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观察

2020-05-23臧志栋徐春阳张小玉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乙酰乙肝病毒半胱氨酸

臧志栋,徐春阳,姚 煜,戴 峰,张小玉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 210003

在慢性乙肝基础上衍化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其病情危重,发展迅速,预后差,病死率高达90%[1,2];临床上多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等治疗[3,4]措施。

乙酰半胱氨酸以前因为副作用较多而很少用于肝炎的治疗,随着对乙酰半胱氨酸研究的深入及其制备工艺的改进,现有将N-乙酰半胱氨酸用于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报道[5,6]。本研究对N-乙酰半胱氨酸在替比夫定抗病毒基础上治疗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观察其治疗效果,现予以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纳入标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为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的患者,其符合《肝衰竭治疗指南(2012年版)》[3];年龄33~58岁。剔除标准: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肝癌、自身免疫病以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肝损害患者。

1.2 方法

将6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甘草酸制剂常规保肝、血制品支持、替比夫定600 mg qd抗病毒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乙酰半胱氨酸8 g慢滴qd。两组均没有给予人工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8天后的症状、生化、病毒指标改善状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28天后,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丙氨基酸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乙肝病毒定量(HBV-DNA)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以及12周生存情况。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5例,年龄34~58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4例,年龄33~46岁。两组在年龄(t=2.278,P>0.05)、性别(χ2=0.131,P>0.05)、合并症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①两组ALT、HBV-DNA水平均显著下降,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②两组PTA升高,TB下降,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显著;③两组ALB变化不明显。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变化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变化比较()

2.3 两组治疗中不良反应的比较

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少量的胸闷反应,但无显著差异。见表3。

2.4 两组生存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4周和12周生存情况比较[n(%)]

3 讨论

慢加急性肝衰竭是慢性肝病基础上衍化的急性发作,具有病程长、预后差、治疗困难、有较高的死亡率等,迄今没有特效治疗;通常采用的是护肝、退黄、抗病毒、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目前很多研究采取综合治疗或是联合治疗,例如恩替卡韦加还原型谷胱甘肽,但发现这种治疗有的病例随着病毒数量的下降,TB进行性上升;而替比夫定也是一种强效抗乙肝病毒药,治疗过程却较为平稳[7]。故本研究选择替比夫定抗病毒。

乙酰半胱氨酸为单肽小分子,由L-半胱氨酸加乙酰基组成,含有巯基,目前认为其肝脏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可能与其维护及提高肝细胞GSH含量有关。此外,乙酰半胱氨酸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线粒体功能、抑制炎症,并改善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和肝脏微循环,从而促进肝细胞的修复[8,9]。

本研究采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黄疸消退、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于以肝细胞性黄疸为主的慢加急性肝衰竭,上述两项的进步表明病情的好转,病情的快速好转意味着肝脏持续损伤时间缩短。

在治疗中,常规使用了甘草酸制剂,两组患者肝功能ALT、TB指标均显著下降。两组HBV-DNA均明显下降,显然与替比夫定的强效抗乙肝病毒作用有关。基于慢加急性肝衰竭恢复病程相对较长,故两组28天的ALB均没有明显改善。随访12周,治疗组生存率96.7%,对照组90.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乙酰半胱氨酸在临床的应用中,常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一般以病人恶心呕吐、胸闷等不适主诉居多[10,11]。治疗组恶心呕吐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与乙酰半胱氨酸的不良反应有关,这在临床上通过减慢输液滴速、其不适症状基本可以缓解或改善。

猜你喜欢

乙酰乙肝病毒半胱氨酸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氟苯尼考粉中非法添加乙酰甲喹的检测方法研究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同型半胱氨酸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