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识形态安全
2020-05-23任潘文王雅楠
任潘文 王雅楠
【摘 要】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太平,斗争和较量有时十分激烈。作为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防范和化解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风险,关乎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识形态安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安全;对策
引言
意识形态表征着价值性本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关系到国家政治安全。高校已成为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要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就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在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意识形态本质
就价值性本质而言,意识形态的价值主体是特定的阶级或集团。意识形态产生于阶级社会,本质上是为阶级利益服务的,不同阶级主体的价值体验和价值评价迥异。意识形态的价值功能是凝聚和吸引社会个体,其核心指向集中于政治价值取向。“从价值论的角度来透视意识形态,可以发现它的实质是一定的意识形态主体用某种价值观念来掌握更多的群众、获得并更持久地处于政治统治地位”。质言之,意识形态的本质是通过某种价值观凝聚与吸引社会个体。一方面,意识形态的凝聚与吸引功能,表现为对全体社会成员及其价值观念的支配与整合;另一方面,意识形态的战斗与威慑功能,体现为对敌对势力及其价值观念的瓦解与防御。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意识形态价值性内核,并直接外显于导向、辩护、形塑等政治功能,对人的精神与信仰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为统治阶级提供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上的消极意识形态渗透
如今已经进入全民网络时代,但过于开放的互联网也给不良社会思潮提供了滋生蔓延的温床。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使高校学生易被网络话语所影响,网络文化鱼龙混杂,其中既含有正能量同时也含有负能量,积极成分固然可以引导受教育者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消极成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价值判断。大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时期,其辨识能力较弱,不良文化的传播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认知,价值观扭曲。其中,网络谣言首当其冲,是消极因素的代表。网络谣言在自媒体平台上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且难以管制,若有部分传播内容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高校学生心智尚未足够成熟,易被谣言误导混淆是非,与教育者形成反面的立场。然而网络的隐匿性又使得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发声,这种不良影将会愈发严重,会不可避免地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引导力和影响力,更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利影响。
(二)网络信息管理存在漏洞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每个人都享有使用互联网的权利。但网民个人素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互联网信息质量良莠不齐以至于安全系数出现诸多问题,一些平台规范引导机制和平台监管机制存在不足。话语引导机制缺失、网络传播平台监管不足,法律和道德层面上没有足够的约束力,这就让很多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利用互联网传播不良信息甚至谣言。作为网络流量的主要贡献者,高校学生成了社会媒体人和不同意识形态组织的重点争夺对象,对方会通过有趣的营销方式投其所好,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逐渐削弱。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识形态安全对策
(一)坚持方向的正确性原则
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是首要原则。我们的高校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场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做好高校的教育工作,要求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去不断落实。在互联网时代创新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掌握好意识形态下的领导权,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二)制定与完善互联网安全与管理制度
降低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负面影响,要求我们既要加强道德教育,在依靠道德来约束网络行为的同时,也要通过制定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在国家内部网和外部网的之间构筑坚固的信息“防火墙”,防止国外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对人们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在互联网出现早期,我国就意识到网络带给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的严重性,并相继制定了《互联网营业场所管理办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多部法律法规,这些规章制度虽然在互联网信息安全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净化互联网环境任重而道远,加强互联网监管刻不容缓。对于网络信息的发布严格审查,既不要过滤掉有用信息,也不要有漏网之鱼。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既要严格又要符合情理,在相关法律法的制定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度”。
结束语
总之,高校应集中科研力量,完善网络信息预警系统,及时有效处理核心敏感信息,形成网格化群体分析数据与目标数据库,做到及时跟踪和预防。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建立智能化预警、监测和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洪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模式研究[J].西部学刊,2019(20):83-85.
[2]賀瑞虎.意识形态安全战略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应对探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2(05):105-110.
[3]屈建达.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赜[J].理论观察,2019(07):51-53.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