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性比较分析:翻译研究新方法

2020-05-25谢柯周楠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翻译研究超越

谢柯 周楠

摘  要:定性比较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已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是跨案例比较研究,只要案例符合三个要求即案例具有“多因并发”的复杂性、案例规模中等和与案例相关的问题有理论支持,就可应用此法。翻译研究中普遍存在符合定性比较分析法要求的案例,故此方法在翻译研究中的适用性很高。具体而言,可在翻译事件、译者和译作、组织导向的译介传播、语言服务企业的组织传播和管理绩效等领域应用定性比较分析开展研究。将定性比较分析引入翻译研究,可拓展现有的方法论体系,促进翻译学的发展。

关键词:定性比较分析;翻译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超越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20)02-0089-10

一、引  言

翻译学经历的一系列研究范式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是翻译研究方法论的转变。可以说,翻译研究方法的革新是翻译研究创新和发展的推动力。考察翻译史发现,翻译研究主要经历了完全的定性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翻译定量研究开始萌芽→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显著增多→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几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是对翻译研究方法论进行反思的结果。以直觉、经验、思辨等为显著特征的翻译定性研究,在很长一段时期占据着翻译研究的统治地位。由于翻译定性研究缺乏科学性的缺陷,使得翻译研究者们产生了采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翻译研究的需求。定量研究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翻译研究中,特别是在语料库翻译学、翻译的认知研究、翻译的神经学研究、翻译传播效果研究、翻译教学研究等领域,似乎定量研究正逐渐成为主导。随着翻译定量研究的增多,翻译研究者们又发现过于倚重定量研究也是比较偏颇的,因为定量研究存在研究深度不够、样本量不足等缺点。由于在翻译研究中仅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或定量研究方法都不能圆满地对研究对象作出解释,翻译研究界出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现象便顺理成章,而且此研究模式可能在未来成为主流。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翻译研究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即研究复杂度显著提高。当然,研究复杂度高不能作为研究者退而求其次的理由,但如果有一种能兼具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优点的研究方法,将为翻译研究者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研究进路,也可能成为翻译研究创新的重要增长点。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孰优孰劣之争由来已久。在此背景下,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拉金(Charles Ragin)避开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各自的缺陷[1],在1987年出版的《比较方法:在定性和定量策略之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研究路线即“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定性比较分析法,简称QCA),此研究方法不仅是一种技术性手段,更是一种全新的研究逻辑[2-3],是数十年来少有的名符其实的方法论改革之一[4]。自此研究方法提出的三十多年来,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都对此十分关注,相关研究数量逐渐增多,尤其是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领域的学者对此新方法兴趣浓厚,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也开始关注与应用,如管理学、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健康政策、组织研究等[5]。对于翻译学界来说,这一方法还非常陌生,基于定性比较分析的翻译研究基本上在国内外尚属空白。但作为一种创新研究方法,有必要将定性比较分析法引入到翻译研究中,拓展其途径,促进其发展。本文将对定性比较分析法进行简要解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适用于翻译研究的问题情境,以期引发更多翻译研究者的关注和参与。

二、定性比较分析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分析技术

定性比较分析是运用数学集合理论来研究复杂现象的非概率方法,具有双重角色:一个角色是作为研究取向的定性比较分析,另一个角色是作为操作技术的定性比较分析[6]。作为一种研究取向的QCA尝试融合传统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开辟一条超越这两种研究方法的“中间道路”,是一种考察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新视角。而作为一种操作技术的QCA则根据不同的研究需求,研发出不同的软件来进行逻辑运算。下文将对作为一种研究取向的QCA的基本特征和作为一种操作技术的QCA的主要分析技术作简要介绍。

(一)定性比较分析的基本特征

1.超越定性—定量二元研究路径

对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的整合与超越是定性比较分析最显著的特征。社会科学研究界对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孰优孰劣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甚至形成了两种研究方法的分野。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各有优劣,此分野缺乏科学性和研究理性。定性研究方法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纵深研究,定性研究能对特定研究对象产生细致深入的认识,但无法验证结论的普适性,而且定性研究主观性太强和缺失标准化规范也是常常被诟病的重要方面。定量研究强调大样本量和统计的显著性,对普遍问题的揭示程度更高,客观性更强[7],其缺点是对研究对象的解释深度不够及对大样本量的过于依赖。定性比较分析融合了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并实现了对这两种研究方法的超越。定性比较分析基于一定数量的个案对理论假设进行修正并得出最终结论,这与传统定性研究比较相似,但定量研究方法又被运用在案例编码和运算环节,具备定量研究的特征。定性比较分析不是简单的将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进行合并,而是整合和超越。相比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定性比較分析有其显著特色。定性比较分析不是基于一个特定案例,而是结构化特征相近的案例集群,一般是10~60个案例的中小规模样本量[8]。定性比较分析在具体操作程序上遵循的是定量研究的逻辑思路,但其研究逻辑与传统定量研究差异显著。传统的定量研究进行的是相关性分析,大多聚焦对称性关系,旨在探究某个变量的“纯影响”,关注的焦点是发现某个变量在统计学意义上是否具备显著性[9]。核心逻辑是集合论的定性比较分析不是相关性分析,所测量的变量更加复杂多样,聚焦条件之间是如何相互结合并共同影响某个结果的[10],更适合用于现实中广泛存在的非对称性集合关系研究情境。定性比较分析融合了传统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这两种研究方法固有的缺陷,是对传统定性—定量二元研究路径的超越。从某种程度上看,定性比较分析体现了近年来社会科学界倡导的“混合研究法”思想。

2.关注原因组合而非独立变量

定性比较分析是一种多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但其并非适用于所有案例。定性比较分析的对象是具备“多重并发因果”特征的高复杂度议题[10],也就是说定性比较分析的案例成因要具备复杂性。如果研究现象是一个完整集合,导致此现象产生的不同原因就是此集合的不同子集。比较一定数量的案例后,此研究方法会运用布尔代数运算法探寻到集合之间的某些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因果关联度分析[10]。社会科学所研究的问题往往都具备较高的复杂性,大多都是诸多不同的变量共同产生作用导致某一结果,很少会出现只有某一个变量就能完全引发结果的情况。具体而言,常常是不同变量的组合才能产生作用,而且往往是由不同因素组合而成的多种路径都可达到同一结果。定性比较分析关注的正是到达同一结果的不同原因组合,而不是单个变量。由于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往往单个因素不能单独影响某一结果。很多复杂性问题的成因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性的,往往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某一结果。定性比较分析的另一显著特征就是该研究方法面向的是具备复杂成因的研究问题,旨在探寻到达某一结果的不同路径,相当于是探寻“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这些诸多“大路”,并提炼出到达罗马的最佳道路。定性比较分析的重心在于探究不同因素是如何以组合的形式影响结果的,其研究逻辑更符合社会科学研究现实,得出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3.运用模糊集合聚焦有效变化

当前社会科学融入自然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趋势愈加明显,但社会科学的复杂度高于自然科学,若过于追求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将不符合社会科学的本质,反而使社会科学研究结论的说服力降低。当复杂性增加时,精确化能力势必减少,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复杂性和精确性还可能出现互斥现象,这就是“互克性原理”[11]。定性比较分析精确化的数学基础是模糊数学,其核心逻辑是集合论思想,关注的不是测量记录的客观性变化,而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有效变化。定性比较分析要对所要研究的因素对照某一指定的集合进行校准,展现的是相关因素隶属于特定集合的程度[9]。定性比较分析主要有两种校准方法,即二元校准法和基于模糊集合(fuzzy-set)的校准方法。这两种校准法都以0和1表示两端,0表示完全不属于特定集合,1表示完全属于特定集合。这两种校准法的区别是二元校准法是非0即1,而基于模糊集合的校准方法是从0到1连续变化,以代表不同的隶属程度。定性比较分析的校准要求研究者进行模糊化处理,有效校准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研究者对案例理解深度的基础上[12]。例如,Melamed和Bozionelos[13]采用传统定量研究方法对男性职员身高与升职情况进行的研究表明男性职员越高,获得的升职几率越大。运用传统定量研究方法进行的此类研究非常多,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缺陷还是非常明显的,即运用传统定量研究方法关注的是客观变化,而不是有效性变化。常识告诉我们,男性身高与升职之间并非是对称性关系。2米高的男性职员并不会比1.9米高的男性职员更容易获得升职,他们都属于高个子集合;而1.8米高的男性职员就比1.7米高的男性职员更容易获得升职,因为1.8米属于高个子集合,1.7米属于非高个子集合;1.8米的男性职员更容易获得升职,是因为从1.7米的非高个子集合到1.8米的高个子集合过渡属于有效性变化。2米和1.9米之间相差10厘米的数值,但是定性比较分析在校准时将此变化视作0;而1.8米与1.7米之间相差的10厘米则属于有效性变化,在定性比较分析校准时其数值一定大于0。在现实中,因素与结果之间往往并不是简单的对称性关系,而可能是某一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引发某一结果,运用模糊集合聚焦有效变化,这便是定性比较分析的第三大特征。

(二)定性比较分析的主要分析技术

依据研究的不同需求和性质,拉金等研发了两个定性比较分析软件,即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Dirk Berg-Schlosser(德克·博格-施洛瑟)和Lasse Cronqvist(拉瑟·克隆奎斯特)等开发了多值定性比较分析技术(mv-QCA);Neal Caren(尼尔·卡伦)和Aaron Panofsky(阿伦·帕诺夫斯基)开发了时序定性比较分析(TQCA)。在这四个主要分析技术中,拉金等学者开发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软件应用最为广泛,多值定性比较分析运用较少,时序定性比较分析还处在发展阶段且自身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而应用极少[14]。因此,本节将重点介绍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两种分析技术。

1.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对原因条件和结果条件的赋值都遵循布尔法最基础的1/0划分,“出现”赋值1或用大写字母表示,“不出现”赋值0或用小写字母表示;用“+”表示“或”,用“*”表示“和”,用“=”及“→”表示“推导出”。例如,A*B=Y表示A和B两个条件变量同时发生时可以推导出结果变量Y。条件变量的不同取值会构成2k 个不同条件的组合[14],例如导致某一现象发生的条件变量有三个,那么此现象发生的相应因素组合就可能有8种。研究者对所有变量进行二分处理后,需考察结果变量对理想状态下的条件变量组合,并随后建立逻辑真值表(Truth Table)。逻辑真值表能帮助研究者探寻条件组合是如何引发结果变量的,以及条件组合决定结果变量发生的程度[15]。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遵循“布尔最简化”原则[1],旨在得出解释结果变量最核心的原因组合路径,也就是“到达罗马的最佳路径”。

2.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现实中,不少问题的复杂性高,对变量的取值采用非此即彼的1/0往往不符合现实情况。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对现实的过度简化必然会产生解释力不足的问题,基于此,拉金[16]在《模糊集社会科学》一书中开发出模糊集分析技术,以弥补清晰集分析技术的缺陷。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中,研究者用0到1之间的任何数值表示变量的隶属值,并会进行校准。此校准是一个过程,是指标准化各变量隶属值的过程。研究者须在校准前确定定性锚值(Qualitative Anchor)来确定某一变量的赋值标准,如三值、四值、六值等。确定锚值后,研究者需依据对案例、相关文献、相关理论、经验等对变量进行校准。研究者在校准的基础上能基本完成变量赋值和标准化工作,然后建立模糊数值表,接着进行处理和精简形成真值表。将各条件变量和结果变量赋值为隶属度分数后,就要确定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集合论意义上的某种关系。如果存在某种关系,就意味着这些条件变量组合是导致结果产生的原因[15]。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引入了一致性(Consistency)和覆盖度(Coverage),来计算和确证这一关系是否存在。一致性是指在多大程度上案例共享导致结果发生的某些条件或条件组合;覆盖度是指在多大程度上这些条件或条件组合解释了某结果的发生[17]。在具体操作时,要先确定一致性分數再计算覆盖度分数。条件或条件组合X对结果Y的一致性计算,旨在考察X在多大程度上能构成Y的充分条件,其计算公式是:Consistency(Xi≤Yi)=Σ[min(Xi,Yi)]/Σ(Xi);若要考察X在多大程度上是达到Y的唯一路径,即X在多大程度上构成Y的必要条件需要进行覆盖度计算,计算公式是Coverage(Xi≤Yi)=Σ[min(Xi,Yi)]/Σ(Yi),覆盖度分数越接近1表明X条件或条件组合是导致结果Y的唯一路径[18]。通过一致性和覆盖度分数的计算,既可以确证各条件或条件组合是否构成引发结果的充分条件,还可以呈现各条件的组合导致结果发生的多条路径及其解释力[15]。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与定性比较分析其他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允许结果变量和条件变量处于模糊范围而不是处于二元标度,寻求的是导致某一特定结果的因素模式,而不是简单地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19]

无论是哪一种定性比较分析技术,都主要包括四个操作步骤:(1)研究者需在理论假设和案例间反复进出以提炼出所要考察的条件变量;(2)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案例,在此基础上对条件变量进行编码;(3)将编码表导入定性比较分析软件构建真值表;(4)建模完成后对案例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度阐释,对已有相关理论进行反思,修正已有理论甚至构建新理论[10]

三、定性比较分析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一)将定性比较分析引入翻译研究的原因

人文—历史—思辨的研究方法在翻译研究界(尤其是在中国翻译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虽然此研究方法是以往翻译研究方法体系中的主流,产生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过于单一的研究方法不利于翻译学科的发展。以目的论为例,有个翻译学院相当比例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理论框架是目的论[20];且自1987年目的论零星介绍到中国以来,以此为主题的期刊论文、专著、硕博学位论文等数量不断增多[21],已成为最受中国翻译研究者欢迎的热门理论之一。查询中国知网发现,2019年仍有不少以目的论为主题的论文发表。通过梳理和分析发现,与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论文相比,近十年以目的论为主题的论文的理论框架几乎无二致,重复研究现象显著,没有取得理论突破。这种重复式的、原地打转的“研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用处的[20]。1986年西方学者奎因斯(Krings)进行了第一例翻译实证研究,试图探究译者的大脑发生了什么。到目前为止翻译实证研究已有大约30年历史,遵循科学方法论的实证研究在中国翻译研究中得到基本确立,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实证研究新方法推动了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但由于研究历史较短,翻译实证研究还不够成熟,相比基于人文—历史—思辨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而言其研究成果数量还明显处于劣势。毋庸讳言,眼下我国翻译研究似乎进入了沉寂期[20]。国内外翻译研究界一直在大力呼吁创新翻译研究,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创新翻译研究方法。定性比较分析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取向和研究逻辑,其引入翻译研究无疑将拓展翻译研究现有的方法体系,推动翻译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一方面,案例研究在翻译研究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翻译史研究中就有打深井、挖个案的研究传统,深入研究译本一直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翻译研究的很多对象都是以案例的形式出现的,无论是翻译组织的运作,抑或是翻译史中的重要翻译事件、跨文化传播现象,还是名著的翻译,都适合用案例分析的思路进行研究。实践性是翻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研究者对翻译的深度认识和翻译理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案例构建起来的。

目前的翻译研究中,基于案例的翻译研究存在一些明显问题:一是案例是作为理论思辨研究的例证出现的。这些案例只是作为理论分析的附庸,常常是蜻蜓点水式地举例,主要是以相关翻译理论为基础对案例进行描述,这类研究模式的案例往往选择比较主观,科学论证性不强。二是陷在孤立的个案中无法跳脱出来。研究过程虽然可能严格遵循定性或定量研究方法,对案例做出深度阐释,但由于案例太过单一以至于得出的研究结论难以得到推广,对其他相关研究的启示性有限。相比上述案例研究,定性比较分析是跨案例、多案例的比较研究,特别强调研究者在案例材料与理论之间对话,而且案例不是理论的附庸,而是和理论同等重要的。相比孤立的个案研究,定性比较分析的案例数一般是10~60个,得出的研究结论更具推广性。第一种翻译案例研究倾向于个案一般只是相关翻译理论的论据,处于附属地位,但定性比较分析中案例处于中心地位,通过对案例集群的研究往往可以发现相关翻译理论的问题,并对此翻译理论作出修正,甚至可以通过对案例集群的深度研究提炼和发展新理论。此外,传统定量研究需要较大的样本量,若是对翻译案例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的案例数量又过少,统计学意义不显著,解释力有限。而定性比较分析的一个显著优势是,适合中小规模(一般是10~60个)案例的研究。因此,在翻译案例数量不充足的情况下,若要对翻译案例进行量化研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得出的研究结论,就比采用传统定量研究法得出的研究结论具有更高的效度。因此,将定性比较分析引入到翻译研究,能为研究者提供一种不同以往的案例研究路径和方法,有可能得出不同的有意义的补充性结论,为翻译理论的修正和创新注入动力。

另一方面,翻译活动历来被认为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人类活动[22],翻译研究中存在着大量的多重诱因形成的复杂现象。很多翻译现象的成因不止一个,而且往往是多个因素之间存在较明显的交互效应。定性比较分析的一大特色,就是对具有复杂成因现象的研究成效较显著,这非常契合定性比较分析对案例特质的要求。无论是一次传播效果显著的文化对外译介事件,还是一个翻译企业的成功运营,其背后都存在复杂、多样的成因。以文化对外译介为例,一次成功的文化对外译介活动可能受个人语言能力及跨文化能力、其他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译者性格、译者对外形象、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翻译传播关系里的因果关系往往都不是那么简单,很少存在單一的变量关系。翻译传播关系中的因果关系更像一条“因果链”,常常是多个因素及其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某一结果。由于翻译现象的因果关系一般都非常复杂,致力于研究“多重并发因果”复杂现象的定性比较分析法,能帮助研究者重新审视翻译现象的复杂因果关系,能对翻译现象形成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还可以通过此研究方法对以往的研究和相关翻译理论作出评估,修正相关翻译理论甚至提出新理论。

(二)翻译研究适用于定性比较分析法的研究话题

目前,以定性比较分析为主题的论文,主要刊发在国内外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术期刊上。同时,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其他社会科学也开始关注并尝试应用定性比较分析,然而在翻译学中的应用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下文以适合定性比较分析的案例特征为依据,考察和思考了翻译研究的诸多对象,总结了如下几个值得探索的研究话题。

1.翻译事件研究

事件或是事件导向的集體行动与社会运动,是定性比较分析法被大量使用的一个研究领域[10]。产生了一定影响或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翻译现象、翻译集体行动、翻译社会运动和以翻译为途径的文化交流活动等可以统称为翻译事件。翻译事件既可指宏观翻译大事件,也可指属于某一翻译大事件范畴的具体翻译事件。一个宏观翻译大事件存在诸多具体的翻译事件即案例,一个具体的翻译事件就是一个案例。自从人类从事翻译以来,发生了众多的翻译事件。翻译事件之所以适合定性比较分析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每个翻译事件都可以作为一个案例,二是翻译事件往往都具有复杂性,符合定性比较分析的案例特质。翻译史研究历来是以文献研究法为主,人文—历史—思辨是其主要的研究范式,因此定性比较分析有望在充满翻译事件,即翻译案例的翻译史研究中,开辟一条新的研究路径。文军主编的《中国翻译史研究百年回眸》一书,对1880—2005年间的中国翻译史研究作了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发现翻译事件是翻译史十大研究话题之一[23],其他几个主要研究话题如断代史、译介及其接受与影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翻译事件有关。定性比较分析可以应用于这些研究话题,以探究翻译事件的复杂成因。如断代史研究中,可以探究某一时期产生某一翻译现象的复杂原因;译介及其接受与影响研究中,可以探究译作在其他国家或民族中,具备不同的接受度和影响力的复杂原因。翻译事件往往具有多重主体建构的特征,而且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个体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对翻译事件的构成产生复杂的影响,抑或是翻译事件从发生到发展再到结局所展现的复杂过程,都体现了定性比较分析对研究对象提出的要求,即多因诱致案例。翻译事件的复杂性决定了某种翻译事件的构成是由诸多不同因素相互作用、共同牵制的结果,在对翻译事件采用传统定性研究方法外,还可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作为补充。

2.译者和译作研究

文军对1880—2005年间中国翻译史的梳理发现,译者和译作研究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在搜集的924篇文献中分别有298篇和140篇,占文献总量的47.4%[23]。通过对近十年翻译史研究的梳理发现,译者和译作研究仍占据翻译史研究的半壁江山。而且进一步梳理文军的研究发现,有142篇文献量的翻译理论(学科)史研究中很多都涉及译者和译作,其中不少的研究成果可以归为译者和译作研究。可见,译者和译作研究在翻译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译者和译作研究在翻译史研究中往往是以个案形式出现,对一个译者的研究就是研究一个案例,对一本(篇)译作的研究也是研究一个案例,而且同一原作有多少个版本的译文,就意味着有多少个案例。传统翻译史研究范式下的译者和译作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案例研究,既是对具体译者和译作的深度研究,也进行译者之间、译作之间的对比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质性研究方法。案例是译者和译作研究的主要对象。译者和译作案例非常丰富,而且这些案例往往具有复杂性。如不同译者的影响力大小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所致;译作在目的语文化的影响机制也是比较复杂的,一个因素就能单独影响结果的可能性不大。译者和译作研究的显著特征是案例研究,而且其案例特征符合定性比较分析法的要求。换言之,此新方法在译者和译作研究中的适用性很强,可以采用此法以拓展译者和译作研究方法体系,弥补传统质性研究方法的不足。

3.组织导向的译介传播研究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确立,翻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译介传播行为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国家战略背景下,译介传播逐渐由个体行为转变为集体行为,组织性越来越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牵头或组织的译介传播活动越来越多,效果也逐渐显现。将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时,其案例数量往往是有限的,一般是中等规模,而且组织传播往往比较复杂,因此组织导向的译介传播研究适合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可以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政府、企业或社会组织等实施的译介活动的传播致效问题,如可以进行《大中华文库》传播效果研究。《大中华文库》是1995年中国政府组织实施的中国文化典籍国家重大出版工程,旨在系统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大中华文库》的传播效果到底如何?影响《大中华文库》传播效果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其传播效果的?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切实提升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效果,促进中国文化有效地“走出去”,改变汪榕培先生说的“以《大中华文库》为代表的典籍英译实际上是‘自娱自乐”的现状[24]。比如研究者在获知《大中华文库》中不同文化经典译本在国外实际传播效果的基础上选取10~60个样本,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对《大中华文库》国际传播致效机制展开研究,为我国后续的译介传播活动提供指导。除了中国文化对外译介,政府组织的译介传播活动还包括政治信息、经济信息等的翻译传播。特别是政治信息的翻译传播属于政治传播,其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国家制度、意识形态、宣传体制、社会历史、政党、译者(包括中外互译能力、跨文化能力、政治素养等)、目标受众(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背景、所属政党、心理等)、传播媒介、传播内容等诸多因素都能影响政治信息的翻译传播效果。研究者也可以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对政府组织的政治信息的翻译传播效果影响机制展开研究。和以政府组织为研究对象一样,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实施的中国文化对外译介活动,或其他信息的翻译传播致效研究,同样可以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除了上文论述的研究情境外,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法进行组织导向的译介传播研究,还包括一个重要的研究情境:即对若干不同政府、企业或社会组织等译介传播相关议题展开比较研究,以了解不同组织在译介传播相关问题上的异同,获取其他组织译介传播的成功经验。如可以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对中国若干地方政府或不同国家的对外译介能力,展开比较研究;也可以应用此法,对不同国家的翻译制度和政策等宏观问题,展开比较研究。

4.语言服务企业组织传播和管理绩效研究

随着本地化业务量在中国的剧增及借力于北京奥运会,中国语言服务业于2010年正式确立。《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25]指出,在全球化、信息化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语言服务业蓬勃发展,如今已成为一个颇具可持续增长潜力的新兴服务行业。语言服务研究已引起学界关注,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中还设置了语言服务研究方向。“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需要高质量的语言服务,语言服务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企业自身發展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切都需要优秀的语言服务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语言服务。语言服务企业是“母体”,没有健康的“母体”,不可能产生优质的语言服务产品。因此,语言服务企业应成为语言服务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当前不多的语言服务研究中,有关语言服务企业的成果可谓凤毛麟角。定性比较分析法已在经济管理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已有成型的研究成果,可以迁移到翻译学的语言服务企业研究中。企业研究一般都有理论支持,而且多为案例研究。这些案例往往具有复杂性,且数量一般是中等规模,完全符合定性比较分析法的要求。研究者可将以语言服务企业为案例对象的研究,与企业传播、公共关系和传媒经济等研究领域对接,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语言服务企业的组织传播和管理绩效等问题。如研究者可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高绩效语言服务企业的成因,或探寻语言服务企业实施特定战略或商业行为的因素组合。

上述四个研究话题,只是可以应用定性比较分析进行翻译研究的主要研究情境,并未穷尽。只要符合定性比较分析对案例的要求,即案例具有“多因并发”的复杂性,案例规模在10~60的中等程度和与案例相关的问题有理论支持,就可以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法。

四、结  语

定性比较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方法,此法超越了定性和定量二元研究路径,为社会科学研究开辟了第三条研究道路,已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使用最为广泛的定性比较分析技术,是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而多值定性比较分析和时序定性比较分析两种技术还处在发展之中。定性比较分析是跨案例比较研究。只要案例符合定性比较分析的要求,即案例具有复杂因果关系,案例数量在中等规模和与案例相关的问题有理论支持,就可以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翻译研究中的案例符合定性比较分析对案例的要求,可以在翻译事件、译者和译作、组织导向的译介传播、语言服务企业组织传播和管理绩效等翻译研究领域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定性比较分析对于很多翻译研究者来说还非常陌生,基于定性比较分析的翻译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希望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启发更多的翻译研究者跳出传统定性和定量二元研究视阈,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在翻译研究领域开展研究,促进翻译研究方法的创新,推动翻译研究的多样化,促进翻译学的发展。相信随着定性比较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其分析能力和应用前景会在翻译研究中得到加强,其价值也会逐渐得到国内外翻译学界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RAGIN C C. The comparative method: moving beyon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rategies[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2] RIHOUX B.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 and related systematic comparative methods[J].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2006, 21(5):679-706.

[3] SCHNEIDER C Q , WAGEMANN C. Standards of good practice in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 and fuzzy-sets[J]. Comparative sociology, 2010, 9(3):397-418.

[4] GERRING J.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a unified framework[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5] THIEM A , DUSA A. Boolean minimization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 review of current software for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J].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2013, 31(4): 505-521.

[6] BENOIT R , BOJANA L. The case for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 adding leverage for thick cross-case comparison[A]. In David Byrne, Charles Ragi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case-based methods[C].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09.

[7] 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8] BENNETT A , ELMAN C. Qualitative research: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ase study methods[J].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2006, 9(1):455-476.

[9] 夏鑫,何建民,刘嘉毅.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逻辑——兼论其对经济管理学研究的启示[J].财经研究,2014(10):97-107.

[10] 毛湛文.定性比较分析(QCA)与新闻传播学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6(4):6-25.

[11] ZADEH L A. Fuzzy sets [J].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965, 8(3):338-353.

[12] RAGIN C C , BECKER H. What is a case?: exploring 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inquir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13]MELEMED T , BOZIONELOS N. Managerial promotion and height [J].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92, 71(6):587-593.

[14] 刘丰.定性比较分析与国际关系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1):90-110.

[15] 何俊志.比较政治分析中的模糊集方法[J].社会科学,2013(5):30-38.

[16] RAGIN C C. Fuzzy-set social science[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17] RAGIN C C. Set relations in social research: evaluating their consistency and coverage [J]. Political analysis, 2006,14(3):291-310.

[18] RAGIN C C. Re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fuzzy sets and beyond[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

[19] MIKALEF P , PATELI A. Information technology-enabled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their indirect effect on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findings from PLS-SEM and FsQCA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7, 70(1):1-16.

[20] 孙艺风.当前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2012(4):11-12.

[21] 卞建华,崔永禄.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与研究(1987—2005)[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82-88.

[22] 吕俊.开展翻译学的复杂性研究——一个译学研究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J].上海翻译,2013(1):1-6.

[23] 文军,胡庆洪.中国翻译史研究:回眸与前瞻[J].上海翻译,2007(3):65-68.

[24] 李宁.《大中华文库》国人英译本海外接受状况调查——以《孙子兵法》为例[J].上海翻译,2015(2):77-82.

[25] 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在京发布[EB/OL].(2015-12-25)[2019-09-15].

http://www.tac-online.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513&id=1512.

(責任编辑:郑宗荣)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A New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

XIE Ke1  ZHOU Nan2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402160, China;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7, China

Abstract: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QCA) is a new approach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nd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sociology, political science and economics. QCA, a cross-case comparative study, can be employed as long as the cases meet three requirements, that is, having complex causality, moderate quantity and having theoretical support. The cases that meet QCAs requirement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re very common, so this new approach is highly applicable in this field. Specifically, QCA can be applied in translation themes such as translation events, translators, translations, organization-oriented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 performance of language service companies, etc. Introducing QCA to translation studies can expand existing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ology.

Keywords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QCA); translation studies; qualitative research; quantitative research; surpass

猜你喜欢

翻译研究超越
《水浒传》中人物绰号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浅析
图式理论下旅游宣传语翻译探讨
及物性系统分析《未选择的路》及其汉译本
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
跨界与超越(2)
跨界与超越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蝴蝶之美在于超越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