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的发展、实践困惑与突破路径

2020-05-25潘政彬,刘大庆

山东体育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困惑理论实践

潘政彬 ,刘大庆

摘 要:竞技能力结构研究一直是训练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学者们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索竞技能力结构特征及其运行机制,取得一定的理论成果,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众多难以梳理的问题和解释困惑。基于历史与逻辑方法,运用系统理论,从整体性、要素与层次、研究方法、涌现机制四个方面,梳理了竞技能力理论研究视角的演变过程;从结构模型实践中运用失真、解释性研究动力不足、系统环境对竞技能力结构的塑造力研究不足、结构涌现机制缺少科学论述四个方面,讨论了竞技能力结构理论在实践运用中的困惑;希冀从方法创新研究、实践研究、生理学基础理论研究三个方面突破竞技能力结构研究的瓶颈。

关键词:竞技能力结构;理论;实践; 困惑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20)02-0031-06

Development, practice puzzlement, breakthrough path of Chinese competitive ability structure theory

PAN Zheng-bin1,2,LIU Da-qing1

(1.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Tianj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ports, Tianjin 300191,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history and logic method and system theory, the paper analyze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competitive ability theory research from four aspects: the integrity, elements and level,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emergence mechanism. It discussed the puzzlement of competitive ability structure theory in practice from four aspects: competitive ability structure distortion in practice, lack of interpretative research, lack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on the emergence mechanism of competitive ability structure, and insufficient research of the environment affecting competitive ability structure. It aims to break the research bottleneck of competitive ability structure from methods innovation, practice, and physiology theory.

Key words:competitive ability structure; theory; practice; puzzlement

競技能力结构理论作为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近年来,众多学者以系统论、计算机科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多维度、多视角解释和规范竞技能力结构的科学内涵,试图建立符合科学定义,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系统理论。尽管已取得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但由于竞技能力结构的复杂性,人们还无法准确把握竞技能力结构特征和演化机制,在实践运用中还存在众多难以梳理问题和解释困惑。本文从竞技能力结构定义及特征描述为逻辑基点,梳理竞技能力结构研究的视角演变过程,分析竞技能力结构研究中的理论困惑和突破路径,希冀为今后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竞技能力结构定义梳理及特征的简要描述

系统是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从系统理论来看,竞技能力结构是决定竞技能力整体行为表现和功能涌现的基础[1]。现代汉语大辞典对“结构”一词的解释为“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郑念军在“竞技能力新论”中对竞技能力系统的结构定义为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2]。黄真勇在“刍议竞技能力结构的理论模型”指出竞技能力结构是以参赛为最终目的,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则或机制,将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所有组成元素整合为统一和整体的时空框架,这种框架的外观感知是静止的,而内部是不断演化的[3]。熊焰在“竞技能力结构理论评价”一文中指出“竞技能力结构反映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关系及作用方式的体系[4]”。刘大庆认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客观存在,它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5]。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些)较差的素质或能力为另一种(些)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

鉴于不同学者对于竞技能力结构的认识,笔者认为竞技能力结构应该指“组成竞技能力系统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是描述竞技能力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组织形式,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基于系统原理,竞技能力结构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特征:一是整体性。竞技能力结构是竞技能力各组成部分及其外在环境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的统一体,不可分割。二是关联性。竞技能力各组分之间,以及组分(元素、子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6]。三是动态性。训练的过程就是竞技能力结构调节的过程,通过对竞技能力结构的优化,促进竞技水平的提高。四是复杂性。什么样的竞技能力结构是最优结构,组分之间的搭配组合又是如何完成的,竞技能力结构变化的驱动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充满着复杂性。五是有序性。结构的有序性指组分(元素、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方式具有规则性和确定性[7],竞技能力结构是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形成的有序结构体。

2.1 整体性探索—竞技能力结构研究之发端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先接触事物的整体,然后再逐步对事物的各个部分进行细致的了解[8]。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树立整体观念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从 1984 年“竞技能力”一词的提出,人们对于竞技能力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模糊到逐渐明朗、简单到系统、片面到整体、静止到动态的渐进过程。其中人们对于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探索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竞技能力结构若干个理论模型的构建。人们通过对运动员日常训练、比赛行为的观察和思考,经过长期积累和归纳,运用隐喻等研究方法构建出竞技能力结构理论模型,从整体上认识竞技能力结构特征。木桶模型通过加强弱势能力要素,实现竞技能力结构整体上的平衡;胶泥模型强调要素之间整合后的融合,“合金模型”强调不同能力整合,“皮球理论模型”强调不同要素在球体内部的空间分割关系[9],上述模型都形象地展示出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是各个要素之间相关作用、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具有整体性特征。刘大庆在其博士论文中,论证了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性,并从整体视角,提出了竞技能力结构的补偿机制,为探索竞技能力结构涌现机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2 要素和层次关系探索—竞技能力结构研究之升华

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都处于系统的一定位置上,并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1]。层次是不同要素的聚集,层次决定着系统结构,物质在其现实运动过程中,总是以层次结构变化的形式向前推动的[10]。解释系统的整体性,首先要从系统层次性认识开始。在竞技能力要素和层次的研究过程中,出现过不同观点的争论和分野,最终大家普遍接受田麦久先生的竞技能力要素“五分说”理论,即竞技能力由体能、技术、战术、智能、心理五部分构成,每一个要素(子系统)都有其独立的理论阐释[11]。“五分说”理论从整体上勾勒出竞技能力的结构组成,但对不同要素在空间结构的层次表达上认识不清楚,无法透视系统的层次结构特征。学术界争论已久的“一元训练理论”和“二元训练理论”是和非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研究者把体能和技术两个要素放在同一层次进行探讨,忽视了竞技能力结构层次性的客观存在。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学者,运用系统理论,从整体视角探索竞技能力结构特征。郑念军在“五分说”理论基础上提出竞技能力系统的“三层次”理论,阐释结构要素具有明显的从属关系和等级层次性[2]。张建华提出“竞技能力复合系统”概念,提出竞技能力结构由五种子系统以专项为核心,相互交织、相互关联而成的空间结构[12]。李少丹等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指出竞技能力结构层面多重性、要素多元性是竞技能力结构复杂性的源泉[13]。由此可见,对于竞技能力结构研究,在理论上还存在很多难以梳解的问题,特别是在对竞技能力结构特点以及层次关系等问题的认识上还需要深入研究。

2.3 涌现机制探索—竞技能力结构研究由线性向非线性认识逻辑的转变

涌现现象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界的难题。系统科学把事物整体具有而部分甚至“部分和”所不具有的属性、特征、行为、功能等特性称为系统的整体涌现性(whole Emergence) [14]。众多研究将涌现理解为“因局部组分之间的交互而产生系统全局行为[15]”或“缘起于微观的宏观效应[16]”,而这些宏观全局行为或特征是微观组分所不具有的,只能通过整体体现出来[17]。霍兰说:“涌现现象是以相互作用为中心的[18]。而对于复杂系统的竞技能力结构来说,要把“涌现现象”作为关注的中心,发现涌现的基本法则[19],揭示竞技能力结构涌现的内在机理。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竞技能力的增长也是一种系统涌现,于是人们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部分到整体、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认识逻辑,解释竞技能力增长的涌现机制[20]。很多学者曾使用统计方法建立数理模型来预测竞技能力增长,并应用于训练实践过程。例如,1968年,原苏联教练员彼得罗夫斯基为19岁的短跑运动员鲍尔佐夫制定了10秒跑100米的技术模型、分段用时模型和运动素质模型,并按照此模型的要求提高鲍尔佐夫的相关竞技能力[21]。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模型都属于线性模型,可以描述竞技能力结构要素之间的某种關系,使预测运动员竞技能力增长成为可能,但此类线性模型无法进一步解释个体竞技能力增长机制。随着竞技能力结构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非线性关系才是系统各层次和各部分之间普遍存在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不可还原的[22]。仇乃民在“运动员竞技能力非线性系统理论构建研究”一文中系统探索了竞技能力结构非线性行为、非线性特征和非线性演化机制,并提出竞技能力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原则,解释了竞技能力结构要素的多元性、层次的多重性、系统构型的多样性,其本质都是源于各子系统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存在[23]。上述不同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论证了竞技能力结构演化机制的非线性特征,为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维范式。

2.4 研究方法探究——多元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

我国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研究大致经历过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年以前,我们称之为理论初创期[24]。这一时期,人们对竞技能力以及其结构的认识处于探索阶段,主要以构建多种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为主要研究范式。结构模型是对结构特征进行概括、归纳、抽象的功能体系[25],属于定性研究范畴,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木桶理论”“胶泥模型”和“非衡补偿理论”。在竞技能力结构要素关系研究上更多以线性数学解释或定量化描述为主,如,建立优秀运动员不同素质发展的单因素或多因素的统计模型。第二阶段是2000年之后,属于理论的反思与扩展期[24]。一大批学者从系统论、哲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从跨学科层面,寻求研究方法的突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竞技能力结构及其协调模型研究”、“对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构建的哲学思考”、“竞技能力结构理论评价”、“我国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研究:盘点与梳理”等。近年来,复杂性系统科学理论的兴起,人们运用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等理论,推导和论证竞技能力结构的非线性、自组织性、不确定性、涌现性等特点[23]。有研究者运用复杂性系统理论建构女子重剑项目竞技能力网络结构模型,直观的展示了竞技能力结构的复杂性,拓宽了竞技能力结构研究的理论维度。随着多种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人们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竞技能力结构层次、结构特征和演化机制,不断突破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研究难题。

3 实践运用中的理论困惑

3.1 结构模型实践中运用失真

构建模型的目的是简化研究问题难度,突出系统本质[9]。在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研究过程中,学者们运用类比等方法构建多种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从不同视角描述竞技能力结构的形成与演化特点,为竞技能力结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例如,田麦久提出的“双子模型”,是在综合不同项目、不同水平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模型,形象地表现了竞技能力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和运动员竞技能力迁移和补偿特点,并以此模型为依据,推演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路径和方向。此类理论模型,主要回答“为什么做”的问题,而在训练实践中,教练员更关心的是“怎么做”、“做多少”的问题[26],因此导致理论模型在实践中运用不彻底,不能提供有效的坐标参照。另外,人们在研究竞技能力结构关系时,习惯于把系统各层次间的非线性关系近似为线性关系[13],运用数理方法建构统计模型,这种处理方式丢弃很多看似“无效的信息”,导致研究结果在实践运用中失真。笔者认为,理论模型是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是一种理论,而真正的理论,只作用于人的思想,而思想的转变需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接洽便显灵[27]。在理论构建过程中,往往受限于研究者的学识素养和认识水平,有些理论模型完全缺失系统要素和结构特点,当然就无法从系统的角度完整清晰地描述竞技能力结构。

3.2 解释性研究动力不足

解释性研究主要侧重于表达事物演变的因果联系[24]。由于竞技能力结构系统的复杂性,我国学者在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研究中多采用隐喻、演绎、逻辑推理、哲学思辨等研究方法,以优秀运动员为个案研究对象,推演竞技能力结构整体特征,这种描述性研究在理论层面缺少解释动力,更无法有效指导运动训练实践过程。近年來,以基础学科理论(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营养学、运动医学等)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解释竞技能力结构演化机制,例如,力量素质增长的生理学机制、技能形成的心理学机制、营养补剂对优化竞技能力发展的作用机制等,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多个层面和视角[28],探索竞技能力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因果联系,提升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的解释力。

3.3 困惑于竞技能力结构涌现机制的科学论述

涌现性就是组分按照系统结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而激发出来,是一种组分之间的相干效应[29](结构效应),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运动员竞技能力表现为技术、战术、心理、智能、体能的综合运用过程,是各种要素性能的整体释放,显然具有整体涌现特征。从系统论角度来说,一个系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都是通过系统组分的增减、选择和进出,最终形成系统特有的结构和行为模式[30]。从系统涌现的角度来看,训练过程其实就是竞技能力结构不断涌现的过程。从训练实践来看,教练员通过训练组分(训练内容、方法、手段、负荷等)的调整,实现竞技能力结构朝着期望的目标发展。从科学层面分析,对于训练过程中的技术、战术、心理、智能、体能等要素在竞技能力结构中的分配权重以及相互之间的层级关系上的认识,更多还是依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而缺乏有效的“科学”解释,无法对竞技能力结构整体涌现机制给予因果描述,这些问题都是阻碍科学化训练向纵深探索的重要瓶颈。

3.4 系统环境对竞技能力结构的塑造力研究不足

元素、结构、环境三者共同决定系统的功能[7],而系统与环境之间是互塑共生的关系,环境对系统有正反两方面的塑造[31]。以此类比,竞技能力结构涌现的方向、方式、性质、力度在相当程度上是由环境规定的[7]。我们研究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涌现性,除了把握竞技能力结构要素的内部规定性外,还应该掌握训练安排、训练环境等外部规定性,把内、外两种规定性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把握它的整体涌现性[32]。根据环境对竞技能力结构优化作用的大小,我们把外部环境分为外部硬环境和外部软环境。外部硬环境主要包括训练方法手段、周期划分、训练强度等训练层面要素;外部软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训练环境、保障、恢复策略、队伍文化、信念等“软环境”。目前大多数竞技能力结构研究,侧重于竞技能力结构内部层级要素(元素和关系)和外部硬环境要素(如训练手段、周期划分、训练强度等)两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一方面缺少对系统内、外部规定性的聚集与整合,没有形成整体性研究思路;另一方面忽略了软环境(恢复、保障、营养、文化)对竞技能力结构优化的作用和影响。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横扫所有对手赢得冠军,不仅依靠中国队整体竞技能力的有效发挥,同时体现出了女排优异的软性实力,而软性实力的形成正是系统环境与竞技能力结构之间互塑共生的结果。

4 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研究的突破路径

4.1 研究方法创新是竞技能力结构研究突破的核心

方法的作用就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手段、途径、程序等,方法创新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由于方法是多元的,因此,方法既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也有优劣之分。对于竞技能力结构研究的方法主要集中于以下两大方法体系:一是受近代西方实证科学的影响,研究者较多采用还原论的研究方法简化研究难度,从部分研究解释整体性特征。田麦久先生曾经指出,根据包含因素的多少,可构建单因素模型、多因素组合模型和全面整体模型三种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徐本力先生将常用的建模方法归纳为经验分析建模法、均数与百分率建模法、级差建模法、回归方程建模法、系数建模法五类[24]。上述研究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模型定量化表达的直观性,便于教练员了解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发展水平和竞技状态;劣势在于模型是静态描述,与竞技能力系统的动态性特征形成矛盾,对于训练实践的指导力不足。二是受限于竞技能力结构复杂性的认识,在实践研究中人们通常采用隐喻、类比等方法研究竞技能力结构。木桶模型、胶泥模型、合金模型、皮球理论、蜂巢理论等竞技能力结构理论模型利用隐喻、类比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使难于解释的竞技能力结构及其关系变得通俗易懂[13]。霍兰认为,隐喻所产生的结果是创新[29]。隐喻方法帮助人们建立竞技能力结构整体性认识,但是对各组分及其关系的考量缺少“科学关怀”。

近年来学者们不断尝试从方法论视角突破竞技能力结构的研究瓶颈。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复杂性科学研究方法逐渐被应用到竞技能力结构的研究中,帮助人们进一步深入探索竞技能力结构复杂的运行机制。基于多主体系统的计算机模拟方法预测运动员竞技能力增长模型,其原理是对竞技能力复杂系统进行动态模拟,通过从部分的模拟到整体的推理,建立和预测复杂现象的行为[32]。 “运动员竞技能力非线性理论构建研究”、“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特征”等理论研究成果,都是尝试性的使用复杂性科学研究方法描述竞技能力结构变化的非线性机制,进一步拓宽了人们的研究视野,丰富了竞技能力研究的方法体系。

结合竞技能力结构研究的历史逻辑,方法创新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一是要立足专项,加强个性化研究。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过程,方法的运用首先要具有针对性。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都存在客观差异,体现在项目和运动员身上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所以,方法创新的首要问题是解决个性化、特殊性的问题。二是以信息为载体,加强信息整合。日本创造学家高桥浩指出:“创造的原理,最终是信息的截断和再结合。把集中起来的信息分散开,以新的观点再将其组合起来,就会产生新的事物和方法。” 高桥浩此话中蕴涵着丰富的方法学原理。所以在实践中,只有详细了解项目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运动员的身心特点,整合各方面的信息(各种要素的表现),才能正确运用方法,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三是方法并不是任意的主观性的东西,在方法的选择和利用上必须以客观规律为依据,体现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统一、宏观指导方法与具体操作方法的统一,这是方法创新的逻辑基点[29]。四要勇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是建立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竞技能力结构理论创新要依据竞技能力结构理论演变规律,从方法创新入手,立足运动训练实践,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4.2 从实践出发是竞技能力结构研究突破的关键

实践是创新的标准又是创新的目的[33]。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中验证,如此往复,不断丰富理论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低下,理论建设落后,国家从战略层面鼓励一批具有实践经历的专家、学者专心理论研究,期间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如“项群训练理论”“木桶模型” “胶泥模型”“双子模型”“竞技能力理论”等,为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国竞技能力理论体系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此阶段大批学者主动投身于实践研究,对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很多建设性理论成果,其中代表性理论有田麦久先生的竞技能力理论、刘大庆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张英波的“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型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等。2000年以后我国训练学理论研究集中表现为理论层面上的思辨[12],更多运用某一种理论解释另一种理论(例如,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解释竞技能力的形成及其运行机制),仅从理论层面进行探讨,缺少与实践的有效联系,导致大量理论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性不足。近年来很多学者对一般周期训练理论提出了质疑,提出板块训练理论对于运动员竞技能力形成、发展、保持的作用远大于一般周期训练理论的观点。原因在于一般周期训练理论无法完美解决多赛制的现代比赛与训练之间的矛盾,而板块理论与实践结合更紧密,并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法指导,恰好能弥补一般周期训练理论缺憾。由此可见,理论研究是以解决实践难题为逻辑基点,要在实践中予以检验和发展,

对竞技能力结构进行研究,需要在实践中突破研究思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要对实践有深刻的认识,全面掌握各类要素信息,不能只停留在概念、体系和系统等过于宏观的层面,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跟踪研究,为竞技能力结构研究积累“大数据”,找出其中的共性规律,并进行理论提炼和创新。二是把实践经验理论化,并在实践中予以检验和完善[28]。在我国运动训练领域一直存在“重经验,轻理论”现象,理论与实践之间“两张皮”,当经验无法有效解决问题的时候,又缺乏科学性的理论指导,导致训练始终在经验层面循环往复。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训练学理论研究基础薄弱,另一方面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融合的介质,出现断层。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举国体制优势,继续加大国家队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投入,成立跨学科研究团队,以国家队实践为平台,开展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建立以问题导向、理论研究、实践转化为主线的实践思路和运行机制。

4.3 立足运动生物学理论研究是竞技能力结构研究突破的基点

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生物本身,如生物的结构、生理生化特征等,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营养学等学科都属于生物学研究范畴。人们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都是基于生物学研究基础。回顾现代训练理论的发展,不难发现,训练理论由“无序”向“规律”的演变过程主要源于诸多生物学学科研究的成果[34]。陈小平教授曾对20世纪60年代后竞技运动训练的部分重大研究成果(超量恢复理论、适应理论、疲劳-适应模型、高原训练、最大摄氧量、周期训练理论等)进行了梳理,发现创立这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基本来自运动生理、生化和生物力学领域或具备有出色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背景。近年来,“核心训练”、“功能性训练”等训练理念是生物学相关理论在训练实践中的有效应用。由此可见,运动生物学理论基础对于运动训练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训练实践中,生物学理论是制定训练目标和任务、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以及控制训练过程和检验训练效果的重要理论依据[34]。突破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研究的瓶颈,必须加强运动生物学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性作用。首先要建立一个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34],发挥运动生物学在运动训练理论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包括运动生物学学科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建设。其次要加强系统生物学研究,并将理论研究成果与运动实践相结合,做好研究成果的转化。当前,生物科学研究已从分子生物学研究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統生物学研究,即从基因及基因组学等更微观的视角研究和预测生物功能、表型和行为[35]。竞技能力结构研究就是基于系统视角,通过梳理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预测人体运动能力。所以,加强系统生物学与运动实践的结合,是突破竞技能力结构研究的重要理论向度,既是促进科学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又是符合实证科学研究的本质要求。

5 结语

人们对于某种理论的认识总是经历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必然充斥各种理论碰撞、冲突和矛盾。由于竞技能力结构研究充满着复杂性和未知性,人们需要经历艰苦的探索过程,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好奇心是一切科学发明和创新的源泉[36],人们对竞技能力结构特征、涌现机制等问题的困惑和疑问,是创新竞技能力结构研究的驱动力。众多学者们前期的研究成果已经为竞技能力结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只要我们持有一颗科学求证之心,多视角、多维度,综合运用方法,敢于突破和创新,竞技能力结构研究成果必然丰硕累累。

参考文献:

[1]董晓冰,代中善.竞技能力结构理论架构[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111-113.

[2]郑念军. 竞技能力新论[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1):52.

[3]黄真勇,李柳.刍议竞技能力结构的理论模型[J]. 四川体育科学,2014(5):80-82.

[4]熊焰,孔祥宁,李景丽.竞技能力结构理论评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4,19(1):55-57.

[5]刘大庆. 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1997.

[6]苗东升.论复杂性[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6):87-92.

[7]苗东升. 论涌现[J]. 河池学院学报,2008,28(1):6-12.

[8]陆以勤,韦岗.从复杂性科学再认识科学的简单性原则[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11):20-24.

[9]李岩.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的分析要新议——皮球理论模型的建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33(2):116-118.

[10]董春雨. 层次性:系统思想与方法精髓[J].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9(1):3.

[11]田麦久,刘大庆.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双子模型”的建立[J]. 体育科学,2007,27(7):4-6.

[12]张建华.论运动训练理论创新[J]. 体育学刊,2008,15(3):87-91.

[13]李少丹. 论竞技能力结构研究难题[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7):114-118.

[14]颜泽贤.系统科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JP2]Tucher Balch.Hierarchic social entropy:An information theoretic measure of robot group diversity.Autonomous Robots,2000,8(3):209-238.

[16]Liu Hong bo,Abraham Ajith,Clerc Maurice.Chaotic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swarm intelligence.Applied Soft-Computing,2007,7(3):1019-1026.

[17]金士尧,黄红兵,范高俊.面向涌现的多Agent系统研究及其进展[J].计算机学报,2008,31(6):881-895.

[18]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19]米歇尔·沃尔德罗.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M].陈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0]杜长亮. 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特征——女子重剑项目为例[J]. 体育科学,2013,33(2):47.

[21]田麦久,刘大庆. 运动训练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61.

[22]顾文涛,王以华,吴金希. 复杂系统层次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原理研究[J]. 系统科学学报,2008,16(2):34-39.

[23]仇乃民. 运动员竞技能力非线性系统理论构建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5,30(1):58-65.

[24]张磊. 我国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研究:盘点与梳理[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7):95-100.

[25]李波. 运动训练学研究现状与反思[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2):61-64.

[26]李宝泉. 中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的困惑与选择[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37(1):140-143.

[27]张洪潭.运动训练理论的基本构成及价值所系[J]. 體育与科学,2010,31(3):8.

[28]刘大庆.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热点与展望[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36(3):2-7.

[29]黄欣荣. 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127.

[30]仇乃民. 系统观: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新视角[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37(10):136-140.

[31]李国强. 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24(5):63.

[32]范冬萍. 复杂突现论——复杂性科学与哲学视野[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64-69.

[33]邓运龙. 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进入了整体质变的转折时期[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40-50.

[34]陈小平. 重塑我国训练理论的运动生物学基础[J].体育科学,2010,30(11):18-19.

[35]冯炜权.加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适应国际最新发展[J]. 体育与科学,2013,34(1):17.

[36]肖天.论竞技体育创新的思想基础[J]. 体育科研,2011,32(4):1-4.

收稿日期:2019-10-16

作者简介:潘政彬(1979- ),男,安徽六安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一般训练学理论。

通讯作者:刘大庆(1964- ),男,山东潍坊人,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困惑理论实践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