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儿童龋齿患病及防治情况分析
2020-05-23陈洁如唐卫忠文姿又朱希倩陆瑞文
陈洁如, 唐卫忠, 蔡 锋, 文姿又, 朱希倩, 杨 芯, 陆瑞文, 王 艳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上海 200433 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6 3.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2 4. 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4 5. 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209
儿童龋病治疗难度高、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乳恒牙龋可导致其他组织的感染,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1],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在发达国家,例如美国,由于种族、社会经济地位和地理区域的差异,至少有一千万儿童得不到龋病的治疗[2]。在发展中国家,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更加不尽人意,口腔健康行为受到孩子父母受教育程度、儿童所在地区[3]以及儿童健康态度的影响[4]。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我国5岁组儿童的患龋率是66%,该年龄段儿童乳牙龋病患者中有96.7%未接受相应治疗。
201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乳、恒牙的龋齿充填率只有14.4%和23.62%[6]。上海市将儿童龋齿充填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社区牙科医生免费为儿童开展龋齿充填。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6—2018年浦东新区儿童保健科及口腔科数据,对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探讨浦东新区的总体龋患情况、龋齿分布特点、龋患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儿童患龋的影响因素,为社区预防儿童龋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口腔检查方法 每年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组织口腔专业人员到各学校开展口腔检查。检查方法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口腔专业人员作为检查员,采用统一配置的医疗检查器械,在自然光线下使用CPI探针来证实咬合面或颊舌面视诊所判断的龋坏,并将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1.2 资料收集 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下辖4个社区(上钢社区、陆家嘴社区、三林社区、曹路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进行学校口腔检查的儿童资料,共25 458例,2016—2018年分别为7 571例、9 102例、8 785例。研究对象的人口学信息,包括学校、班级、学籍号、性别、出生日期、居住区域和检查日期;口腔检查结果,包括患龋牙数、乳磨牙患龋牙数、恒牙患龋牙数;龋齿防治措施开展情况,包括充填牙数、乳磨牙充填牙数、恒牙充填牙数、窝沟封闭牙数、氟防牙数。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结果(表1)显示:2016年的7 571例受检对象年龄为2~13岁,平均年龄(7.2±2.5)岁;2017年的9 102例年龄分布在3~14岁,平均年龄(6.4±2.4)岁;2018年的8 785例年龄分布在3~12岁,平均年龄(6.4±2.6)岁。比较2016—2018年受检儿童基本信息,不同年份受检儿童年龄、居住社区、民族、学校类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8.895,P<0.001;χ2=2 034.968,P<0.001;χ2=31.724,P<0.001;χ2=950.774,P<0.001),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4,P=0.912)。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下受检儿童患龋率的分布差异情况
2.2 儿童整体患龋情况及变化趋势 结果(表2)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受检儿童患龋率分别为60.47%、54.66%、4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7.919,P<0.001),患龋率逐年下降(χ2=217.904,P<0.001)。2016—2018年受检儿童的龋齿牙数平均为3颗。
表2 2016—2018年受检儿童的患龋情况比较
注:“-”表示该数据缺失
2.3 儿童龋齿防治措施开展情况及变化趋势 2016—2018年受检儿童接受窝沟封闭的占比分别为9.1%(686/7 571)、8.5%(777/9 102)、7.0%(617/8 785),窝沟封闭比例逐年下降(χ2=23.132,P<0.001);2016—2018年受检儿童接受窝沟封闭的总牙数分别为1 074颗、1 300颗、1 214颗,详见表3。
目前涂氟措施仅提供给幼儿园儿童,2016—2018年受检幼儿园儿童接受涂氟措施的占比均为100%。2016年4 578名患龋儿童里有1 954例接受龋齿充填,接受率为42.68%;2017年4 975名患龋儿童里有1 479例接受龋齿充填,接受率为29.73%;2018年4 300名患龋儿童里有1 608例接受龋齿充填,接受率为37.40%,龋齿充填率逐年下降(χ2=29.186,P<0.001)。
2.4 影响儿童患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016—2018年社区口腔检查中788例儿童3年都接受了口腔检查。以788例儿童是否患龋作为因变量,并将“无龋”赋值为0,“患龋”赋值为1。居住社区(1=陆家嘴;2=上钢)、学校类别(1=幼儿园;2=小学)、民族(0=汉族;1=其他)、性别(0=男;1=女)、年龄、接受窝沟封闭次数为自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窝沟封闭次数是儿童患龋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4。
表3 受检儿童接受窝沟封闭的情况比较
注:“-”表示该数据缺失
表4 影响儿童患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2016—2018年浦东新区儿童整体患龋率逐年下降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6—2018年浦东新区儿童整体患龋率分别为60.47%、54.66%和48.95%,呈逐年下降趋势。
2009年上海市12岁年龄组儿童恒牙患龋率36.64%、龋均0.61牙[7];2014年浦东新区12岁年龄组儿童恒牙患龋率为36.96%、龋均(0.63±0.97)牙[3];2017年全国第四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8],12岁组儿童恒牙患龋率38.5%、龋均0.86牙,全国5岁组患龋率是71.9%。本研究浦东新区2016—2018年的11~12岁年龄组受检儿童患龋率为40%~50%,略高于2014年浦东新区和上海市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而本研究浦东新区5岁年龄组受检儿童患龋率在2017年(49.03%)和2018年(40.02%)均明显低于全国标准。而瑞典、丹麦5岁组患龋率分别是27%、24%[10],全球口腔健康指标中要求2025年5岁儿童患龋率降至10%,说明上海浦东社区与欧洲发达国家和全球口腔健康指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本研究儿童乳磨牙患龋牙数超过恒牙患龋牙数,与Shyamapada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由于乳牙矿化程度低于恒牙,一旦发生龋病,进展迅速,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10],需引起社区口腔医务人员和儿童家长的高度重视。
3.2 窝沟封闭和龋齿充填的接受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本研究显示,2016—2018年针对幼儿园儿童的涂氟预防实现了100%全覆盖。涂氟作为龋齿预防的一级预防措施,风险低、无损伤,更易被儿童和家长所接受,涂氟工作操作简易也更易在学校和社区内开展。上海市浦东新区自2015年开始对幼儿园幼儿开展全面涂氟防龋,本研究结果显示其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相反,2016—2018年接受窝沟封闭的儿童人数占比、以及患龋儿童接受龋齿充填的比例都呈逐年下降趋势,并且相较于2014年浦东新区小学生乳、恒牙龋齿充填率(14.4%、23.62%)更低[3]。可能由于本次回顾调查的充填数据仅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医生前往辖区学校开展的免费龋齿充填,不包括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的龋齿充填数据;另一方面,2017、2018年更多的是在幼儿园开展口腔检查,年龄小的儿童更少接受过窝沟封闭、龋齿充填等治疗,因此相较于2014年的调查结果更低。但2014年和本研究结果均提示,浦东新区儿童防龋措施与WHO“全球口腔保健”的城市地区低限目标(学龄儿童龋齿充填率达到30%以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3.3 年龄和龋齿预防措施接受情况是儿童患龋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显示,不同社区儿童患龋率分布存在差异,曹路社区在2016年与2017年的儿童患龋率高于其他3个社区。既往研究[9,12]表明郊区儿童的患龋率高于城区儿童,因此推测可能与曹路社区地处上海郊区有关。
本研究3~12岁儿童患龋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3,13],并且以7~9岁儿童的患龋率最高。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7~9岁儿童面临乳恒牙替换,乳牙间隙变大更容易嵌塞食物,如不及时彻底清洁,会增加患龋和龋病加重的风险。而10~12岁儿童的乳牙已经基本被恒牙取代,以及该年龄段儿童相较于小龄儿童的自律和自理能力更强,因此10~12岁儿童患龋率有所下降。
本研究还发现,接受窝沟封闭的儿童中,患龋比例高于未接受窝沟封闭的儿童,提示患龋儿童更容易接受窝沟封闭治疗。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窝沟封闭是儿童患龋的保护因素,接受窝沟封闭次数越多的儿童患龋发生率越低,这表明,窝沟封闭对预防儿童龋齿发生有一定效用[14]。但3年来学龄儿童接受窝沟封闭的占比逐年下降,提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医务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口腔健康卫生和龋齿防治措施的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分析2016—2018年浦东新区4个社区儿童龋齿的整体患病情况和变化趋势、患龋儿童的人口学特征,以及2016—2018年浦东新区儿童龋齿的防治措施的开展情况,了解到儿童防龋工作均收到阶段性的成果。但对于全球口腔健康指标中要求2025年5岁儿童患龋率要降到10%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儿童龋病的防治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建议应该将防龋的关注焦点提早到儿童乳牙萌出阶段,通过加强家长的口腔健康卫生宣传,进一步提高龋齿防治有效措施的接受度和开展率,将龋病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