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承文化的景观建筑设计
2020-05-23刘芃妤顾逊
刘芃妤 顾逊
【摘 要】便利的交通条件给杨柳青带来了发达的商业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随着历史的变迁、交通运输体系的革新,如今的大运河在交通运输功能上的地位已不复昔日荣光。通过“景观+建筑+策划”跨领域协作团队,对杨柳青元宝岛的空间设计、生态建设、运营发展进行通盘考虑,传承发掘大运河文化,营造东方意蕴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使其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文化建筑的胜地、文化交流的平台、文化消费的场所和市民休闲的家园。
【关键词】文化性;景观建筑;生态城市景观;东方意蕴
1.背景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以上层规划为指导,对运河文化遗产进行更大范围内的保护、传承与利用,进而带动整片流域重现昔日盛景,逐步成为运河文化复兴的思考题。
由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联合CBC建筑中心共同发起的“运河上的京津冀——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通过运用大师工作营、国际大师邀请赛等形式,以创新的方式将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为国家文化公园的新标杆。
2.目的与意义
河流作为地球生命的命脉,不仅仅是母亲河,也是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更 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地域形象。然而沿河流建设的景观正面临着景观特征趋同 性、地域景观差异消失等问题。如何将地域性特征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将河道历史文化性与景观设计有机结合起来。
为了避免河道景观设计的趋同与僵化,失去地域特色,因此如何正确突出河道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从地域特征角度关注河道景观设计,寻求合理的应用原则与策略,将有利于创造宜人而有影响力的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成为人们精神和感情的双重归宿,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3.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3.1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时光洲
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Kenya HARA)联合中国知名建筑师柳亦春的方案将整个公园命名为“时光洲”,计划通过自然与人工的融合,将公园建造成高精度的建筑,让游客在感受到传统的同时,在这里创造未来的记忆。并通过随处布置的可以拍摄趣味照片的场景,制造“到访动机”及“信息扩散”,以“信息大运河”的形式使来访者通过自发、快乐的拍照传播对信息进行环流,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景观设计部分采用大地雕塑的方式,结合杨柳青特色,将整个元宝岛打造成为一个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人们可以借此重新理解自然的“照片公园”。
3.2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活着的遗产”
韩国建筑大师承孝相以Y-HARP为题,Y-HARP是杨柳青历史地区再生计划的英文缩写,同时也是一种乐器的名称。承孝相的方案从记录着元宝岛过去痕迹的历史照片入手,以“再生”为核心概念,根据不同地块的特质分别通过再活化、再组织、再开发的方法,运用“城市针灸术”策划业态,以杨柳青固有的土地纹理为依据组织功能设施,以文化为媒介,协调新城市的和谐之美,使杨柳青成为承载传统和文化的,最亲近人们生活的“活着的遗产”。
3.3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流淌的历史·生长的文化”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長王向荣的方案以“流淌的历史·生长的文化”为核心理念,为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提出了“继承历史文脉、融汇当代生活、预留未来空间”三个目标,通过“联、融、活、现”的策略,强调“文化街区、小镇与绿野的融合,创新产业和文化旅游的共同孵化”,计划将杨柳青打造为天津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示范段。
此次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设计定位为集“国家文化符号”、“城市中央公园”、“生态系统集核”与“区域文旅节点”四位一体的公园,打造天津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示范段。以“流淌的历史·生长的文化”为核心理念,塑造古今交融的绿色方舟。以“继承历史文脉”、“融汇当代生活”、“预留未来空间”为目标,构建体现历史文脉的、复合功能体系下的、承载当代生活与现代科技体系下的、体现现代活力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4.结语
“舟船迤逦,一河渔火,十里歌声”。这是繁荣时期的大运河。贯穿我国疆土的南北,为沿途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带来繁荣与盛景。
“芦苇丛生,土地埂楞,沽上扬州”。这是古代时期的杨柳青。作为大运河南北段交接处、漕运的重要码头,杨柳青镇曾是商贾众聚、文化昌盛的名镇。
“蘼芜杨柳绿依依,墙燕墙乌立又飞;赚得南人归思缓,白鱼紫蟹四时肥”运河流千年碧水向未来在闻名的“年画之乡”杨柳青将再添一个国家文化公园!
参考文献:
[1]秦小萍,魏民.中国绿道与美国Greenway的比较研究[J].中国园林,2013,(4):119-124.
[2]刘岳,李忠武,唐政洪,等.基于适宜性分析与GIS的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城市绿道网络设计J.生态学杂志,2012,31(2):426-432.
[3]许慧,肖大威.绿道在优化城市空间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14,(6):47-50.
[4]胡铮.历史文化名城绿道规划中的多样性保护策略——以绍兴市越城区环城河绿道建设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4,(5):125-126.
[5]马淑珍.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启示研究.[河北大学硕士论文].河北大学,2014,05,01
[6]邱婷.浅议生态文明建设.商,2013,02,08
[7]矿山公园规划中生态修复及环境治理措施初探-UrbanPlan-Walker.网络(http:/blog.sina.com)
[8]李莹莹.天津市宝坻区滨河绿道设计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
[9]邓中敏.基于公共交往的城市滨水绿道使用性评价[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7.
[10]Fabos J G. Greenway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its origins and recent case studies[J].
[11]张文,范闻捷.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J].国际城市规划,2000,(3):40-42.
[12]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26(9):3108-3116.
作者简介:
刘芃妤(1996.9),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室内。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