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区域活动
2020-05-24袁靖
袁靖
摘 要:幼儿的区域活动是伴随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进行的,是幼儿表演的一个大舞台,他们可以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和经验在区域活动中模仿表现出来,又或者在区域活动中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反复进行实践和操作,不断探索科学真理。这样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不断产生巨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让孩子们乐此不疲。
关键词:区域活动;需求;裨益
一、幼儿区域活动概述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的形式,是根据幼儿发展的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的立体化育人环境。幼儿的区域活动是伴随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进行的,是小朋友们表演的一个大舞台,他们可以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听到和想到的内容和经验在区域活动中模仿出来,或者在区域活动中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材料反复进行实践操作,不断探索科学真理。这时,他们会将已有知识经验加以巩固,不断得到新知识经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由此不断产生巨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让孩子们乐此不疲。
二、幼儿区域的设置
(一)幼儿区域的不同数量设置
根据小、中、大班年龄阶段孩子的班级人数、教室场地大小等方面不同,老师可设置小班五个区、中班七个区、大班九个区。这样可以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自主选择进区活动的时候恰到好处,既不会过于拥挤,争抢操作材料,也不会太空,浪费了大好的教育资源。
(二)幼儿不同区域类型的设置
小班孩子年龄较小,知识经验相对较贫乏,动手操作能力较弱,再加上正面临着刚离开家的困境,心理上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感。这时候,老师在班级区角设置上就可以有“娃娃家”。当孩子们看到这些熟悉的场景,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扮演角色中去,既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也满足了他们扮演成人的心理需求。
中班的孩子经过一年时间的不断成长,动手操作能力和自我意识逐渐发展起来了,这时手指小肌肉群就可以在老师设置的区角材料操作中慢慢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大班的孩子有着一双观察周围生活的眼睛、一对灵敏的耳朵和一个会思考的脑袋,他们经常会对老师说的就是“为什么?”那些看似平常的事物,里面却蕴含着很多的科学原理。科学区就很适合他们,提供了探索科学奥秘的场所,供他们自由的探索。
(三)幼儿区域材料的投放
1.幼儿生活化区域材料的投放
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生活即是教育”。孩子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会发生许多的问题。为孩子们提供各种不同种类的生活化材料,更容易让他们感觉熟悉,减少陌生感,更利于幼儿产生探索的欲望。同时,他们操作时可以及时调取平日观察成人的操作经验,更高效地操作材料,减少挫败几率,便于将探索得到的结论运用到生活中去,使探索变得更加有意义,具有实效性,让每个幼儿都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程度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材料探究。
2.幼儿不同层次材料的投放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区角进行自主操作时,选择会不同,经验水平较高的会选择难度较高的材料,相反,水平较低的幼儿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操作材料。所以,老师在同一个区角就应该投放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让每个孩子都可以“踮起脚可以够得着”。每隔一段时间就及时更换和调整材料,让孩子们不断产生探索的欲望和积极性,持续进行区域活动。
3.区角投放的材料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幼儿的区角活动和幼儿进行的主题探究活动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将主体与区角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使主题在区角中生成和发展,使区角在主体背景下丰富和深入,促进幼儿整体性发展。在主题活动中观察孩子,发现其兴趣所在,然后再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与发展水平,投放相应的区域材料,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点和需求,诱发新主题活动的生成,帮助幼儿生成新的主题。
三、区域活动的开展
老师在孩子自主进入区角活动时,更多的是一名观察者、记录者,要让孩子做真正的“主人”,让他们自由地进行操作和探索。当然,老师应引导孩子们有良好的规则意识,比如能够自主地收拾自己的操作材料,有良好的合作意识等等。最重要的是交流分享环节,这时候应减少老师的说教,给更多机会让孩子们表达与分享,聆听孩子们的感受,鼓励他们勇敢地探索,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也成为后期调整区域材料的重要依据,真正满足幼儿的需求。
幼儿的区角活动,老师应该从更多的方面去看待孩子,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孩子,从每个具有不同特质的孩子身上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因材施教,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区角活动。老师尽量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孩子的成果,要多注重孩子操作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让区角活动能够成为对孩子们真正有所裨益的活动,真正喜欢的活动。
参考文献:
[1]秦元东.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基本定位及其超越性[J].幼兒教育科学(教育科学版),2007(10).
[2]李会敏,季燕.幼儿园区域活动组织实施现状的调查[J].研究与探索,2006(7/8).
[3]高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