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应和谐共生
2020-05-23顾正庭
顾正庭
【摘 要】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共同家园,人类依赖地球的自然条件而生存,而且要长期生存。现在人类的发展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因此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和谐共生;命运共同体
人类共处于一个地球,人类依赖地球的自然条件而生存,科学家找了几十年,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没有找到一个宜居人类生存的星球,最近有报道,美科学家发现离地球42光年有宜居行星,因距离地球太远,人类也无法迁移該星球开辟新居。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也是侧着身子绕太阳旋转,有一年四季的变化,一天约24.5小时,以前认为火星上有生物,甚至有火星人的说法,现在已经探测到火星上空气很稀薄,因为火星直径只有地球的一半,质量为地球的九分之一,吸引力比地球小得多。因为火星上空气稀薄,日夜温差极大,夜晚最低温度可达零下130多度,地面上没有发现水,尚未确定有无生命存在。金星也是地球的近邻,其大小、质量和地球相近,因此金星有足够的吸引力,也有浓厚的大气层,因离太阳近,表面温度很高达摄氏400度以上,没有发现有生命迹象。因此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地球的生态环境,是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形成的,我们要倍加珍惜。如最不起眼的土壤,却是生长树木花草和粮食的资源,而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1厘米土壤的形成需要1000年,5米厚的土壤需要50万年才能形成。现在土壤的流失、酸化、盐碱化、因污染及使用不当而退化的现象相当严重,如不加以保护,土壤很快就会成为稀缺资源。联合国已发出土壤改良和防止退化的呼吁。又如“水”是生命的泉源,地球上的水非常丰富,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以上被水覆盖,但可利用的淡水仅占3%,其中绝大部分被冻结在南北两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永冻积雪和深层地下水,真正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我们的工业、农业、植被以及生活等方面就靠这些淡水。地球上有很多地方是缺水的,如印度是非常缺水的国家,每逢雨季家家户户积存雨水以解决用水困难。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我国也是缺水的国家,因此要注意节约用水、循环用水,科学用水,以防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能过上舒适的现代化生活,同时也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灾难。2019年5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呼吁,“拯救太平洋,以拯救世界。”由于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那些低海拔的太平洋岛屿正在缩小,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临海,其北部已下沉2.5米,部分地区年均沉降25厘米,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加速下沉并缺水,已决定迁都,有些小的岛国就有面临淹没的危险。另外最近联合国报告称:人类加速了其他物种的灭绝,人类导致逾百万物种濒临灭绝。报告中强调,人类正在以五种方式减少生物多样性:(1)将森林、草场、湿地等区域开发为农田、城市或其他用途,让动植物丧失了栖息地和家园。(2)全世界的海洋都存在过度捕捞问题。(3)燃烧化石燃料造成气候变暖,使许多物种不适应,难以生存。(4)陆地和水体受到污染;每年,被倾倒进水中的重金属、溶剂和有毒淤泥的重量高达三四亿吨。(5)让具有侵略性的物种挤走和消灭本地物种。许多物种的消失,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条件。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和自然和谐共生。
为了缓和气候变化对人类造成极端气候的威胁,有175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巴黎协定》(注1)。说明这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意愿,是保证人类生存条件的重大措施。地球气温升高是温室气体(注2)排放过度造成的,产生极端气候肆虐,及高温热浪、山火、大量生物死亡等,给人类带来世界性的灾难。去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世界各国都深受其害,特别是西方富国更为严重。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病毒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也无法独自应对,需要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才能彻底战胜疫情。
现在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如塑料垃圾、海洋污染、气候变化、荒漠化、恐怖主义、极端组织、难民问题、网络犯罪、瘟疫,以及地震、台风、沙尘暴、山火等天灾,这些灾难是全球性的,人类在这些灾难面前是命运共同体。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能再走先粗犷型发展,后治理污染的老路。我们需要发展,必须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
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就是因为人类命运共系与一个地球。地球的生态环境决定人类生存的条件,和谐相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各国就应该放下分歧、齐心协力把地球村建设好。共同创建未来的美好生活,造福人类千秋万代的大事,就是全人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朱志尧《宇宙的秘密》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2]洛雷娜·奥里戈,阿根廷生物学家“有关水的15个冷门知识”。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2021年3月22日文章。
[3]安·佩蒂茀,评论比尔·盖茨《如何避免气候灾难》一书。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周刊网站2021年3月12日文章。
[4]习近平系列讲话“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注1:《巴黎协定》全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15年12月在巴黎通过,2016年4月各国领导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签署,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日宣布:“共有175个国家签署了这一协定,创下了国际协定开放首日签署国家最多的记录。”《巴黎协定》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是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相当于工业化前水平2摄氏度以内,并要求立即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注2: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截留太阳热能反射的气体,主要有CO2、水蒸气、甲烷、氟利昂等。地球变暖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多于海洋和植物能吸收的量,这些多余的温室气体积存造成的。平时指的控制碳排放,主要是控制CO2的排放,要求温室气体浄零排放,即排放的温室气体都能被吸收,没有多于积存。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