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20-05-23赵文力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6期
关键词:提升传统文化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资源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应对文化安全危机的重要策略。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人才的摇篮,要为学生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平台,在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素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平台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对于提高文化软实力,应对文化安全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军事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同一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易·象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人们要积极进取,刚健有为,顾炎武提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历代士人知识分子都有着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汉唐男儿为国戍边,在诗文里抒发他们保家卫国、渴望建功的人生理想,“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家国情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迈气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英雄气概,让人壮怀激烈、荡气回肠。在民族危亡,外族入侵的至暗时刻,这种精神依然能激励中华儿女保持民族气节,抵御外侮,反抗压迫,如岳飞的“精忠报国”、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文天祥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对国家赤胆忠心,坚定理想,满腔热血,刚健有为,爱国奉献,体现了中国人的傲骨和志气,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二)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等,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两大类。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包括政治、历史、哲学、美学、宗教、文学、艺术、法律、语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所达到的发展程度。

高校人文素质,是一支在思想道德、文化素养、精神气质、審美情趣、智力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统称。学生不仅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过硬的素质、强壮的身体素质、强大的心理素质,还需要具备承载了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的人文素质。

(三)同一性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他认为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它的人文性。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在人文方面包括政治、历史、哲学、美学、宗教、文学、艺术、法律、语言等方面对学生开展长期有规划的教育,注重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完善人格的塑造、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素质教育是在具备一般人文素质的基础上,立足于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的目标,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英勇善战的战斗精神,追求革命英雄主义的价值取向,形成学养丰厚的文化品质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

二、始终把培育新型人才作为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

(一)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传统文化的精华要素,可以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文化自信,实现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极大提升,随着中国和西方的交流合作,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输入到国内,再加上网络媒体的日新月异,海量信息喷涌而来,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愈发多样,多元文化的冲击导致部分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消极认同,认为西方文化、西方的价值观、西方的制度优越于中国,出现文化信仰迷茫,理想信念缺失等问题。针对青年学生越来越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影响这一现实问题,我们的策略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引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理想信念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儒家文化倡导“ 达者兼济天下”,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有着大格局,具有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担当的意识,胸怀天下,求田问舍从来不是有志之士的理想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讲要成为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经天纬地的人才,孟子的“舍生取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文学中的大量作品,如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都体现了为天下担当的崇高精神和坚定理想,这为我们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和强大的动力。

(二)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端正价值取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道、释三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而儒家思想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可以教育青年学生关心帮助他人,热爱人民,乐于奉献,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始终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孔子提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体现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有利于引领青年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价值取向。《论语·颜渊》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文化品格养成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新型人才,必须强化学生的文化品格养成,培养学生的“精气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突出文学、美学、文化、等对学生尚武精神的培育和战争文化教育,培养“四有”新时代优秀学生。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古代军旅诗词,《诗经》的战争诗、唐代边塞诗、宋代豪放词体现了军人的崇高品质和尚武精神,弘扬了英勇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献身使命的战斗精神。

结束语

要强化学生的文化品格,就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高品位校园文化塑造学生精神品格。要努力营造崇文尚武的高品位校园文化环境,体现“学生文化”特色,实现自然美、艺术美和意境美的有机统一,校园文化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让学生时刻受到文化感染和熏陶。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才情的舞台,如开设人文素质讲座,举办征文比赛、诗词大赛、辩论赛、海报设计大赛,组织话剧表演,丰富活跃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激发学生文化创造活力,让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等各个环节,为高校培养能独当一面的文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贯通基础教育阶段诗歌教学浅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4):198-199.

[2]王忠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35(02):49-54.

[3]陈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青年学生人文素质[J].奋斗,2015(03):31-32.

[4]党巍.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J].大众文艺,2015(03):228.

[5]陈孟.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青年学生人文素质(下)[N]. 黑龙江经济报,2014-12-12(B04).

作者简介:

赵文力(1968.9—)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哲学。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提升传统文化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