无法树立品牌效应。

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走进大家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电商销售,如何在众多商家中脱引而出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农村大部分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农村种植主要依靠老年人,很多老年人不懂互联网很难进行操作。

销售模式的转变带来物流费用的增加,农民是否真的获得切实利益增加收入。

五、结论

“三农”关系到农民的基本收入保障,更是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便是提高农民收入。面对“卖贱买贵”、农产品滞销等现象,“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模式需快速发展,给农民和消费者带来切实利益。“互联网+农产品”的销售模式联通了农民和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同时也使得农民参与到农产品物流中,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到消费者手中,农民承担相应的物流成本。在增加了物流成本后,农民生产销售农产品的总成本也将发生变化,是否切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给农户带来的影响也值得思考。

猜你喜欢

销售模式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户外运动商品网络销售模式研究
营改增后财产险市场格局的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销售模式的探索
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厂经济性分析系统中的应用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