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共青团助推大学生乡村创业策略
2020-05-25陈似海
陈似海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对于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部署,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参与。文章简要分析了共青团助推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必要性及意义,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针对共青团在大学生乡村创业中的功能和作用提出:明确其主体作用、落实其重点任务、健全其规划体系、营造实施氛围、强化实施检测及评估和完善服务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共青团;大学生;青年;创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传统的农业经济需要广大青年学生的参与才能逐步向现代化农村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广大青年人才是基础,创新创业是关键。
一、共青团助推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必要性及意义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不断推进,大学生不应该只满足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创业,也应该深入到农村中去,引领农村经济的突破发展。玉汝于成,并非朝夕,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高校人才培养与科研正在努力回应乡村振兴的需求。在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各级共青团组织必须承担起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使命。
(一)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精神的贯彻实施
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不但能够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意识,更能创新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方式,有助于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学生的参与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通过政策帮扶、项目引导实现农村产业和城市产业的对接,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二)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是当代大学生的职责和使命
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是参与智力扶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为打造“美丽乡村”奠定基础,推动乡村建设发展。“到农村去、到基层去”不仅仅是口号,也是大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升华知识的重要途径。胸怀使命,将职业发展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工程中,广大青年学生更应该积极参与,推动乡村发展。
(三)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创新具有天然的优势
共青团组织独特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内容优势使其先天具有不同于一般青年组织的特殊政治属性。团结、教育、引导青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伟大目标的重要保障。引导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补齐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短板,其内容广泛,层次丰富,涉及的内容多而且杂,更需要共青团组织来协调和领导。
二、大学生乡村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自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在国家层面展开。然而大学生乡村创业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充分解决。
(一)政府虽高度重视,但实施层面有待深化
首先,创业资金的来源,尤其是贷款仍存在较大难度。资金不足是大学生创业的长期痛点。其次,部分诸如传统养殖、乡村电商等相对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得不到优惠政策支持,厂房用地、税收、贷款也就无法得到保障。第三,促双创政策的有效性不高。乡村创业内容各不相同,政府补贴政策无法面面俱到。第四,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制约发展。
(二)社会宣传虽轰轰烈烈,但乡村创业具体认可度不高
大学生对于返乡创业仍然存在诸多疑虑,较难在舆论层面解决问题。首先,农村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的认可度不高。许多学生认为返回乡村创业、投身农业生产,本身就是一个“并不体面”的选择。其次,对于学生家庭而言,毕业后重新回到农村,是多数家长所不能接受的。第三,对于非涉农专业学生而言,返乡创业面临的风险、周边人群的态度、落后的基础设施等也阻碍了大学生返乡创业。
(三)高校虽大力推进,但培养体系不够完整
高校虽为推进学生的就业率不余遗力,并开设了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但没有为乡村创业做好充足准备。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除了涉农专业,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主要以企事业单位人才为主。其次,高校对于学生农村就业的重视不够,对于深扎乡村、服务三农的創新创业项目重视程度不高。第三,师生普遍对“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更为关注,注重提升“就业质量”“创业企业科技含量”等,也直接导致高校更重视舆论引导,但缺乏实际行动的培养体系。
(四)学生返乡创业热情不高,且能力有限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下,学生受到的教育以适应城市工商企业为主,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且乡村创业需要主动学习更多的乡土知识,所以学生“无心无力”投身于乡村创业。首先,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不高,2018年11月对河南高校进行调研,明确表示愿意返乡创业的学生仅有8.41%,并且主要为涉农及旅游、餐饮专业的学生。其次,从专业能力需求的角度看,乡村创业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这些是课堂学习所无法传授的。
三、共青团助推大学生乡村创业的策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确保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支撑。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但为三农事业注入了新的人才资源,也对促进农村资源优化配置和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了重要保障。共青团组织依托自身紧密联系青年的优势,在助推大学生乡村创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明确共青团在大学生乡村创业中的主体作用
必须明确共青团是助推大学生乡村创业的主体,其主要任务就是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首先,高校共青团必须充分发挥其教育、引导、团结广大青年学生的能力,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走进乡村、了解乡村发展、明晰乡村资源,增强为“乡村振兴”而努力的认同感。其次,县区镇共青团组织是大学生乡村创业的主要辅助对象和协作单位。创业项目落地之后,共青团组织承担起企业与社会部门的沟通、协同与衔接功能,起到助推创业的作用。第三,县区镇共青团还需要承担起当地青年农民、待业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的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对其进行创业培训和政策宣讲等方式,激发其自发的内生力量,主动参与创业或者就业,增强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活力。
(二)落实共青团在大学生乡村创业工作中的重点任务
《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中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共青团在落实指导意见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主要的任务顺利实现,如强调需要共青团落实的“促进农村创新创业”“健全人才保障制度”等内容要求的顺利实施。各方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将此计划纳入工作分工和监督考核的范围,加强对乡村创业的跟踪分析和政策引导。其次,要推动影响面广、带动力强的乡村创业项目尽快落地。县区镇共青团以及高校共青团之间做好衔接协调,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要给予适当的扶持。第三,共青团要协助推动重大政策的落地。国家出台各类政策,各级团组织要在广大青年中进行宣传落实。尤其是高校团组织要在青年学生中进行宣传发动,从思想上解决学生对乡村创业的“畏难情绪”。
(三)健全共青团在大学生乡村创业中的规划体系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高校共青团也应该结合此二计划进行规划安排。
首先,在年度计划上要充分体现重点。团中央将国家有关规划纳入发展重点,省市团组织通过组织落实引导,提出有关要求和规划。县区镇团委据此进一步细化到乡村、到具体人员,高校团组织承担宣传、引导、落实、参与的任务。其次,对于专项计划、特定领域目标要进一步细化落实。对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作为特定的发展任务和战略部署,各级团组织要专门做好规划和引导,对这些地区大学生的乡村创业要给予大幅度的政策倾斜,甚至可以选派团干部驻村挂职,并主动对人才、资金、项目进行引流。第三,对于专项目标进行规划引导。高校通过政策制定、项目评选等,引导青年学生将“三下乡目的地”指向规划目标。县区镇共青团要将外出就业、就读青年纳入管理体系,及时对其进行“县区镇乡村振兴计划”的宣传引领,并提供适当的创业培训。
(四)营造共青团在大学生乡村创业中的实施氛围
共青团更贴近青年、了解青年的现状及需求,适合作为宣传、引导的主力军,配合国家各部门进行舆论引导。
首先,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落实国家政策、健全规划体系的舆论宣传引导,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级团组织应该创新和丰富宣传形式,对于乡村创业的典型案例和优秀个人要进行宣传表彰,使青年明白乡村广大天地可使其大有可为。其次,县区镇共青团在舆论引导方面,还要兼顾解决青年返乡的家庭顾虑和社会认可度的问题。通过宣传激活农村市场经济活力,鼓励在村待业青年和渴望增收的农户参与到创新创业中,与大学生乡村创业对接,解决劳动力不足和乡村资源匮乏的问题。第三,县区镇共青团应利用所在地的人缘优势,协助青年大学生解决营商环境的问题,破解乡村熟人的社会问题。尝试出台相关考核政策,对于大学生返乡创业给予适当的补助和支持。第四,团中央、省市团组织应就“资本下乡”进行引导并提供政策,搭建“资本”与“青年乡村创业者”的桥梁,为创业者提供非政府、非银行的资金支持,解决创业者融资难的问题。例如“青创10万+”以“团组织推荐初审、农担公司独立审查”的融资模式,为乡村创业项目提供了完备的金融服务。
(五)强化共青团在大学生乡村创业中的实施监测及评估
共青团组织系统协调有助于对乡村创业的实施进行评估与监测分析。首先,通过各级团组织间的衔接,可以对创业项目进行动态监测。诸如高校团委在学生返乡创业后的发展状态,就可以借助县区镇团委协调了解亟需解决的困难,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通过年度走访,进行项目评估、诊疗,并提出整改意见,以提高“初次创业”的成功率。其次,重视再次创业团队的支持。考虑到创业需要有足够的经验支持,有条件的团组织可以挖掘再次创业的团队,并协助其分析原因、评估其项目的可行性,并给予倾斜性的扶持。第三,重视对各级团组织乡村创业规划的落实和实施。团组织可以考虑引入外部专家对乡村创业企业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调整实施环节的重点和政策的引导等,不断加大对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提高团组织乡村振兴规划的实施力度。第四,团组织应不断总结经验将适合乡村进行的创业方式和方法进行经验总结,形成更有效的实施方案。
(六)完善共青团在大学生乡村创业中的服务机制
创业服务的开展,能够帮助创业企业降低创业难度和创业风险,有助于提高其创业的成功率。首先,高校团组织应协助做好智力帮扶和技术帮扶工作,通过协助高校党委完善高校科研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不仅仅要帮扶乡村创业的青年学生,更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聪明才智,构建高效率的科研和创业帮扶团队,尝试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创业網络。其次,省市县区镇团组织应该群策群力,建言献策协助各级政府完成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诸如道路建设、厕所革命、垃圾处理等。团组织通过参与建设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县级创新创业基地等,向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第三,团组织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为青年学生、乡村待业青年等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解决青年不熟悉农业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困难,打通创业与乡村的认识关卡。
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广大青年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共青团必须承担起引导广大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最伟大梦想而不懈努力的责任。共青团助推大学生乡村创业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党、团、政府、高校、大学生等不断结合实践、不断完善,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排风.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及引导路径研究[J].河南农业,2019,(6):11-12.
[2]赵雪,李丽丽.新时期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责任与使命[J].中国报业,2018,(22):38-39.
[3]张素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农村就业长效机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1):46-51.
[4]黄妍妍,石亮.地方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0):67-68.
编辑/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