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家族挑花文创产品设计探索

2020-05-25刘庆枝樊泽毅徐伟勤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产品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庆枝 樊泽毅 徐伟勤

摘 要:土家族挑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土家族人世代相传的民间技艺,具有历史、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多重价值。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土家族挑花技艺的传承面临诸多困境。在传统工艺全面复兴的背景下,如何根据其特点将其转化为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并更好地应用与推广到旅游市场与大众视野中是我们所需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结合土家族挑花的艺术特点,探讨土家族挑花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方法,提炼挑花元素并融合现代设计,紧贴旅游创意产业与现代社会需求,探索顺应时代潮流的土家族挑花文创产品,从而为土家族挑花技艺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活态传承策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土家族挑花;文创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设计

注:本文系吉首大学2019年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本科生项目(19SKX07)研究成果;湖南省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1910531002S)阶段性成果。

一、土家族挑花概述

挑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区域。在2016年10月,土家族挑花被列入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相关研究文献少之甚少。关于土家族挑花具体起源于何时,相关史籍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汉文古籍与考古中能够找到一些相关的线索,证明土家族挑花距今约有一千多年历史,曾在明清时期广为流传。土家族挑花颇具土家民族特色,民族学家彭武也曾称赞土家族挑花与打花(土家织锦,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土家族民族工艺的两朵花,由此可见,挑花曾与土家织锦在民族工艺上有着同样举足轻重的艺术价值。土家族挑花工艺复杂严格,从原材料制作、针法技艺、图案表现都非常讲究,广泛运用于土家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包括铺盖、手帕、帐檐、褡裢、服饰、花带与枕套等。其质料坚实耐用,画面的图案结构精致对称,突显着浓厚的土家族民族文化,蕴含着浓厚的土家族人文精神。土家族没有文字,自古以来传承挑花技艺大都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家族的年轻人开始推崇现代技术,严苛复杂的挑花技艺开始渐渐被忽视、遗忘,老一辈的挑花传承人大都年事已高,对挑花制作已力不从心,因此土家族挑花技艺传承开始后继乏人。

二、土家族挑花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一)设计元素的提炼

土家族挑花构图十分讲究,构图形式主要有旋转式、向心式、放射式、平面分割与对称式,构成要素主要有主花、边花、角花、填花和花边。画面中央的图案为主花,又叫团花,是挑花作品的核心与灵魂。边花位于主花左右两侧,角花位于画面的四个边角上,它们主要用于装饰图案,填花用来填充画面的间隙部分,花边为画面四周的图案,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设计应用的需求,对设计元素挑花图案纹样的提取时,优先提取团花的位置,将团花纹样部分进行概括歸纳。再将边花、角花、填花和花边的元素一起提取进来,通过解构设计手法进行图案分解,按照核心图案、辅助图案的主次顺序进行逐步拆分、再组合。接着对多种不同的视觉设计元素,在单元图案的基础上进行夸张、重叠、拼接、变异、颠倒、错位、打散等手法的重构,使重构后的新图案不失原有的风韵,又颇具现代时尚感。此外,还可以采用颜色和空间分类提取的方法,根据原图案配色组合重新调整颜色纯度或明度,对原配色进行打乱,形成新的配色组合,并对原配色的空间比例大小进行视觉化再设计。将不同图案对应吉祥、祝福等美好寓意及颜色的情感表达进行大面积的渲染,并在提取配色时遵循土家挑花创作的配色原则。妇女儿童的挑花制品多选用代表祥瑞或驱邪之意的红色,而男子的挑花制品多采用蓝色和黑色,强调一种肃穆与稳重之感。

(二)设计的融合

土家族文化元素的融合与再设计有助于提高挑花文创的文化价值,挑花的纹样、色彩、造型的再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元素符号等具象元素的运用上,还需要加大对土家族文化的深入,赋予图案更加具有温度及情感的视觉表达。因此,要以现代设计理念为指导,将传统挑花作品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将挑花技艺中的文化内涵、民族精神、审美情趣、民俗民风等非具象的形态,借助现代图形创意与色彩搭配的形式展现出来,创造出新的挑花艺术作品,赋予土家族挑花文创更多艺术化、情感化的设计。现代设计与挑花元素地域文化、民族精神的融合,以提高土家族挑花的艺术价值,增强土家族文化的感染力。

三、挑花文创产品设计应用的探索

土家族挑花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创新的设计,还需要市场的需求,二者需紧密结合。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技艺与设计创意紧贴旅游产业,将更好地推动土家族挑花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一)旅游文创产品

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至关重要。土家族挑花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应包含其艺术性及传承价值,在功能与应用上还需考虑地域文化差异性和绿色环保的理念。鉴于国内外文创产品成功案例的设计思路,用论文研究的方法进行探索思考:第一,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并进行对比分析,掌握当下土家挑花文创产品的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与设计美学的要求创作出消费者喜爱的衍生品。第二,资料研究法,通过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对土家族挑花的文化价值进行梳理。第三,实地考察法,通过前往相关民族村落以及走访传承人进行考察、访谈等方式,掌握传承技艺实际情况,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推陈出新的设计创新。探索适合市场需求的土家族挑花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类型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类(手提包、皮夹、卡套、靠枕、电脑包、收纳盒等)、饰品类(领带、丝巾、发带、胸章、头饰等)、文体用品类(相机带、护腕、闹钟、扇子等)及玩具布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文创产品在强调设计感与艺术性的同时,还要注重产品的造型、实用性、便利性,以最大程度地提升产品文化价值。

(二)“互联网+土家挑花”文创产品设计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以及互联网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使土家挑花文创产品入驻各大购物和推广平台,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挑花网站,在主流App上注册官方运营账号,结合大品牌做“文化电商”,不断丰富文创产品营销发展思路。拓宽土家挑花文创产品产业链,进行线上线下的双向销售与传播。另外,在进行挑花文创产品展示与销售的同时,成立线上挑花创意设计联盟,举办各类土家挑花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不断地吸收对土家挑花感兴趣的设计团队,壮大土家挑花文创设计队伍。在新媒体发展的环境下,灵活运用交互设计的理念,致力于土家族挑花技艺的互动式、体验式的App开发,实现挑花技艺与挑花文创产品的展示与传播。与此同时,充分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出更具数字艺术效果的挑花文创产品。

四、结语

土家族挑花不仅是土家人民的文化与精神载体,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不断挖掘土家族挑花技艺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对该技艺的认知,不断学习国内外成功的文创产品设计经验,结合新技术进行研究性思考,探索出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挑花文创产品形式。顺应时代潮流,迎合现代市场需求,做到保护与传播、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为土家族挑花提供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彭燕,余弦,李良嘉.口述历史在土家族挑花研究中的应用:以吉首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5).

[2]彭燕.针尖上的技艺:土家族挑花传承人余爱群口述访谈[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5).

[3]彭燕,卢瑞生.濒临失传的土家族传统挑花技艺探究[J].三峡大学学报,2017(6).

[4]吴军.阴山岩画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意义[J].传媒论坛,2020(1):143,145.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

指导老师:

赵忠鼎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产品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绳结文创产品设计作品选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青花·木 产品设计
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意义重大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