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新科小八节”课程文化建设助力学校特色发展

2020-05-22四川省成都市科华中路小学

青年心理 2020年35期
关键词:新科核心素养

四川省成都市科华中路小学 龙 艳

一、分析现实:找准发展坐标

(一)党的方针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在强化立德树人的同时,也强调了德育工作中,学生综合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学校发展背景

学校在“缤纷教育”办学思想的引领下,主张以“坚守儿童立场,成就多样可能”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为了达成“民族情怀、世界眼光、社会责任”的育人目标,我们多次围绕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和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进行研究讨论。“新科小八节”校本德育课程应运而生。这是在学校前期“科小八节”八个校园节日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要求与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的构建与实践。

图1 成都市科华中路小学德育图谱

二、聚焦问题:确立坐标原点

(一)解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足的问题

学校前期对学生做了问卷调查,重点指向学生现有核心素养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学生校园生活的观察,我们发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人文情怀、劳动意识、社会责任、国际理解、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等核心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而乐学善学的核心素养虽然在调查问卷的结果中显示比较好,但通过课堂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高阶思维需要提升,因此乐学善学这一核心素养也成为我们的建设指向。

(二)解决德育工作零散不系统、实施落实程度不够的问题

众所周知的“德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使得德育人一方面疲累不堪,另一方面“见子打子”,缺乏系统的构建,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2003 年,学校以“科小八节”为切入口开展研究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2014 年《推动“科小八节”活动课程在实践中生根的研究》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基于此,2018 年9 月,学校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要求与学校实际情况,开发与实践“新科小八节”校本德育课程,增强了其综合实践性。一是加强整合,将学科教学、学科活动、校本德育活动以及上级要求的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进行整合,加强系统性建构;二是加强课程设计,紧紧围绕德育工作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阶段具体目标进行开发与设计;三是加强过程管理与指导,以项目制的方式让德育处、大队部及每个年级都承担1—2 个具体的项目,每个项目有具体的负责人,学科教师分别参与不同的项目,同时学校相关部门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指导,使研究更加贴近学生的身心实际。让学生通过亲历、参与,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步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构建课程:勾勒纵横坐标

在聚焦“新科小八节”课程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了学校“新科小八节”特色课程体系。

阶段一:找准问题,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指向,设计组织“新科小八节”综合实践活动

深挖学校历史文化,设计调查问卷,找准学校过去在“科小八节”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结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设计组织了“新科小八节”综合实践活动。

阶段二:从综合实践活动走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此阶段,我们主要完成了六件事。第一,进一步厘清“新科小八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目标和内容。第二,在研究中不断修订完善“新科小八节”课程框架设计(表一)。第三,形成了“新科小八节”课程资源包1.0 版。第四,明确层级管理(表二)。第五,建立保障机制,尤其是课时保障(表三)、师资保障。第六,制定指标体系(表四)。

表三 弹性课时折算

阶段三:在“新科小八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逐步形成课程文化

建设“新科小八节”课程特色本身不是目的,由特色形成文化才是最终追求。基于该课程的建设目标,我们的“新科小八节”课程文化体现出了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主体性。其着力点是关注学生兴趣的生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实践、交流环境,使学生能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凸显自我优势,表达自我理解,尽显自我的生动与灵动。二是综合性。“新科小八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艺术、体育、科学等多门学科,涵盖了德、智、体、美、劳五大领域,充分体现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同时,人文情怀、自我管理、劳动意识、社会责任、勇于探究等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体现出目标指向的综合性。三是实践性。“新科小八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根本上说是让学生参与的课程。它需要学生动脑又动手,其主要实施策略就是让孩子参与、体验、选择、修正、感悟、提高,从而在学生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学习热情与潜能。

表一 “新科小八节”课程框架设计

表二 层级管理

四、形成效应:延展发展空间

(一)课程改革效应:打通学科壁垒,建构课程框架

1.逐步认识到“新科小八节”课程在帮助学生由学科的“符号世界”转向实践的“经验世界”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进一步论证了“新科小八节”在打通学科壁垒、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可行性,为学科课程提供了帮助和支撑。

2.建构并不断完善了“新科小八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形成了资源包1.0 版。

《品味望江竹韵,热爱生命自然》仪式节:《我爱你中国》

《你好,一年级!》

《缤纷童年 梦想起航》

自护节:《消防安全我做到》

健康节:《迎着阳光,自信绽放》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公益节:《公益节之志愿者服务》

搭档节:《童眼看世界 快乐迎新年》

悦读节:《经典永流传》

资源包1.0 版

民俗节:《寻找家乡的“年”味》

《清明祭祖,缅怀先烈》

《端午节寻“根”尽“忠”》

《中秋维“和”》

《重阳尽“孝”》

研学节:《走进道明竹纺》

《春月飘香,传统茶艺》

(二)学生发展效应:打破思维局限,提升核心素养

1.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劳动意识分别在“典礼节”“研学节”“公益节”中得到初步提升。如学校开展的“典礼节·我爱你中国”主题活动,孩子们在学习《国旗法》、参加班级合唱比赛、“我和国旗合张影”等实践活动中,增强了对国旗、对红领巾的热爱。如今,校园里每天早晨升旗时孩子们做到了站立行礼,见到遗失的红领巾会主动拾起。学校少代会上,少先队员们的提案涉及了学校教育、教学、后勤等各方面,有建议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有建议择优录取广播员、小记者、小编辑的,还有建议增加男保洁员的……孩子们参与少先队或集体建设更加主动积极,敢于献言献策。又如“研学节”,孩子们在采茶研学中体会到了采茶制茶人的辛勤;在道明竹编的研学中,感受并由衷地敬佩竹编艺人手艺的熟练……孩子们给予劳动人民敬佩与尊重,同时身体力行地在校内、班级内进行劳动服务,如今学校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劳动岗位”。再如“公益节”,从学雷锋入手,孩子们阅读雷锋的先进事迹,在教师的引领下了解认识雷锋精神和志愿者精神;随后,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和进社区的志愿者服务,进行实践体验专题活动;在学校的引领下,家长带领学生利用周末或暑期进行公益行动。孩子乃至家长对学雷锋有了实际的体验,对志愿者精神有了进一步的体悟,这对培养其社会责任和劳动意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表四 指标体系

2.健全人格、珍爱生命通过“健康节”“自护节”得到发展。如消防宣传月到来之际,我们开展了“自护节”实践活动,通过导学单的形式,引领不同学段的孩子认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如低段孩子“知道全国消防宣传日和消防宣传月,知道当年活动的主题;遇火灾会正确拨打119 报警电话;能够掌握正确的疏散演练技能”,中段孩子在低段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能够查找家庭中的消防隐患,就近查看一次灭火器”,高段孩子还要“能够绘制家庭疏散路线,并带家人走一次疏散通道”。学生在学校开展的疏散演练中,也由过去的或嬉笑或慌张或吵闹,到现在演练秩序井然,耗时也缩短了1 分多钟。孩子们在实践中培养了核心素养,同时也带动和影响了家长。

3.人文情怀的核心素养通过“民俗节”得到提升。如“寻找家乡的年味”课程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年”这一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够通过研究性学习,从童谣、美食、风俗等方面体验和感受家乡过年习俗和文化,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四年级承办的“中秋维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孩子们了解中秋文化,通过学诗词、做月饼、进行传统工艺制作以及最终的中秋晚会表演等形式,将在课程中的学习成果一一展示,激发了浓浓的爱国情。

4.乐学善学、国际理解的核心素养在“悦读节”“搭档节”中持续发展。“悦读节”以阅读为主,辅之以节目展演、“科小朗读者”、走进图书馆等形式,增强了学生的敬业心。在“搭档节”中,我们将国际理解教育与之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和父母、同伴的搭档中,发现不同国家不一样的文化或文明样式,通过展示、汇报、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国际理解核心素养。

(三)教师发展效应:更新教育观念,提供学科支撑

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开拓和深化了校本德育课程理念,提升了课程研发能力。如“研学节”,从零基础开始,通过不断学习、研讨,以“走进道明竹编”为主的研学旅行课程成绩突出,2019 年获武侯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特等奖,主研教师参加说课比赛获特等奖,师生代表参加武侯区第二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暨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获一等奖。学校“研学节”项目小组还成为市重点课题“区域特色文化主题统整的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研究——以武侯区为例”子课题单位,并在年度考核中获一等奖。教师的课程研发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完成了“新科小八节”课程的设计与组织共计17 个课例。

总之,“新科小八节”深挖学校发展历程,在传承中创新拓展,走出了科华中路小学校本课程从活动到课程再到文化的改革之路,有效助力学校特色发展。

猜你喜欢

新科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新科空调逆势增长200% 2019年销售目标200万套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奥斯卡新科影后朱丽安·摩尔:爱,是朵不曾辜负的“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