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儿肠套叠采用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诊断的效果观察
2020-05-21苏锡梅苏龙彪董军键
苏锡梅,苏龙彪,董军键
(高州市人民医院 广东 茂名 525200)
儿科急腹症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小儿肠套叠症状,婴幼儿的好发阶段在十八个月以内,肠套叠具有起病急、发展速度快的特点,若患上此病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将造成患儿肠出血、肠坏死、肠穿孔等诸多并发症,更甚至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1]。此症状临床表现较突出的是果酱样大便、腹部包块、恶心呕吐以及腹痛剧烈。因此,及时准确的对肠套叠症状进行诊断,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促进预后恢复。超声检查的优势在于其具有快捷简便以及可重复性,在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工作中使用非常广泛。此次通过研究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现报道如下[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肠套叠患者86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单独腹部超声组与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组,各43 例。单独腹部超声组中,男21 例,女22 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3~48个月,平均年龄(22.43±3.41)个月;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组中,男19 例,女24 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3~47个月,平均年龄(22.20±3.81)个月。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却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被选中的患者先进行浅表超声检查以及腹部超声检查,采用百胜MyLabCassC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将腹部超声探头的仪器频率调整到3.5Hz,将频率调整为7.5Hz 的是浅表超声探头仪器。将患者采取平卧位,对腹部进行超声扫描,先将患者肠管走向、位置、大小、边界以及形态进行确定,若发现同心圆征或靶环征出现异常,可进行浅表超声检查,在异常位置周围进行多切面扫描,将病灶内外圆、最大经线以及套筒直径进行测量;并查看内部流血状况,可采用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这样便可以对积液情况、淋巴结肿大、附近肠管扩张以及腹部肿块情况进行有效掌握。若检查时发现患者腹部出现大量气体时,可继续加压进行诊断,将检查的体位进行转换,进而掌握包块的变化,否则会影响到检测图像的质量[3]。
1.3 观察指标
将腹部超声诊断的结果与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疾病多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对比与分析,得出的数据越高则代表效果越好,相反,数据越低则表示效果越差[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单独腹部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的符合率
将单独腹部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的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单独腹部超声的符合率显著比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的符合率要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比单独腹部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将单独腹部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诊断准确率显著比单独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要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对比单独腹部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的符合率[n(%)]
表2 将两组超声诊断方式的准确率进行对比与分析 [n(%)]
3 讨论
小儿肠套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类型,多数患者以原发性居多,例如:肠痉挛、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先天性肠管畸形、自主神经失调、饮食以及回盲部解剖因素等,都是导致小儿肠套叠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患儿自身抵抗力低下,较之大网膜发育不完善因素,致使患儿局部抗炎功能弱,患上此病后具有并发症多、病情进展迅速以及危险性极高的特征,必须尽快进行治疗,所以有效的诊断十分重要[5]。
通过采用腹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患者进行查探,可详细观察出腹部包块外观的情况,但无法观察出包块内部情况,更重要的是无法将较小包块显示出来,所以单独采用腹部超声检查便会出现更好几率的误诊和漏诊。浅表超声具有分辨率高的探头,探测血流的敏感度较高,更重要的是对包块内部以及小包块的探查极为清晰。通过对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进行研究与分析得知:单独腹部超声的符合率显著比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的符合率要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诊断准确率显著比单独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要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论更进一步说明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更值得信赖[6]。
综上所述,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对诊断小儿肠套叠症状具有准确率高,误诊率及漏诊率低的特点,对患者能否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有积极推动作用,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帮助患儿尽早摆脱病痛折磨,在临床上值得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