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机制协同运行,持续增长绿色质量
——“绿色质量支持系统”下数学组团队建设的思考与行动

2020-05-22四川省成都市棕北小学

青年心理 2020年35期
关键词:教研质量课堂

四川省成都市棕北小学 简 艳

一、追根溯源:质量观在办学追求中生长

多年来,棕北小学以“绿色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追求,其核心理念是“和谐、可持续发展”。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棕北小学的“儿童观”“教师两问”以及“质量三关”。

儿童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童心。

教师两问:引导教师换位思考,应自问:(1)假如你是孩子,你喜欢怎样的老师?(2)假如你是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怎样的老师?

质量三关:关注和提升质量的三个维度。维度一,“三全”——学校全员、全面、全程关注质量;维度二,“三间”——关注学科间、班级间、时段间的质量状况;维度三,“三度”——关注质量的均衡度、平稳度、高位度。

二、一览无遗:棕小“绿色质量支持系统”

“儿童观”“教师两问”“质量三关”共同构成了棕北小学的质量观,“绿色质量支持系统”由此形成并不断优化(见图1)。

质量监控机制属于外控(刚)型管理,关注常规,规范基本行为,保证质量的底线。

教师发展机制属于内生(柔)性管理,聚焦课堂,激活教学研究,努力实现从课标到课堂,从问题到课题,从课例到课模的转变,增加生长质量的高度和厚度。

三、以点带面:以数学团队建设为例

棕北小学现有29 个教学班,数学教师16 人,平均年龄39 岁。建校初形成的一校两区的布局,近年来成熟教师连年退休、适龄儿童激增占用教研场地扩班等现象,成为稳定学科质量的干扰因素。

面对发展中的瓶颈,棕北小学数学组积极推动“绿色质量支持系统”下的双机制协同运行。根据数学组的情况在“有效作业”“有效听课”“有效教研”“有效备考”这四方面进一步优化,形成了可操作、可复制的做法。

四、有效作业:习题资源库建设

截至2018 年8 月,棕北小学数学组以共建共享的方式用三年时间分步骤初步完成了优质习题资源库建设。资源库基本框架是:

1.一至六年级/练习课作业设计(供单元复习用)

图1 双机制系统图

2.一至六年级/教材配套专题练习(供周末作业用)

3.一至六年级/单项练习+综合练习(供期末复习用)

4.三至五年级/B 卷拓展题及题解(供学生日常选做)

优质习题资源库的建设,旨在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引导教师从优质资源的消费者转变为优质资源的协作型生产者。同时,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更为重要的是避免因个体理解带来的偏差。

优质习题资源库的建设形成了贯通每课、每周、每月、每期,兼顾形成性与诊断性,突显规定性与选择性的教学效果监测机制。

五、有效听课:精准听评课计划

数学组积极开展“教师精准听评课计划”。

(一)基础调研——全员常态课达标性听课

每学期开学第一月,教导处集中安排全员常态听课,由学科分管行政、教研组听每一位教师的课。通过课堂观察进一步强化教学“六认真”,课前看班级管理,课中看师生状态,核对教案执行,听课后访谈学生,检查作业等。摸底全体教师常态课教学情况,对个别教师进行后续追踪及指导。

(二)数据实证——教研组信息环境听评课

2018 年8 月,数学组率先开展了信息环境下的听评课尝试。这是在教育信息化2.0 以及棕北小学“未来学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对“4112”校本研修模式的升级与优化。

较之传统的“4112”,在课堂观察以及课堂评价环节新增“三维”打点听评课。从教学行为分析、问答分析、师生(S-T)量化分析三个维度,以通过定量分析提供数据实证优化课堂行为。

(三)师徒听课——青年教师对症下药听课

“师徒结对”是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路径。棕北小学将“课堂四听”列为新进教师、转岗教师伴随式培训菜单中的重要课程,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实景教练,如表一。

一听“提问、概括小结、过渡衔接”。梳理:哪些是核心关键问题?哪些是具有思考价值的大问题?哪些是大环节中穿插的小问题,哪些需要跟进式提问?

二听“环节处理,时间分配”。思考:结构、容量、层次、节奏。

三听“组织教学”。关注:教师语言(肯定、表扬、鼓励)、评价、手势、眼神。

四听“师生互动”。记录:教师活动,如教师示范、PPT 演示、板书等。学生行为,如口头回应、落笔填写等。

表一 “师徒结对”方式实景教练

在操作中,教导处和青年教师导师通过对青年教师课堂至少四节课的调研寻找个体的优势与短板,从“课堂四听”中选取1 至2 项,开出定制版的听课“处方”,让青年教师带着“处方”走进导师的课堂。正所谓“师徒结对寻常见,效果如何各自知。听课‘处方’伴随生,精准导向促成长。”

六、有效教研:深度教研模式构建

棕北小学实施十余年的“4112”校本研修模式,面向全体教师,以课堂为阵地,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四种角色的轮转体验,三个阶段的课堂打磨,一场展示活动的组织,一本研究资料册的整理与共享,在合作中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上,数学组高度重视教研主题的选定,在选题时紧扣数学教材中的重点核心问题,放大容易忽略但是很重要的点位,聚焦常态听课中暴露的薄弱点。系统设计研究主题,同时还形成了课例研究、成果推广、技能训练三种基本形态。

在课堂(例)研究中注重开展“沉浸式”学习,让听课教师不是作为旁观者,而是作为研究共同体走进课堂。以2016—2018 学年为例,研究主题如表二:

以“单元试卷评讲”研究为例。通过课堂观察,数学组从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提炼出“选择取舍”评讲原则。观察到三种“后复习”策略:“一题多变”基于同一考点进行变换,拓宽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一法多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比辨析”填补可能出错的地方。授课结束后,数学组进行分工,对该班各学习层次的学生以抽样方式进行课后测。课后测考点不变、变换方式。优生3道题(2 道中等+1 道难题)、中等生4道题(1 道基础+2 道中等+1 道难题)、后进生5 道题(3 道基础+1 道中等+1道难题)。以效果来反扣试卷评讲的关注点、评讲方式、细节落实,形成有效策略。

通过扩大教研的力量,攻坚教育教学中心重难点、薄弱点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度,变个别教师的优秀做法为群体常态行为。

七、有效备考:三周倒计时行动

期末复习阶段,经验不足往往会陷在“三多”现象中,即“作业多,考试多,辅差多”。没有经验的教师可能要么在上课,要么在改卷子,要么在辅差。这样做是好事,但如果只这样做就是坏事。随意、盲目、慌乱、焦虑的复习状态如果持续两到三周,以做题代替复习,眼睛里面只盯到个别极差生,那其实是一种复习效率极其低下甚至可以说是灾难性的做法。

表二 2016—2018 学年研究主题

表三 备考安排表

有效备考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组在教导处指导下,年级组联动,有条不紊备考,如表三。

在备考过程中“标准意识”和“数据意识”贯穿始终。

(一)复习计划的精准制定及落实

复习计划的制定强化“标准意识”。以区复习建议、上一年双向细目分析表、上一年学校调考情况为标准,梳理明确本学期的考点,研究命题形式及变化,形成落实到课时目标的复习计划。通过教导处听课、巡课,避免以单纯做题替代复习。

复习过程中的自制试卷由教师分工协作:A 教师在上一年级的基础上准备分版块复习的单项题单;B 教师命制两套综合模拟试卷,就考点进行综合试卷的命制,筛选、修改、综合、创编组卷(要求组卷涵盖考查核心概念的意义、重点知识点的探究过程,有综合多个单元知识进行考察的题目,尽量有两个解决实际问题的长叙述题)。组卷完成以后,年级组和学科分管进行审题,避免偏题怪题的存在,突出考查重点。

(二)模拟检测的组织与数据运用

规范性模拟考试,学生在适度紧张的全真模拟考试中经历完整的用答题卡答题、做题检查的时间分配、遇到困难题目的应对……提高学生考试的适应性。而模拟检测的关键还在于数据运用,学科分管带领教师一起开展细致的试卷分析,确定分层抓分措施。设置不同类别学生的目标及补救练习:高分段优生做难度题复习,紧抓提升较快,中等学生的错点清扫与仿练,基础薄弱的学生将重心放在能得到的分的准确度提升上。同时,对计算、解决问题、b 卷做学生扣分专项分析,按照从大到小的原则消灭学生易错点,进行提分。

棕北小学以“质量监控机制+教师发展机制”为主干构成的“绿色质量支持系统”指向的是落实常规保证质量,聚焦教学研究提升质量,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持续生长质量。这样的认识并无特别之处,是一种普识性的观点。但是,棕北小学执着追求的是它的行为落地。

猜你喜欢

教研质量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美在课堂花开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嘻游课堂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