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迁移教学互动中教师和学生主导性分布研究

2020-05-25吕太锋郭佩艳卞玉龙

高教学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主导性学习迁移

吕太锋 郭佩艳 卞玉龙

摘  要:在学习迁移的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预测与学生反馈有差异的现象,面对这一现象,文章从教师与学生各自主导过程的分布方面研究解决方案,从“前学习”的案例设计方面平衡迁移教学中师生沟通障碍,从学生参与方式方面提高迁移教学中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文章采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结合教学实践对该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模式。

关键词:学习迁移;教师预测;学生反馈;主导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6-0009-04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of learning transfer, there is often a difference between teachers' prediction and students' feedback. As regards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olution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eading proces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balances the communication obstacl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ransfer teaching from the case design of "pre-learning", and improve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exploration ability in transfer teaching from the way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By using the method of action research and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feasible model to solve this problem.

Keywords: learning transfer; teacher prediction; student feedback; dominance

基金項目:中国海洋大学2018教学研究基金“浅入迁移法在探索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8JXJJ09)

作者简介:吕太锋(1975-),男,汉族,宁夏石嘴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教学与设计语言;郭佩艳(1975-),女,汉族,山东莱西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风景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卞玉龙(1992-),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进行各种教学设计启发学生进行探索性思考,而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学生的反应和教师期待的“学生反应”不相符合的情况,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如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所设计的教学互动期待高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在真正实施环节却出现学生反映欠佳的局面。

以建立在学习迁移理论上的教学为例,常常出现学生无法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迁移活动,如何避免或者减少此类问题的出现是本次研究的目的。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今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教育环境中,学习迁移教学需要发生一定的转变。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在授课过程需要做的工作并非单纯授课,而是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启发式教学,这是由于目前学生所具有的学习资源较多,因此,教师并非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引导学生学习为主。就该问题而言,建立在学习迁移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式更加强调通过学习迁移教学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为学习迁移教学过程常常包含由浅入深,由熟悉到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联想与想象,递进与推理等不同的思维方式,更能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启发和激发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切入口和实施内容。

目前国内外关于学习迁移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学习迁移教学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的改变,以及迁移教学在现实中的实践应用。中外研究人员从对学生的启发性,探索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同时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如外语、机械、法律等跨度较大的学科中均有探索和运用。本文将从该方法实施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互动和谐程度所引发的师生各自主导性分布的角度出发,对学习迁移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在学习迁移的教学方法中,怎样的师生互动方式与主导性分布更能实现教师的教学期待与学生的反馈更加一致。在此,师生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对“前学习”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选择和设计,迁移过程的启发方式,规律总结过程各自的参与内容,“后学习”的成果体现及再延伸性思考等方面。

学习迁移是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学习迁移的的理论存在着不同学派的研究,如相同要素说的理论认为学习迁移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概括说的理论则更强调两种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原理;关系转换说则认为产生迁移的是两种学习情境中的关系[1]。

通常来说,根据“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或者反之的情况,学习迁移可分为正向迁移与负向迁移,因此,学习迁移对学习过程有积极作用,但也可以带来消极作用[2]。本次研究以正向迁移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为研究对象和目的。学习迁移的理念是建立在由此及彼进行探索的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因此,当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中,学生通过“此”能够实现对“彼”的探索。

(四)反思和发现新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选取10名同学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得到以下信息:1.教师的引导性案例更具代表性,自行寻找迁移案例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寻找自己喜欢和熟悉的案例,但常常较为困难,会大幅度减少学习热情和对问题的理解。2.长期的被动学习让学生懒于主动思考和寻找相关资料。

因此可以发现,B组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潜质,但需要学生的适应,A组虽然存在教师主动性较多,但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将A和B两种方式结合是最优化的解决方法。归纳如下:

1. 教师提出迁移案例(前学习)与迁移目标内容(学习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迁移学习过程,对学生而言有启发性,并且学习过程相对愉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迁移思维,但主动思考的机会相对更少。

2. 面对复杂问题,学生寻找迁移案例(前学习)的学习方式难度较大,但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3. 教师提出迁移案例(前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也是进行迁移学习教学的关键。

(五)二次干预行动

1. 教学方法休整

二次行动干预是对于初次探索后,针对新问题再次进行新方法的实施,根据实施效果进行再次反思。此次行动将教学方法修改为:将A和B两种方式结合:学生先提出迁移案例(前学习),根据学生的情况,然后教师调整学生提出的迁移案例(前学习)或者教师在学生无法提出迁移案例的情况下提出预先准备的迁移案例(前学习),学生既不失探索机会,同时也能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2. 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

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从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内容以及各项事务时间分配,学生的爱好,学生之间语言交流的方式和内容,学生的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对学生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在迁移教学中,把迁移案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较多方位的改进。从内容选取、语言表达方式、启发点的分析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整。如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中,随时进行换位思考,在“讲授”“讨论”“鼓励”“提示”“方向引导”“思维发散”等各个教学环节中从不同角度使用学生更加习惯和更加能够理解的表达方式进行。对于专业术语,尽可能在学生理解了它的通俗表达方式之后再进行记忆和使用。

(六)反思

此次教学方式采用该教学方法经过2个月左右的尝试,学生已逐渐形成迁移思维,课堂互动逐渐变得容易,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大幅度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有较大改善,通过学生访谈可以发现,将A和B方式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学生接受和喜欢,较为适合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和学生的接触,发现和学生的交流增多了,课堂互动变得更加轻松,学生课堂主动回答的学生人数在增加,并时常出现同时回答问题的局面。

学习迁移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习惯,并且能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融入教学中,非常符合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在学习迁移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前学习”系统与“后学习”系统(目标系统)之间的关系。在通道建立过程中,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前学习”系统的内容选择需要从熟悉学生的学习生活文化出发,增加迁移案例的亲和度,但也要兼顾前后学习之间所构成迁移的可操作性,减少代沟壁垒的同时保证迁移过程实现积极作用;迁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主导程度的不断变换,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所具有的思维特征,实现迁移方式自然融合的同时,保证迁移逻辑的科学性,发挥迁移学习的真正价值。从而在学习迁移中合理控制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导之间的“度”,实现迁移教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主导下产生新的适应性教学探索。

四、结束语

学习迁移的教学方法在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中,需要合理控制教师的主动性与学生主动性参与的关系,既不能出现教师成为旁观者,任由学生自行探索,也不能出现教师主导过多,学生缺乏自由度的局面。两者之间的平衡在迁移教学中需要做到:1. 对“前学习案例选取”“迁移过程教师的引导程度”“后学习中内容总结”等环节的师生主导性分布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对学习迁移教学接受的阶段特征进行,不斷调整师生各自主导程度。2. 迁移学习教学设计需要建立在对学生具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生活学习内容和思维模式,从而能够实现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实现探索式、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耿会.基于迁移理论的高中数列教学的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5.

[2]邓满珍.学习迁移理论在“网站建设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6):111-115+118.

[3]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伍红艺.提高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的行动研究[J].鄂州大报,2019(05):57-59.

猜你喜欢

主导性学习迁移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政治课堂教学探讨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低年级网络环境下听说读写训练初探
学习迁移理念在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英汉两种语言的学习迁移及示例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文化变迁中的主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