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茶艺服务基础》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2020-05-22史万莉

福建茶叶 2020年5期
关键词:茶艺茶文化专业

史万莉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 517000)

近年来随着酒店行业的发展,在酒店传统服务产品的基础上,茶艺服务已经成为酒店输出的重要服务产品,茶艺服务在酒店行业的经营方式众多,不仅存在于餐饮、俱乐部及其他休闲娱乐场所,而且还可以独立运作,由此可见,在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服务基础》课程是行业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诉求,茶艺服务技能是酒店服务行业复合型人才的必备技能。

1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服务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1.1 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素养和职业道德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坚持着仁义礼智信的原则,通过茶艺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学习茶艺服务礼仪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的待客之道,培养学生知礼懂礼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这对于服务于人的酒店行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1][2]

1.2 茶艺服务技能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开展茶艺课程教学,除了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茶艺服基础知识,还应该重视学生茶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茶叶、茶具、茶席设计、插花、茶艺表演动作、茶会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2]

2 《茶艺服务基础》课程设计

2.1 课程教学内容

利用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平台,深度探讨行业对茶艺服务技能人才的标准,根据茶艺师服务岗位的要求,结合国家中级茶艺师考核标准,科学选取设置《茶艺服务技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内容如下表:

表1 《茶艺服务技能》课程教学课时分配表

2.2 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2.2.1 教学实训室设施设备齐全

2015年我校工商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与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达成合作协议,由大益爱心基金会捐资和我校出资共同兴建大益爱心茶室,历时一年时间,茶室于2016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大益爱心茶室秉承传播中国优秀茶文化,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在专业老师和大益爱心基金会专业人士的共同参与下,茶室设施设备齐全,即满足学生上课需求又能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2.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课程以行业要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学习规律为依据,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讲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任务驱动、情景模拟、案例导入、信息化教学等,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学生深度学习茶文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的智慧型课堂。[3]

2.2.3 利用茶室平台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为了弥补课程学时所限,增强学生课后茶艺服务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依托大益爱心茶室平台资源,成立我校茶艺协会和青年益工社,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茶文化相关活动,近三年展相关活动如下表:

表2 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校园内的品茗会、梧桐茶会和校园接待等活动,进一步巩固课程中的茶叶品鉴和冲泡技巧的训练,而创新茶艺表演大赛和茶席设计大赛两项赛事能够使学生对课程所学内容融会贯通,提升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校内的奉茶活动和校外的茶叶展销会志愿者活动能够塑造当代大学生无私奉献的茶人形象。

2.3 近三年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

通过学校教务系统倒出的近三年《茶艺服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数据表明学生对课程授课质量总体满意,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教学方法和课堂纪律把控方面有待加强。具体如下表:

表3 近三年酒店管理专业《茶艺服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91.57407%91.16667%91.7420 7 8耐心解答问题;关心同学学习、生活以及就业等思想问题;乐于参加学生课外活动。同学综合反映较好,激发了学习兴趣。总体评分

2.4 教学环节中的不足

通过课程满意度调查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对比跟踪学生课后在岗的操作能力,访谈实习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认为该门课程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科学整合,即能将茶文化的文化艺术和文化底蕴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又能紧跟茶行业的发展,帮助学生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掌握茶文化。[3]

第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课程结束后部分同学不能持续地训练茶艺服务技能,导致很多课程学习的知识流失,如何能够让学生可持续地训练茶艺服务技能是值得深思和研讨的。

第三:加强课堂纪律管理,根据学生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在课程实训过程中,还是出现纪律涣散,课堂秩序不明的情况,教师应该加强在实训课程中课堂纪律的把控,更加合理地设置实训项目单卡,让实训井然有序,保证课堂的严肃性。

3 新时期《茶艺服务基础》课程教改思路

3.1 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和创新力

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耗材资源,每学期购置高品质的茶叶和茶艺道具,增强茶艺实训室的文化气息,提升学生茶艺审美能力和茶汤品鉴能力;其次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推动下,积极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到课程中来,扩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延展学生学习的长度,在平台上发布教学微课和教学任务,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引进国家优质精品课资源等,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3.2 进一步优化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茶艺服务综合能力

虽然我校已经开展了多项茶文化活动,但是惠及面还是受限,不能让学过《茶艺服务基础》课程的所有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这需要老师更加科学地设置第二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位同学都能够在一学期内参加至少一次的茶文化实践活动,促成茶会和每学期必须完成的两场班会相结合,在不影响学生其他课程学习的同时,锻炼了学生茶艺的综合能力。[4]

3.3 探索“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方式

在学校积极推进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的基础上,将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技能标准及要求有机融入《茶艺服务基础》专业课程教学中,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促进书证融通,积极推进国家茶艺师职业资格鉴定中心的成立,为学生争取中级茶艺师职业资格考试的条件,将考试内容和课程内容有效结合,即课程结束学生即已拥有中级茶艺师职业资格考试的知识储备和实际操作技能。

3.4 校企合作学生实践能力的再巩固

酒店管理专业现有稳定的实习基地9家,都是知名五星级酒店,虽然个别学生可以在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月中得到茶艺服务实践岗位,但是因为酒店的主要营业部门不在茶艺,所以能够在茶艺岗位工作的实习生比例较少,为了满足学生诉求,增强学生茶艺综合能力,在接下来的实习实践中,我专业应该积极拓展和茶艺服务相关的实习基地,实习中及时跟踪反馈,根据反馈内容再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的良性循环。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茶艺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茶文化的热爱,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学习到专业的茶艺技能,因此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设置《茶艺服务基础》课程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本门课程教学经验的梳理,及时发现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将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进步,更新知识,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优化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专业的具有茶艺文化底蕴的茶艺工作者,满足社会的需求。

猜你喜欢

茶艺茶文化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茶艺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