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对非技术能力考核评价的思考
2020-05-21李年银廖柯熹
李年银 廖柯熹 汤 勇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 610500)
0 引言
传统的工程教育偏重于对学生在技术能力方面的培养,所以技术能力考核评价机制较为完善,形成了一套以课程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考核评估方法。对于非技术能力的培养,国内各大高校教育者、研究人员对此研究较少,也不够深入,正处于漫长的探索之中。
针对非技术能力的建设,我国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贾景德[1]等对高职高专教育中非技术能力培养进行了研究,从教学计划,培养措施保障等方进行了论述。赵珊[2]重点阐述了民航飞行签派员应具备沟通能力、情景意识、判断与决策能力、压力管理、团队协作能力和威胁与差错管理意识等六项非技术能力。王耀东[3]等对非技术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认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必须包含系统思考能力、伦理判断能力、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非技术能力培养。林健[4-6]对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做了大量研究,取得诸多成果,在非技术能力培养方面,对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提供了个人见解。王秀彦[7]等对非技术能力的表征与多元定量评价进行了研究,取得不错进展。郑刚[8]等对卓越工程师非技术能力的过程考核进行了探索,论述了非技术能力的培养及评价,并探讨了其中几项主要能力的实施案例。
当前,非技术能力受到广泛关注,高校教师、学者纷纷加入到它的建设之中,但研究内容从广度和深度来说,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广大研究人员持续不断的努力,攻坚破难,对其建立一套较为完善、适应性强的考核评价体系。本文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出发,分析了非技术能力培养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论述,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
1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大致发展历程
工程教育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而工程教育在我国更是社会的一大基石,工科生数量全国占比最高,专业认证则是对我国工程教育成效的一大检验。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探索始于1992年,教育部委托当时的建设部主持开展建筑学等6个土建类专业的认证试点工作,[9]开展较为顺利。截至1997年,共有18所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点通过了评估,且有4个专业建立了专业认证制度。在1997-2006年之间,有些部门工作停滞不前,还处于漫长的探索磨合阶段,只有当时的建筑部奋力前行,较为积极。在2006-2007年由教育部牵头,又对十余个工科专业进行认证评估,试点由此扩大,专业也不仅限于建筑学。2015年成立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2016年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会员,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获得了国际认可,中国的高等教育迈出了对外开放的一大步。
表1 不同评价类型对比
2 非技术能力培养考核评价存在问题
非技术能力是指与技术关联度较差,但对个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的能力。如果说技术能力是工程的代名词,而非技术能力则是其中的内涵。然而,在当今的各大高校之中,对于非技术能力的考核评价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非技术能力培养未能迅速发展。
(1)非技术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还未成熟。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高校要把“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好。[10]何为高水平人才?笔者认为将技术与非技术能力集于一身,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就是高水平人才。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在非技术能力培养方面较为落后,在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后才开始逐渐提及非技术能力的培养。在2016版的《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中,将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终身学习等非技术能力加入到毕业要求中。各大高校也迅速跟进,对课程培养方案做出相应调整。
以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为例,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石油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了覆盖前述标准的毕业要求,并融合了学校“油气并举,气为特色”的专业特色,制定过程中充分征询了企业、专家、教师和毕业生的意见,完成了对石油工程专业2012版(2013级)的培养方案的调整,12项毕业要求全面支撑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套成熟的培养体系,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漫长的探索与打磨。
(2)教育者对学生非技术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不重视。通过大量文献调研不难发现,不论是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还是应用型大学的设立,现代高等教育中往往更注重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因此,相对于非技术能力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而言,技术能力的考核评价更为完善。非技术能力培养近年来才被提及,教育者对此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对其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也较为浅陋。
又以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为例,石油工程专业为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获评A+,但在第一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中,有关专家认为石油工程专业非技术能力培养方面偏弱,要加强对学生非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快步伐对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只有把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好之后,才能对学生进行良性评估,发现自身问题所在,检查出需要改进之处,找出与别人的差距,明确改进方向,为更好的管理提供方向,这样才会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对教育者自身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3)非技术能力评价方式较为单调,评价方法机械呆板。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是不同比例的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总和,少部分还加入一定比例的实验成绩。这是技术能力的评价方式,这样的成绩评定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能力,较为呆板。但就是这样的评定方式却被生搬硬套的用在了非技术能力评价上,非常的不适用。若对团队协作能力也是如此的考核评价,这样能体现个人与团队的协作能力吗?团队协作能力考核的是平常的一言一行,有团队的意识,团队的整体荣誉感,正确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这个只能从平常生活中的多个维度,多个时间节点才能较为完整的进行考核评价。
(4)评价功能存在认识误区,评价内容不够全面。高校教师对评价功能的理解不够深刻,认为只是自己完成学校分配的教学任务,而没有考虑到更深层次的意义。评价是起着诊断、甄别、导向、调节、促进功能,帮助教师明了自身教育课程上的不足和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并为师生协同采取措施、改善课程提供信息基础。
高校教师是民族复兴伟业的“筑梦人”,就要求教师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不能以一纸期末成绩而盖棺定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所长,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并加以引导,使其发挥出来。“唯期末考试论”是评价考核的绊脚石,不利于培养出社会主义新时代新人。
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对非技术能力考核评价的思考
(1)评价方式追求多元化,评价方法寻求系统性和灵活适应性。不能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一锤定音,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维的。首先确保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综合考虑;其次,评价类型要三者皆备,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者相结合,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目的,实施不同手段开展对应评价。最终形成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才能推广,运用到绝大多数场景,而不仅仅只是在非技术能力考核评价体系中(见表1)。
对非技术能力的表征可采用雷达图(图1)或量化考核表,雷达图能直观的体现学生的长处以及某方面的欠缺,使教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较为清晰、直观的印象。量化考核表则直接将学生非技术能力情况进行量化加权处理,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反映学生能力。
图1 雷达图举例—部分非技术能力评价表征
(2)确定合理的评价内容,建立“跟踪—评价—反馈—改进”循环体系(图2)。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侧重的能力,因此不能简单的看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然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对学生评价仅此而已,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非技术能力考核评价,要确定出合理的评价内容,做出的评价才足够客观。学生平常的表现、对待学习的态度、阶段内进步情况等都应被包含其中,在学期末进行加权计算处理,以此才能较为全面反映学生整体水平。
图2 评价循环体系
《华盛顿协议》中有三大核心理念:产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如何持续改进?对专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尤其是对已经毕业的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再根据毕业生校友、用人单位、企业专家的反馈意见,积极进行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持续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职场、机关单位等更具竞争力。
(3)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持续不断推进建设。专业认证工作,要杜绝动员组织不够的现象,不能使得只有少数人成为运动队,多数人仍是旁观者,而局限于一个分管领导带几个教学助理或青年教师忙着做;对于认证工作要理解深刻,不要局限于文字表面;更不能将认证准备局限于文字材料的编写,使得认证和专业建设两者有脱节现象。专业认证要求自上而下的变革,不仅是全体教师参与,还要求学生也跟着参与相关建设,提出自己的宝贵建议。
4 结束语
转换理念,推进专业教育面向“工程”,推进新工科建设,对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进行深度的研究和探索;根据专业认证要求,建立与培养工程师要求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重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目标与实现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只有将专业认证工作做得踏实,才能持续不断推进非技术能力培养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