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高校日语课堂教学的融合
2020-05-25葛晓昱郑海峰李方媛王慧鑫
葛晓昱 郑海峰 李方媛 王慧鑫
摘要:文章以“学科思政”目标为引领,分别从“课程思政”与日本文字、“课程思政”与日本文化、“课程思政”与翻译课程资源的关系分析了“课程思政”与高校日语课堂教学融合的可行性,突出了“课程思政”理念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承载着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作用,日语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为载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日语教学;外宣翻译
一、“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思政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根基,是培养学生道德品格、社会责任、爱国情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途径。然而,一直以来“思政课程”都处于孤军奋战的艰难困境中,没能和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两大类)有效融合,局限性日益凸显。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堂是高校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途径,总书记的讲话说明新时代课堂教学承载着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作用,思政教育不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应突破思政课堂教学内容和授课场所的局限性,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充分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堂相融合,发挥专业课堂教学润物无声的德育功能,将思政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师的神圣职责,实现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变,真正做到“全课程、全方位、全员制”的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二、“课程思政”与高校日语课堂教学的融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跨文化交际思维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外语专业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不同语种属不同语系、所属国家的历史、社会、政治、文化不同,与汉语之间的关系和渊源也不尽相同,但是由于外语的对外传播功能,在信息交互的同时还完成了文化思想的交流,其中包括异国文化的吸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与传播,思政课程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外语课堂无疑是进行思政教育最合适的土壤之一。
(一)“课程思政”与日本文字
日本上古时代无文字,随着遣隋史、遣唐使和商人将大量中国典籍、佛经带入日本,日本人保留了中国汉字原有的字形并独创了一些日语汉字,另外,他们借助汉字的草书和偏旁部首分别创造出了平假名和片假名,起到表音和表意的双重作用。汉语的古汉音、唐音、吴语和闽语对日语的发音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就是说,日语的文字除表音的罗马字母用于国际交流外,日常使用的汉字、平假名、片假名均与汉语有着深厚的渊源。在“基础日语”第一课讲授上述内容,学生借助自身熟知的汉语能力与中国文化知识去理解和掌握目标语日语,了解两国的历史渊源更利于语言的学习,并且提升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相反,近代以来,由于日本政治、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其翻译的大量西方著作产生了很多新词,所以我国借鉴日语中关于人文和社会方面的新词汇便成为了一种可能,如“俱乐部”“浪漫”“科学”“封建”“宇宙”等,另外,日语中有关古典技艺的名词也传到了中国,如“物语”“茶道”“柔道”“武士道”等。这些传入中国的日语词汇被中国日语学习者熟知,利于日语的学习,通过介绍词汇的由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心态,中日两国文字的双向交互传播路径说明了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在学生今后的日语学习中始终以一种开放与接纳的广阔视角,以爱国主义情怀去辨别、吸收和学习新的知识,这正是将“课程思政”理念运用到初级日语课堂教学中的实例。
(二)“课程思政”与日本文化
日语专业课程在专业技能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特别是文化资源,如日语泛读、日本概况、日语会话、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很多文化内容,包括中日文化比较、中日文化的相互影响等,充分利用这些文化教学资源为实现“课程思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学习目标语文化的同时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以文化促进语言的认知与学习,关键是形成一种习惯性思维:用熟知的中国文化解读目标语的语言和文化现象,有助于获取新知,实现外语专业课堂中思政教育的融合与渗透。日本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国家,擅于汲取东方和西方国家所长,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其文化特点具有东方性、融合性和创新性。以日本节日为例,“春分”和“秋分”在中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是太阳直射赤道的日子,“春分”表示春天的开始,“秋分”表示秋天的开始,而日本节日中的“春分”和“秋分”就是从中国传来的,分别表示欢庆春天的播种和秋天的丰收,这两个节日反映了日本传统的农作社会习俗。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说明了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渗透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两国深厚的历史渊源,通过反观中国文化提升文化自觉与自信,提升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实现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目的。
(三)“课程思政”与翻译课程资源
“日汉翻译”是高年级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以培养复合型、應用型日语人才为目的,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技能。教学内容除理论知识和翻译技巧外,更重要的是翻译实践训练,因此,训练内容的选材至关重要。修刚(2018)指出:十九大政治文献的翻译实践是中译日翻译实践的最鲜活的素材,其研究也是建立中译日对外宣传、发出中国声音的最好课题。结合“课程思政”理念,将十九大报告等国家外宣文献作为翻译课程资源,从语言学包括语法、语义的运用,到翻译策略和技巧的掌握;从修辞手法与文学、写作风格的关系介绍,到理论逻辑的推理与分析,做到翻译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专业技能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正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吴浩所说:“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我在阅读和听讲中聆听国家领导人在世界发出的声音,了解到当前国家治国理政的大方略,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而且给人以信仰和力量。”大学生是新时代国家建设的栋梁,通过十九大报告等国家外宣文献资料的学习,能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加民族凝聚力,培养国民创造力,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张健(2014)认为: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旨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对象的交际活动。外宣的日文翻译就要考虑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符合日语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信息接受度。以“建设美丽中国”中的“美丽中国”为例,是翻译成“美しい中国”还是“綺麗な中国”是我们需要考虑和选择的问题。由于日本政府经常用“美しい日本”一词作为日本的建设目标,因此用“美しい”作定语修饰国家比“綺麗”更符合日本人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更易被日本人接受和理解,从而提高传播效果,实现了跨文化交际的目的。通过外宣资料的日文翻译教学实践,教师引导学生以跨文化的思维,在充分了解两国文化异同的基础上,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以接纳和学习异国文化为己任,实现两国文化的交互与融合。
三、“课程思政”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体现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教材选取、授课方法、师资配备上构建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全方位课程体系,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领导部门要有战略高度,制定课程框架和路线,从宏观协调为“课程思政”提供有力保障,各专业教师要有责任意识,明确知识传授中蕴含的育人功能,实现“学科德育”。实际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慕课”资源实行翻转课堂,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发挥教育的延伸功能,实行课堂讲授、“线上”互动、课堂反馈、课后补充的教学模式。另外,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结合专业特色,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在专业课堂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四、结语
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思想为指引,中国的日语教学与研究离不开中国的国情和中国梦伟大工程的实践,通过“课程思政”与高校日语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使我国日语教育迈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2016-12-08.
[2]修刚,李运博,花超.十九大报告翻译实践与中央文献的日文翻译策略[J].日語学习与研究,2018,(2).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4]张健.外宣翻译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5]周晓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9):4-6.
编辑/宋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