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初探

2020-05-25蒋锡明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语文教学小学

蒋锡明

摘 要: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具有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道德品质的任务。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培养,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深化学生情感品质培养。文章以小學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为研究对象,针对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语文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4-0136-02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时期,利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对学生成长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人文素养培养,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1.小学语文人文教育中存在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

语文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与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语文教学中,可以发现并没有展示出语文学科人文培养的作用。出现该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工作者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与教学目的认识不充分,影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失去文化传播与培养的重要作用。语言文字教学,是教育的重点内容,忽略深层次的情感教育。此外,课堂上教师占用较多的时间,学生主要是听与记忆,并没有真正参与学习活动中。机械式教学方式,忽略文化传播与培养,影响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失去语文教育的意义。

(2)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教育工作者文化素质,是保证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关键。若是教师自身素质一般,则无法满足人文素养培养的目的,会影响学生品质与能力形成。经过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分析,发现,部分教师人文素养水平一般,有待提升。课堂教学中,无法挖掘教材中人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影响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此外,部分教师忽略人文素养,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好即可,不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人文素养教育不到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1)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丰富人文素养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实施课堂教学行为,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小学教材中,融入非常有价值的内容,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分析,将其中蕴含的情感渗透在课堂上,借此实现人文素养教育。语文教学中,对教材中情感、写作方法进行全面分析,将此与教学方法有机融合,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奠定基础。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不同教学手段,对教材中人文信息进行拓展,呈现不同类型的人文内容,辅助学生学习理解,促进学生综合品质培养。

以《夜书所见》为例,进行这一文章教学时,对古诗写作背景与古诗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掌握文章情感,并在教学中渗透。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在外游行时所写。在游行的过程中看到秋风落叶,内心感到孤独郁闷;又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猜想儿时小孩捉蟋蟀,因此想到自己的故乡与童年,这时情绪发生转变,由郁闷变为亲切。传统教学中,教师会直接对故事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古诗中字词、句子的意思,无法培养学生故乡情,不利于人文素养教育。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应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中描述的情感与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中,创建学习情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秋日景色,引导学生观看,感受作者的当时情感。课堂教学中,对古诗中句子逐句分析,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到故乡、童年对自身的影响与意义。这样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怀,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2)情感熏陶,培养学生思想品质

小学生的情感非常丰富,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可以升华学生思想品质,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人文素养教育中,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使学生知道是非黑白,学会辨别是非。情感熏陶,为学生创造积极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良好学习环境中自主探究,以此实现精神与情感培养。课堂教学中,利用教师情感与语言,深化学生语文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为语文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在教学中积累经验,充实自身文化素养,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加强自主学习,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提升自身能力。课堂教学中,发挥教育工作者引导作用,对教学创新,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实现人文教育。

以《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为例,进行这一文章教学时,需要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文章教育意义。这一文章主要讲述当世界年纪小的时候,万物是怎样学会生活的。课堂教学中,以“世界万物学习怎么生活”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章,读懂文章中描述内容,感受文章情感。课堂上,为学生创建问题情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文章主题。教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是怎样学会走路、吃饭的吗?在世界年纪小的时候,太阳是如何学会发光,月亮是怎样学会变化的呢?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内容,并思考教师提出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秩序感,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自然规律,并了解世界万物生长变化的规律。为了突出课文主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与规律破坏,如冰川融化、森林减少等等,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应该怎样维护自然。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情感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其不仅能够熏陶学生思想品质,同时可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对小学生未来发展具有帮助作用。

(3)结合生活,组织人文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素质,提升学生政治、科学、历史、文学、法学等各方面素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文素养培养教育中,组织人文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形成学以致用的能力。课堂教学中,组织生活化实践活动,将生活与语文知识结合,以此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展示人文素养教育的真正意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重视实践与理论结合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借此帮助学生深入学习,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探究,将知识内化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学习《秋天的雨》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雨,将此与教材中描述的内容进行对比,感受不同时期的雨,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看到的秋雨用文字展示出来,抒发内心情感,借此培养学生人文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形成。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教学中存在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教学资源优化、情感熏陶、教学实践,提高学生人文意识,促进人文素养形成。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并从中畅游,以此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柯丽春.弘扬传统文化 使语文课堂绽放光彩—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名师在线,2019(25):16-17

[2]杜中辉.让人文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绽放—小学语文人文素养的渗透简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6):131-132

[3]陈霞.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科技风,2019(14):16

[4]吴心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10):100-101

[5]周玉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与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29):53-54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语文教学小学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