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点图与24 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对比分析
2020-05-21张松文通讯作者
丁 丽,张松文(通讯作者)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电心功能科 安徽 合肥 230011)
心律失常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多发疾病类型,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窦房结出现激动异常,加之异常通道传导出现阻滞或进行缓慢,最终导致患者的心脏出现节律异常或跳动频率异常等[1]。心律失常既可成为单发疾病,亦可伴随其他心血管疾病共同发作,及早治疗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或猝死等不良后果。长期以来24 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一直作为临床常用的诊断方式,散点图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肯定。据相关资料报道,散点图在心率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呈现出了较高的诊断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2]。本次研究将针对两种诊断方式展开对比分析,现将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样本为在我院收治的60 例心律失常患者,时间范畴为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针对所有患者的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10 例窦性心律患者中,男性患者5 例,女性患者5 例,年龄范围40 ~58 岁,平均年龄(49.11±2.15)岁;13 例心房颤动患者中,男性患者10 例,女性患者3 例,年龄范围41 ~60 岁,平均年龄(49.15±2.18)岁;12 例室性早搏患者中,男性患者8 例,女性患者4 例,年龄范围40 ~57 岁,平均年龄(48.97±2.13)岁;10 例差异性传导患者中,男性患者7 例,女性患者3 例,年龄范围42~61 岁,平均年龄(49.19±2.17)岁;15 例室上性期前收缩患者中,男性患者9 例,女性患者6 例,年龄分为42~63 岁,平均年龄(49.21±2.11)岁。
1.2 方法
针对所有入院检查的患者,在接受一系列常规检查后,分别进行24 小时动态心电图与散点图的监测。首先进行的是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打开12 通道的动态心电图,针对患者发出的心电信号实施采24 小时不间断的连续监测,依据监测结果对患者的病情作出详细判断;之后进行的是散点图监测,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设备中自行配备的散点图工作系统,展开散点图的有效绘制工作。散点图的单位设置为ms,RR 期间表示为横坐标,后一个RR 期间表示为纵坐标。
将所有患者所做的24 小时动态心电图与散点图进行比对并作出详细分析。
1.3 观察指标及诊断标准
观察比较各类型患者与B 斜线之间的标准差异。诊断标准:(1)窦性心律:在斜率等于1 的45°线上呈棒球拍的形状表现;(2)心房颤动:表现为沿45°现成对称分布的扇形,同时在靠近X 轴底边处的斜率应大于0.11;(3)室性早搏:心电散点图多分布于三、四分布图,且B 线呈一定的斜率;(4)差异性传导:在于底边完全重合的情况下,分布范围呈明显的扇形;(5)室上性期前收缩:散点图多分布于二、三、四分布图,且B 线完全与X 轴保持平行。B 线:在本次研究的图表中,B 线多为图形边缘、靠近X 轴的线,或直接表示为图形中的长轴。
1.4 统计学方法
待所有数据精准录入数据库后,通过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涉及的计量数据以表示,行t值验证;涉及的计数数据以(%)表示,行χ2验证,并以P<0.05 标记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比较各类型患者与B 斜线之间的标准差异
统计结果显示,将各组别与室上性期前收缩对比分析后发现,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性传导组别与心房颤动组别,数据验证证实不具有通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类型患者与B 斜线之间的标准差异
3 讨论
很长一段时间内,临床对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方式一直是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此类仪器不仅可以实现对患者心率的长程分析,还可对其作出有效反应。但在实际应用中,此类仪器存在准确性低、操作复杂、花费时间漫长、需要进行人工纠正等缺点,已无法满足现如今的临床诊断需求[3]。伴随我国医疗行业的迅猛发展,存在于动态心电图系统中的散点图系统逐渐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通过自制的RR 间期心电散点图发现其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同样具有十分准确的诊断效果[4-5]。在本次研究中,针对心律失常的患者可采用散点图技术的方式,通过患者RR 期间呈现出的有规律性的变化情况,如实的呈现患者24 小时内的心率变化,并将采集的数据以图像的形式完美呈现,最后通过相应的数据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总而言之,散点图系统具有操作便捷、诊断速度快、准确率高、无需人工校对等一系列优点,与部分相关研究结果存在高度一致性。
综上所述,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散点图作为参考依据,可有效降低误诊率,临床参考价值重大,可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