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跳绳的意义与提升方法

2020-05-25周川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提升方法跳绳意义

周川

摘 要:跳绳这一种体育活动受到了许多学生的喜爱,而且这一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能够起到很多辅助作用,帮助提升教学效果,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就此展开探讨,对于小学生跳绳的意义以及提升方法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跳绳;意义;提升方法

引言:

跳绳这一项运动灵活性比较强,不会受到场地等的限制,而且开展起来比较简单,是小学体育中的一项重要的活动。跳绳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各项机能,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故在小学教育中,应该对于跳绳这一项活动进行认真分析,明确其重要意义,探索开展方法,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重要意义

第一,跳绳运动要用到整个身体,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全身,而且这一活动比较简单,小学生很容易就能学会。跳绳是一项有氧运动,耗时少而耗能大,多跳绳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各项运动器官发育,而且能够有效锻炼到人体的内脏机能以及神经系统等,促进身体更好的发展。此外,在跳绳的过程中,还能锻炼到学生的协调能力以及节奏感,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借助跳绳这一活动,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各项体育活动关键能力,如灵敏性、耐力等。第二,跳绳时可以让学生一边数一边跳,这样能够培养低段学生对于抽象数字的认识,能主动将其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跳绳可以有多种跳法,不同的跳法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开发多种方法,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提升方法

(一)确定科学的目标

要有效提升学生的跳升能力,要根据他们的具体学段设计具体的目标,例如对于水平一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常常表现出注意力难以完全集中,尤其是一些动作比较复杂的运动,学生更容易表现出难以集中精力[1]。对于这一学段的学生,教师应该安排一些比较简单的跳绳形式,还要利用单人跳以及双人跳等有趣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适当地加大难度。对于水平二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及注意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此时可以多加入一些有难度的动作,例如行进跳,集体跳等等形式都非常适合,此外还可以将跳绳这一活动和其他项目结合起来,让运动效果更好,例如在学生跳绳的过程中加入丢沙包的活动,这样能够加大对学生反应力的训练。面对水平三学生的跳绳,在内容方面要多一些挑战,让学生能够在这一活动中找到自信以及成就感,例如组织学生学习交互跳绳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科学的目标,这样能够让跳绳活动彰显出最大的价值。

(二)重视对于方法的讲解

要让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跳绳能力,从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并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就要掌握正确的跳绳方法,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的。在跳绳时,要求学生两眼直视前方,起跳以及落地都要借助前脚掌的力量,不能用全脚落地,更不能用脚跟落地,因为这样会让人的身体内脏以及脑部等遭受震荡,受到的损害,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当学生在跳起时,身体应该自然弯曲,并且有节奏的呼吸,这些注意事项都要提前告知学生,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对于一些关键点需要反复强调,这样才能让学生引起重视。在握绳时需要注意,两手分别握住跳绳两侧,脚踩在绳子中间,将绳子拉直确定适合的长度。在跳绳时不必追求跳得多高,确保绳子可以通过即可。在跳绳期间手腕发力,手臂的力量全部集中在手腕上,再爆发出去,跳绳时应该保持均匀的节奏。这些都是在学生开展跳绳练习之前教师应该让其掌握的关键点,明确了注意事项以及正确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跳绳出现不必要的事故,实现快乐运动、健康运动、安全运动。

(三)选择合适的场地

跳绳这一活动虽然对于场地要求并不高,但是为了确保跳绳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安全,在选择场地时,应该避开灰尘多的地方,因为跳绳期间,绳子会不断触地,导致灰尘飞起。还要避开凹凸不平的地方,避免学生在跳绳中扭伤脚腕[2]。跳绳的最佳场地是平整的水泥地,若是有条件,最好是在有保护性质的PU场地上进行,这样即使在教学中出现学生不小心摔倒等情况也可以确保不出危险。

(四)跳绳教学应循序渐进

在进行跳绳教学之前,要确保学生进行了充分的热身运动,尤其是脚踝、手腕等部位,更要进行充分的活动,这些部位在跳绳期间需要频繁使用,做好热身活动,能让学生免受不必要的伤害。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即使是同一学段的学生,也应该有针对性的锻炼要求。有的学生在运动方面能力比较强,但也有能力稍弱的学生,所以跳绳教学内容应该能够体现出层次性,例如单人跳绳,可以以此为基础,不断加大难度,再加入多人跳长绳以及花样跳等形式,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另外,循序渐进还体现在跳绳速度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加快速度,不能过于急躁,突然加快或者在一开始就跳得比较快,这样容易让身体受到伤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让小学生积极参与到跳绳活动中,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符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对于这样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体育活动,在实际开展教学时应该科学设置目标,确保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跳绳方法,在开展跳绳活动或者教学时,要选择合适的场地,还要不断引导学生学会循序渐进,体会跳绳活动的乐趣,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一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钟恒炳. 小学“跳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J]. 校园足球, 2014(s2):37-38.

[2]王克杰. 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激励教学的策略[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7(11).

猜你喜欢

提升方法跳绳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跳绳的起源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生互评能力的提升方法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如何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
NO.10 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