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连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辅助性T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

2020-05-23夏蔡虹盛国荣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分散片荨麻疹细胞因子

夏蔡虹,李 军**,盛国荣

1南通汉药中医医院,南通 226001;2 南通市药学会,南通 226009

风团和瘙痒是慢性荨麻疹的主要临床表现,常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难以查明。本文选取本院门诊2018年2月~2019年1月慢性荨麻疹患者92例,观察银连祛风汤的治疗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可能机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慢性荨麻疹患者9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纳入银连祛风汤组和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每组46例。银连祛风汤组中男性19例,女性27例,年龄18~65岁,平均(36.69±11.82)岁,病程6月~5年,平 均(19.20±13.15)月;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中男性20例,女性26例,年龄20~63岁,平均(35.06±10.94)岁,病程4月~4.5年,平均(18.70±12.31)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②符合西医[1]及中医[2]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1周内服用抗组胺药者;②1个月内服用糖皮质激素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患有心肝肾功能障碍或严重系统性疾病;⑤对本试验药物过敏者;⑥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

另选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0~55岁,平均(33.65±11.28)岁,与以上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银连祛风汤组给予本院煎药室提供的银连祛风汤(处方:银花10 g,连翘10 g,生石膏30 g,生地30 g,土茯苓30 g,白蒺藜20 g,地骨皮15 g,地肤子15 g,炒僵蚕15 g,茵陈30 g,丹皮10 g,生甘皮5 g。浸泡,加水漫过药面2 cm,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炖至200 mL),早晚各口服1次,每次100 mL。以上各药材均购于南通三越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均由南通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窦志华主任中药师鉴定为正品,且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和《中药大辞典》第二版的相关质量标准[3,4]。处方中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其余中药均为质量合格品,不作赘述。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给予地氯雷他啶分散片(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972)5 mg口服,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

1.3 症状积分评定[5]

治疗前后记录患者风团个数、风团大小、瘙痒程度以及症状持续时间,按照4级(0~3分)评分法记录上述各症状分值,4项评分相加为总分,见表1。

表1 症状评分观察指标

1.4 疗效判断标准

按文献标准[6],痊愈:治疗后临床体征与症状完全消失,疗程结束后1月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疗程结束后1月内仅复发1次,对复发者继续使用实验药物症状可控制;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皮疹范围和风团直径均变小,数量大大减少,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但需继续服药才能控制症状;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改善不明显,皮疹、瘙痒等症状基本无变化。

治疗结束后的1月底记录临床有效率,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病例总数×100%。

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2月后,连续4个月对痊愈和显效病例随访复发情况。

1.5 IFN-γ、IL-2、IL-4检测

银连祛风汤组、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正常对照组在试验开始前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治疗后,银连祛风汤组和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清晨空腹再抽取静脉血3 mL,离心后取血清,保存至Ep管中,-80 ℃冻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7]检测IFN-γ、IL-2、IL-4含量,方法按试剂盒说明书所示。检测前,将试剂盒中的试剂和板条均平衡至室温(25 ℃±3 ℃)后备用。

检测用主要仪器和试剂:酶标仪(型号:Elx-800,美国宝特);台式离心机(型号:TGL-16C,上海医疗器械厂);IFN-γ、IL-2、IL-4的ELISA试剂盒(上海恪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6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记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8周时,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连祛风汤组症状积分下降程度均优于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or P<0.01)。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2.2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4周和8周时,银连祛风汤组有效率分别为69.57%和89.13%,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0.87%和80.43%,但同治疗周期时,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3 复发率比较

治疗结束后2~5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痊愈和显效病例,结果银连祛风汤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14.63%(6/41);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复发13例,复发率为35.14%(1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不良反应

银连祛风汤组有2例在治疗第1周出现轻度腹泻,没有影响用药疗程;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有3例服药后出现轻度嗜睡,继续用药,不适症状逐渐减轻直至消除。

表4 两组复发率比较

2.5 IFN-γ、IL-2、IL-4含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IFN-γ、IL-2、IL-4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IFN-γ、IL-2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IL-4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银连祛风汤组升高IFN-γ、IL-2含量和降低IL-4含量均较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or <0.01)。其中银连祛风汤组治疗后IL-4含量接近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正常组和两个药物组血清IFN-γ、IL-2、IL-4水平比较(pg·mL-1,)

表5 正常组和两个药物组血清IFN-γ、IL-2、IL-4水平比较(pg·mL-1,)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属中医“瘾症”,其主要病因为先天禀赋虚弱,气血不足,卫外不固,风邪侵袭所致,可兼寒湿热邪,搏于肌肤腠理:或饮食不节,化热生风,致湿热内蕴;或情志内伤,血虚生风,致肝肾不足等,上述类诱发了肌肤风团瘙痒。本院自制中药银连祛风汤协定方是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发展而成,处方中银花、土茯苓合用具有清热除湿作用,生地、丹皮合用具有凉血养阴作用,连翘、石膏合用具有清热泻火作用,地肤子、茵陈、炒僵蚕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止痒作用,白蒺藜具有熄风和止痒作用,地骨皮具有清肺降火作用,生甘皮具有理气降逆作用。该处方诸药联用,既有祛风、清热、解表、止痒功效,又兼润燥通里之功。在长期的皮肤科临床实践中,用银连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实验对银连祛风汤和地氯雷他啶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进行了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4周、8周时,银连祛风汤组和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银连祛风汤组下降更为显著,与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or P<0.01)。银连祛风汤组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地氯雷他啶分散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病例数偏少有关,有待扩大样本作深入研究。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8-10],免疫功能紊乱是慢性荨麻疹发病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从而影响其分泌功能[11]。T淋巴细胞可分为Thl、Th2细胞亚群,Thl型细胞因子IFN-γ、IL-2是T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也是B细胞侧旁分泌的生长因子,对细胞免疫有良好的辅助作用[12]。Th2型细胞因子IL-4是B细胞的生长因子,当外界有不良刺激时,由单核细胞、内皮细胞释放,产生促炎作用,是炎症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外周血中IL-4的表达水平已经被多种炎症性疾病的诊断所采用[13]。在以往的研究中,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Thl/Th2失衡[14],并与该病的病程、症状呈相关性[15],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故选择适当的干预药物以纠正Thl/Th2失衡状态,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16]。

通过对银连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连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症状积分明显下降,血清IFNγ、IL-2含量明显上调,IL-4含量也得到相应下降,说明银连祛风汤的治疗效果与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有关。推测银连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发挥良好临床治疗效果,可能是通过增强Th1细胞亚群,抗原递呈细胞的功能,下调Th2细胞因子的效应,使得血液中产生的炎症细胞因子被抑制,细胞因子网络也同步受到影响,进而全身Thl/Th2由治疗前的紊乱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而银连祛风汤是通过什么途径纠正Thl/Th2失衡状态,其减轻皮肤炎症的深层机理是什么,是本课题将要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猜你喜欢

分散片荨麻疹细胞因子
多糖铁复合胶囊与右旋糖酐铁分散片治疗妊娠缺血性贫血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讨厌的荨麻疹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关于缬沙坦分散片的研制及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莫沙必利分散片合雷尼替丁治疗胃食管功能异常5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