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动态CT 心肌灌注结合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意义研究
2020-05-21翟晓勇
翟晓勇
(六安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安徽 六安 237000)
目前,临床多经CCTA 行冠心病早期诊断,其可对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予以有效评估,但单纯的CCTA 尚无法有效对心肌缺血予以预估与评价[1]。有研究发现,冠心病合并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患者可出现血流动力学失衡情况,导致血管重构,且在一定状况下,冠状动脉解剖学狭窄程度并不对应其循环末端血流动力学变化[2]。因此,要想明确冠心病患者病情,应在掌握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情况同时,掌握其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0 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例,行CT-MPI 结合CCTA 检查,探究其诊断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0 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且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已排除造影剂过敏、严重精神障碍等患者。其中,实验组有22 例男,18 例女,年龄51 ~73(61.77±2.08)岁;病程1 ~5(1.07±0.12)年。对照组有24 例男,16 例女,年龄50~74(61.84±2.15)岁;病程0.8~5(1.15±0.16)年。两组数据经统计学计算后显示,P>0.05,可予以对比。
1.2 方法
检查前应告知患者检查风险及注意事项等,予以患者心理安抚,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之后,对照组行CCTA 检查,即:按照患者心率自主调整螺距,其他参数:电压100kV,视野设定260mm×260mm,准直器距离128mm×0.6mm,旋速0.28s,层厚0.75mm,层距0.50mm,经比对剂示踪法定位兴趣部位设置阈值100HU,延时设定6s,自气管隆突下10mm 至心膈面型扫描。
实验组行CT-MPI 结合CCTA 检查,即:先行15ml小剂量造影剂注射(速度:5.0ml/s)进行测试,升主动脉平台期确定后,延时4s 行扫描,参数设置:电压2×100kV,旋速0.28s,图像层厚3mm,间隔2mm,单次旋转管电流300mAs。再行10 ~15 幅不同时间节点扫面信息后,将数据、影像录至软件予以分析,并经“body PVCT”模式分析Myocardial 心肌灌注量,经Patlak plot法、可视化定性分析对心脏三维可旋转图像予以分析,定量评估心肌灌注缺损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斑块致管腔狭窄比例、斑块长度及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经统计学软件SPSS22.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描述为n(%),行χ2检验;计量资料描述为(±s),行t检验,P<0.0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斑块致管腔狭窄比例、斑块长度
由表1 可知,相较对照组,实验组管腔狭窄比例更高,斑块长度更长,P<0.05,比较有差异性。
表1 对比两组斑块致管腔狭窄比例、斑块长度(±s)
表1 对比两组斑块致管腔狭窄比例、斑块长度(±s)
组别 例数 管腔狭窄比例(%) 斑块长度(mm)实验组 40 64.22±1.39 11.31±0.38对照组 40 52.39±1.04 6.13±0.20 t 值 43.099 76.292 P 值 0.000 0.000
2.2 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
实验组、对照组各有33 例(82.50%)、21 例(52.50%)确诊。相较对照组,实验组诊断准确率更高,χ2=8.205,P=0.004,P<0.05,比较有差异性。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多数无显著临床表现,当发病时多数可引发严重心血管事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3]。因此临床认为,早诊断、早确诊、早治疗是有效遏制病情进展的最佳方法。以往临床多经CCTA 检查予以诊断,但其无法对病变处心肌灌注及微循环血管受损情况予以有效呈现,因此确诊率有限[4]。目前,心肌灌注是临床评估患者心肌活性、心肌组织微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健康者的心肌代谢、心肌灌注量等处于平衡状态,若发生缺血性心脏疾病,可使心肌灌注量降低,进而紊乱心肌代谢、灌注等[5]。目前临床可通过磁共振、核素、超声、CT-MPI 等方式检查冠心病心肌灌注情况,其中核素、磁共振、超声均存在漏诊情况。而CT-MPI 可于心脏负荷下行造影剂注射,并按照时间变化予以心肌扫描,从而有效对患者心肌血流动力学情况予以反映,因此其准确度更高。本文经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
综上所述,经CT-MPI 结合CCTA 检查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可更精准确定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病变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