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2020-05-25林梅英
林梅英
对于如何在研究教法的同时,更多地去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并使教法与学法做到和谐的统一。 “教”和“学”又是两个角度的概念,“教”是针对传授知识者,采取何种教学方法“传道、授业、解惑”;“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运用何方法接受知识,并“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其先后关系是“教”在前,“学”在后,但这两者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如何协调“教法与学法”之间的关系,这是在实施教育现代化的主阵地上教师常抓不懈的任务。
一、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需要知识全面的教师。因而,教师首先应重视自身角色的转换,教师应始终保持知识的领先地位,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内容,了解掌握最新科学知识,胜任由一人一科的分科教学到跨学科门类的教学。一个高素质的教师本身就是各学科知识的有机交融,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还应不断创新。
1.教学目标
在更新教法上,首先应明确更新课堂教学的目的,明确过去的应试式教学目标应转变为能力培养式教学,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重新组合,并获得领悟的创造力,这也是教法与学法科学地协调的最终目的。正如一堂音乐课不仅仅是教学生会唱一首歌,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2.教师教法的转变
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显然已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师的职业也发生了变化。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指导者、点燃者、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多角度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猜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音乐教学中,用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有趣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渗透一些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说唱、表演,使学生上音乐课积极性都得调动。
3.教学手段的转变
信息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学习天地,要激活学生这一主体,就要使教学手段常用常新。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是推进课堂教学主体化,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液晶幻灯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的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实现了平面变立体,单向变多向的转变。因而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教师一定要善于把传统媒体与各种现代教育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巧用媒体,化虚为实,创设教学情境,使學生开拓思维,探求新知,有所创新。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需要方法,运用正确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入迷”与“入门”
学习中“入门”必先“入迷”,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首先由浓厚的学习兴趣开始,学生产生好学之乐,享受学习之乐,享受钻研之乐,“乐之者”“不亦乐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这个过程,教师在教学上也应采取相应的教学过程。即:巧妙导入,使学生好学,创设情境教学,进而引导学生探索,是学生从享受学习之乐到更进一步的享受攀登之乐。
2.学会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学习”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意味着“学会了学习,掌握了方法”。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可以促使学生学习持续发展的重要素质。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养成应注意知、情、行的统一,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比如:在学生自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要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督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学合理的学习行为方式能充分占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及时得到家长的配合,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其实,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担心“学不会”而挨训或丢面子的精神负担,因而都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的萌发。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和得到激励,所以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 术,二者相得益彰。我国音乐教育原先的模式是单纯地教唱歌 —— 教材也主要是以一首一首的歌曲出现的,后来有了少量变化,少数学校也学一点器乐技巧。学生主要是模仿着现成的音乐艺术作品,很被动。教师呢,也是认真地追求着“出成果”,严厉地对待学生,学生自然会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由于在音乐方面人的先天素质客观上有着很大差异,就我国原有的课程要求来说,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离教学要求甚远,于是他们自然对音乐“敬而远之”,教师也束手无策。
好的方法伴之高效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整理,真正领悟教法与学法相互协调的关系,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