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历史人物评价现状、策略和目的

2020-05-25杨锦东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目的初中生现状

杨锦东

摘 要:历史人物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历史人物指的是曾经在历史时空中出现过的所有人物,而狭义的历史人物则指的是那些在历史上关键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本文从当前初中生历史人物评价现状出发,指出了几个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注意策略,以期能借助初中历史课堂平台真正帮助学生实现“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目标。

关键词:初中生;历史人物评价;现状;策略;目的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105-01

历史人物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历史人物指的是曾经在历史时空中出现过的所有人物,而狭义的历史人物则指的是那些在历史上关键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比如,飞将军李广、女皇武则天、元小曲作家马致远、虎门销烟的林泽徐等。显然,我们初中历史教材中出现的历史人物一般都是正面的形象,即便是出现一些反面历史人物,也是为了衬托出正面人物而存在于教材之中。显然,这些正面的历史人物能够助力于我们初中生培养正确的三观。同时,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的观点,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旧有经验和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路径选择最终建构自己的新的经验和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新知识新经验的建构效果。

1.目前初中生历史人物评价现状

(1)非黑即白式评价

初中生因为年幼,加上社会阅历较浅,看问题往往比较单纯。可能是由于刚刚告别儿童期,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带有明显的幼稚色彩。同时,处于青春期前提的他们,独立意识已经开始萌发,他们也开始有一定的属于自己的观点和认知,但是总体上看还是倾向于略显“极端”。从第一节历史课开始,只要有典型的历史人物出现,大部分学生的第一反应便是要判断这个人的“性质”: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显然,这种非黑即白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为人是多元的,其经历是复杂的,根本无法简单用好还是坏来概括一个人的一生。

(2)“墙头草”式评价

“墙头草”式的评价指的是学生缺乏自己的评价标准,别人说什么都觉得有道理,对谁都同情,没有自己的稳定的站位和立场,最终被别人的观点牵着走,在评价中失去了自我的一种现象。

(3)“跟着感觉走”式评价

目前还存在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尊重客观的真实的历史事实,而是道听途说,以“凑热闹”的心境跟着感觉走,最终可能会在无意中掩盖或者扭曲了历史真相,造成自我及其他人认知上的障碍。

2.引导初中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1)人不只有AB面

人是有思想的,而且作为个性而存在的人的思想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对于事物的理解、看待事物的角度以及对待事物的方式等等多个方面,也正是因为每个人的思想不同才塑造了五彩斑斓的世界。但是问题就在于人是有思想的,且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其思想、情绪、感情是受到周边环境的不断影响的。历史人物也一样,不管他们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有一个前提是我们能达成共识的,那就是他们也是人,只要是人,就要生活在社会上,接触各种人和事。即便是同一个历史人物,不同的人的评价立场和标准都是存在差异的,绝非简单的好人还是坏人这么简单。

(2)有原则有底线地评价历史人物

对于学生能够以同理心看待历史人物,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他们开始学会换位思考。但是,同时我们作为教师也要警惕:学生在这种不断理解别人的过程中人云亦云,最终丧失自己的立场和基本的是非观,变成了所谓的“混淆是非”、“不知好歹”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一些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和底线,比如,在大我和小我之间如何、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间如何取舍等。

(3)对于正面历史人物怀有敬畏心

现代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只要不违背社会公德、侵犯他人权益,我们可以保有对于任何事物的发言权。然而,这也给了一些无底线人士一些浑水摸鱼的机会,并误导了我们的学生。以近些年网络上总是出现一些通过调侃等方式“娱乐”正面历史人物的现象为例,尽管被众多网友口诛笔伐,但是这種现象依然屡禁不止,被波及的大多为我们国家和中华民族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我们正在享受这些伟大历史人物带给我们的福利的同时,还要去继续消遣他们,这明显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毕竟并不是所有的人和事情都是可以拿来开玩笑的,对于这些历史人物我们得有起码的敬畏心。而初中生由于生活阅历较浅,我们可以理解他们的不知轻重,同时,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建立对于正面历史人物起码的敬畏心。

3.初中生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目的

总之,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助力于他们正确三观的养成;同时,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也有责任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客观公共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真正实践和落实“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鑫燕.集体记忆与历史认同:初中历史中的传说教学—以远古的传说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9(09)

[2]刘竞遥.初中历史人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5

[3]费昊.初中生历史人物评价教学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5

[4]童丽丽.走近优秀历史人物,培育家国情怀素养.学周刊,2019(11)

猜你喜欢

目的初中生现状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廉洁校园文化建设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研究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