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的初步实践
2020-05-25靳卫萍
靳卫萍
摘 要: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在许多高校也被列为大类平台课。本文以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为导向,以教学设计为研究案例,分享了清华大学在面授、慕课以及混合式教学中初步践行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和经验总结。在教学中坚持用中国经济伟大的实践鞭策学生,将“我知、我信、我行”有机统一起来,就将达到“落实落地”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经济学原理,混合式教学,慕课
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做得“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是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笔者从2007年开始教授经济学原理课程,2017年以来又拍摄和参与运营线上慕课,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教学特点,积累了一些课程思政在线上和线下的经验。本文就此做一总结。
一、何为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即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有正确的政治立场,端正的态度和科学的观点,将党中央和习近平同志所要求的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刻入灵魂,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三观塑造和发展夯实基础。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目的,体现了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新的课程观[1]。
作为一个多年来一直从事专业课程教学的老师,深知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并不容易。不只是“学生真能体会到”这个教学目标的达成很不容易,以什么方式才能量度出“学生是否真体会到了思政教育的内涵”也不容易。因为教师要面对的难题,恰恰是涉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立场等难以观测的难题。在课程教学全过程中,作为教师不能只是“听其言”,还希望“观其行”,而其中的“行”,教师还希望分辨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被动的,还是自觉的;学生的领悟是“一时的”,还是有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学生的实践是前后一致的,还是前后矛盾的,等等。对这些问题和课程思政效果的考量,无疑,并不能通过几次作业或者在期中和期末的书面考试判断出来。因此,授课教师要对整个课程以及学生学习和思考有全方位的设计。
二、贴合还是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曾担心,将过多的思政元素贴合教学是否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毕竟,当前的在校生不少是2000年后出生的,这代人身上有鲜明的“标签”——思考力强、知识面广、话语权大、现实感弱以及个性化明显。同时,他们承载了家长太多的期待和情感。因此,要想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出发,从他们对于如何树立正确“三观”的迷茫和未来的发展出发,将思政“融合”而不是贴合到教学过程中。因此,除了承担一般性教学和研究任务,笔者还长期担任高校本科生的班主任,在与学生长期的接触过程中不断增加对其所思所想的了解和分析,课堂下促膝长谈,课堂上就能有针对性地结合专业知识讲述,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紧密关系,能够通过激发兴趣将个人的长远发展与国家需求和民族命运的要求结合起来,答疑解惑,拨云见日。
在解答初步疑惑的基础上,还要将课程案例与学习效果深度融合。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只是很热烈地、很技术性地讨论经济学的知识和案例,为增长见闻添新谈资,并没有因此而影响自己的价值判断、形成正确的行为取向,那么这个课程就很失败,而且这种失败通常是要等到授课结束很久之后教师才能觉察到,也就辜负了当初将思政加入专业课程的良苦用心。毫无疑问,这是在大学开展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所面临的挑战。为了避免学生“纸上谈兵”,笔者会引导学生思考课程案例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找到不同事物发展的共同趋势。通过分组课堂展示,交流对社会经济热点问题的看法,教师能够从他们对问题认识的深刻性和逻辑性中,判断其是否使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否具备必要的批判性思维。
课程思政最容易融入专业课中的是价值
观;而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课程思政中最容易融入的是爱国主义,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清华大学的老校长蒋南翔十分重视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曾提出在思想认识和政治追求上要登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三层楼”;“爱国主义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做好课程思政,教师可以联系中国国情,讲好中国故事,用丰厚的学识揭示中国社會和经济的复杂性。因此,要尽可能地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多引导、多做思考,从历史唯物主义和逻辑推演的角度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更为巧妙地融合,坚决避免贴标签等形式主义。
三、面授的“经济学原理”怎样将课程思政做得有滋有味?
在很多知名高等院校的培养方案中,“经济学原理”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通识课程。该课程由于其实用性和趣味性受到很多学生的欢迎,易于课程思政的融合。
1.三观塑造
经济学原理课程讲究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解读,也可以围绕基本的经济学词汇引导学生探索真理。例如,在对“公平与效率”还是“平等与效率”的分析中,指出使用习惯所带来的含义的差别。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平等(equality)是实证性(positive)概念,主要回答“现实是什么”的问题,包括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两个方面。机会平等即经济制度中机遇的平等,结果平等即收入平等。结果平等意味着国家不断地或定期地进行干预和再分配,而机会平等意味着国家要进行干预,以确保一代人遇到的不平等不致延续到以后几代。公平(equity, fairness, justice)是一种价值观,是规范性(normative)概念,主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社会,不同的阶层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所选择的判断公平分配与否的标准是不同的。因此,从权衡的角度,显然是“效率与平等”而非“效率与公平”。我们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效率与公平”恰恰暗含了生活中机会不均等的情形。这种对于基本词汇的解读,既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社会问题,也会触及学生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引起他们对世界观塑造的思考。
在经济学原理课程中很容易地加入典型而真实的案例,以其亲和力使学生爱上经济学。在课程设计上,既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又可以联系国家大政方针,同时还能够呈现出经济生活的多样性。例如,课程加入了生活中的案例,注重结合政府的经济政策,进而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直觉、理解力和思考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供精彩资料。2020年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很多经济现象,也是值得探讨的。例如,北京济民康泰大药房的天价口罩被罚,洪湖一药房将进价0.6元的口罩卖1元被罚,寿光捐赠蔬菜驰援武汉平价销售等,笔者将具有“类似症状”的经济学现象进行剖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经济规律以及经济规律发生的必要条件,辩证思考“应该赞美那些发国难财的人”言论的前提假定,领会价格在互联网时代的疫情状况下能起到的正向激励作用。经过在线教学和交流,学生们不仅深刻认识到价格是市场经济中作为激励的最好的手段,而且也領悟到在特殊情形下,道德将超越市场成为危机时最坚强的力量。更进一步,在交流互动中,学生们也明白了正是在共产主义信仰和道德信仰的“激励”下,党员和医务工作者、军人等群体才能在这场特殊战役中谱写出一曲伟大的赞歌。
2.中西融汇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专门讲述市场失灵的内容设计,既阐明了西方经济学中市场运行规律,也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竞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中西方国家对比分析,凸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方面的优越性。
剖析中国改革开放成功和出现暂时性波折的原因,以精准扶贫为案例,指出与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较,我国政府干预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方面的制度性优势。当前,我们一方面面临国际贸易单边主义思潮的影响,一方面又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而国内的市场容量和空间决定了未来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市场;其中,中部和西部以及落后的农村地区蕴含着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它不仅是前40年改革开放的大后方,更是未来深化改革的持续动力所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将增加落后地区人民收入作为深化改革的目标之一,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要求之一。因此,精准扶贫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升级、提高技术水平,以及消费升级等都至关重要。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的扶贫工作,笔者还利用中外支教的机会带领学生深入云南南涧开展为期十四天的扶贫支教活动。在支教、调研和走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比对中外扶贫实践,并与学生探讨扶贫的政治、经济意义,同行的香港学生也深受感动和启发。同时,提出对扶贫资金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监控等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且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西方经济学原理的一系列碰撞,可以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得出中国经济的伟大实践并不能用西方经济学来解释,需要用一整套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的基本结论,这也顺应了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不断提出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要求。如此,就会激发学生对国内经济学界正在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展开热烈讨论的关注。
3.沟通历史
从经济学科的形成过程中挖掘相关因素,突出中国经济思想在经济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深入分析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管仲的经济思想,鼓励学生了解中国经济的辉煌历史,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管子熟练运用轻重之术对外策划了衡山之谋、阴里之谋和菁茅之谋,堪称古代货币战争的经典案例。管仲在《管子·奢靡》一文中,系统阐述了消费对生产的促进效用,主张在农业歉收的时期大兴土木、修葺皇宫以拉动就业,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这也是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利用财政杠杆调节经济和增加国家收入的“凯恩斯思想”的核心要求。通过简单的历史概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经济思想与西方经济思想的特点和适用性,中国的经济学需要一代又一代年轻学者来发展与传承,增加历史责任感,增强“四个自信”,继而思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在讲好中国历史的前提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
在讲述经济学的起源时,着重介绍西方经济学学科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以及从西方传入日本再进入中国的历史情况,指出经济学科在主导发展中所必须具备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转向对中国经济学科未来发展的思考。
4.放眼全球
在具体问题上,以经济原理分析国际政治因素对经济规律的违背及其危害。例如,在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时从基本经济学原理上阐述为何会触及某些阶层的利益,进而会被政治力量所利用的根本原因,启发学生思考实质,科学预判后果,并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目标和责任感。
又例如,在讲述“中等收入陷阱”时,指出不仅是收入上的增加缺乏持续动力,而且还需要避免更多的制度性和社会性的因素,从而使得中国经济从根本上摆脱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还面临着转型陷阱、拉美陷阱、福利陷阱、美元陷阱、金融陷阱、捧杀陷阱和民主陷阱等诸多问题。对于“民主陷阱”,作为普通学生、青年,固然希望能在社会中享有自由和民主的权利,但是当前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中国经济和社会都需要展示强烈的一致性,以及看待问题的深刻性,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所谓的西方民主进行抗争,才能进一步释放我们深化改革的红利。
在课程的考察和考试环节中,也要不断地强化本国和国外经济政策和决策的原因及政策结果分析,并针对性地考察课堂教学是否能够切实地保证学生“真的学到了”。
5.亲自实践
在课程思政中,笔者还尝试了使用小实验让学生们感受理论的魅力。搜寻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与就业相关的理论。为了立体展现其理论的深刻性,笔者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亲自实践。实验出自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经济学家Dan Ariely的《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结果很有趣,在我们的生活中尤为常见。笔者和助教在126个学生的背后贴上数字,数字大小本人并不知道,而其他人都看得见。通过半小时的两两配对,总和得到最高分的一对学生将获得他们背后数字相加的金额奖励。这个实验设置很简单,就是要男女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异性,争取能凑到最大的总和。实验结束,我们得到了一般性的结果——高分者变得非常挑剔,分数中等的人很快就配对成功,而低分者则到处碰壁。一位学生事后表示,在参加了这场游戏之后,他对人生的理解都有了不同——因为他在短短几小时里就感受到了人间的冷暖——他们背后的数字太小了,要找一个愿意配对的人简直是难上加难。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时间短、空间局限根本就没有去尝试配对,自然就没有任何奖励。在体验了实验之后,学生们不仅领悟了搜寻理论中认清自身、降低期望值有利于实现成功匹配的道理,而且还认识到只有坚持“初心”才能打破心理障碍,勇往直前。
让学生产生真实感的途径还包括将学生带到企业和社会中去。近些年来,笔者不仅带队实践,还亲临社会实践的评价现场,深知唯有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微小变化,才知更勇于投入到未来发展的大变革中。
四、MOOC的“经济学原理”怎样将课程思政做得有情有义?
笔者在慕课上也开设了经济学原理课程。从慕课筹备到上线运营,将近三年的时间,深刻体会到慕课给教学带来的改变。因为慕课,学习者人数也增加了百倍;通过讨论区的互动,任课教师和助教能强烈感受到社会学习者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清华课堂的向往。在线教育方式将学校课程与社会资源进行资源共享,是增强教育公平性、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如何在更为开放、更为社会化的慕课平台上将思政融入课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分清慕课的优势和劣势
相对于传统课程,慕课的优势十分明显。由于慕课评价的透明性,学生用脚投票来评估教学质量的道路变得通行无阻;慕课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对教师来说,慕课还是非常好的教学总结的平台。慕课的各种科技手段恰好可以帮助老师和学生将课堂变得妙趣横生。与此同时,在线课程由于科技手段的引入而丰富多彩。慕课存在碎片化学习的风险,如何将碎片知识统整系统化,需要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通过教师的不断探索、积累和总结,课程授课水平也会越来越高。课堂永远都应该保持鲜活的状态,学生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会在学习中慢慢树立。
慕课的劣势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状态无法控制,如果学风或者学习习惯不好,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慕课学习需要强大的自制力和自主性。在缺乏约束力的社会课堂,如何思政就显得更为困难。
2.教育技术:颠覆还是辅助?
《乔布斯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2011年5月,比尔·盖茨到乔布斯家中探望,两个人讨论关于教育和未来学校问题时曾经说过:“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这便是著名的“乔布斯之问”。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教育技术问题,直接涉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衡量准则。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说:“未来10年内,教师教的七成内容一定会被机器取代。不过,缺少人类老师的教学必然不完整,因为课堂教学不仅是把知识点告诉学生,更需要对学生开展知识融合、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训练。对于这些思维方式的训练教学,机器人老师还无法胜任。”因此,不难看出,教育并不是技术问题,慕课技术只是辅助而非颠覆教学模式的一种技术。教育是人和人的关系,教育是人和人面对面有温度的互动和交流,不是人和机器的关系,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说过,“机器不能代替教育的美。”而我们所提到的“美”就是师生之间有温度的互动。
3.案例丰富,代入一个真实的自己
相比传统面授课程,慕课中添加了大量案例,其中有很多案例选取的是世界500强企业的实例。众所周知,企业的发展过程难以避免在关键时刻遭遇危机,那么如何决策、秉承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很重要。企业在各种生存和发展危机中是淬火重生、凤凰涅槃,还是失言失信后滑落圣坛?在慕课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看看同样的情境下,自己的行为会有什么不同;与企业在许多关键时刻的遭遇和决策结合在一起看,然后再反观自身在同样的情境下会作何选择。在这种反思中,我们会收获不一样的感悟和体会。而这样的反思多了,在树立个人的座右铭,选择未来从事的事业方向时,学生们就能更珍惜承诺,不轻言诺,不夸夸其谈。这也是从人生观方面进行了润物细无声的引导。
4.交流互动,感知温暖
既然慕课授课替代不了面对面教育所拥有的美好和亲切,那么就需要在慕课的各种交流中连通知识性和感受性,通过唤醒人类共有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和人文精神。在学堂在线的互动交流区,笔者与在线学习的学生分享清华大学校内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情况,鼓励课堂外的学生珍惜学习机会,热烈参加讨论,利用在线学习所带来的学习上升通道来获得为个人、家庭和国家做出贡献的途径。
在学堂在线的互动交流区,学生并不是特别热衷于交流。笔者先是不断借鉴和创新探讨问题的模式。如将每周的讨论帖分成四类,即每周专题讨论帖、每周资源案例分享帖、每周学习总结帖,以及其他问题汇总帖。这种分单元的交流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方便选课的学生上传资料,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笔者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当今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各抒己见。例如在一次交流中,笔者与学生探讨了马云对经济学家的偏见。马云说过,经济学家无法指导企业家创业,所以是无用的。确实如此,经济学家是遵从理性人分析的,企业家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随时随地创新与冒险,显然是非理性的。尽管经济学家提出的危机解决办法并不总是有用的,但是放眼看去,经济学家对经济规律进行了总结和推理,至少从思想和理论层面推动了人类的思考和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五、经济学原理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重在学风
笔者还开展了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包括“观看视频”和“面授”两个阶段。混合式教学有优势也有劣势。学生看视频对于老师固定的授课时间是一种“解放”,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反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解答。相对于慕课案例更新滞后的缺点,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就更有优势。在面授时,学生们领会重点和难点时,可以跟着老师的思路不断切入、拉向纵深,对未来要准备讲的内容进行提前的植入,這都是学生可以预见的对知识结构的有力补充。但是,混合式教学也有不可避免的“坏处”,当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完成视频学习时,学习效果就会与预期不同,影响知识的吸收。这样,就遭遇了混合式教学中的“两段式”难题,使得课程思政很容易脱钩,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为了有效考核慕课部分学习的情况,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比如,在面授前发材料,通过思考题追踪学生对课程内容了解的状况,时间控制在每节课15分钟以内,可以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教师在课上着重讲述重点和难点。在这些环节中,自主学习能力和效果则有赖于良好的学风。
六、结语
总的来说,课程思政是大学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关键途径。如何落实落地,不论对于面授的在校学生,还是对于慕课的社会学习者,“知”是重要的基础,“行”是关键的成果,而“信”在二者中,道出了课程思政的难。为了破除这一难题,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教师就需要从教室走向社会,将社会融入课堂,始终保持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心,将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传递给学生。教无定法,教必有法。只要秉承教育的本质要求,在教学中坚持用中国经济伟大实践鞭策学生,用伟大的改革人物激励学生,将“我知、我信、我行”有机统一起来,就会达到“落实落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鹤,石瑛,金祥雷.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3).
[本文得到清华大学本科生教改项目(项目号:ZY01)的资助]
[责任编辑:周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