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手段综述
2020-05-20于月萍
于月萍
【摘 要】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分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手段。首先分析出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原则。其次分析出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效策略,通过转变教学的观念;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因材施教三种教学手段,打造生本教育的数学课堂。最后分析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生本教育”理念,能够使学生行使学习的主动权,增强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 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生本教育理念
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开始推崇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想打造高效的课堂,就要树立“生本教育”理念,高度尊重学生,彰显学生在数学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价值,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逐渐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掌握,促进学生数学水平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一、课堂原则
1.一切为了学生
在小学数学生本教育课堂中,数学教师要秉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观念,开展的一切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设计,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体现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锻炼学生敢于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真正实现优质的数学课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全面依靠学生
数学教师要全面依靠学生,开发学生身上的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真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自主发现和分析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有效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
生本教育理念主要强调了学生的群体学习。数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探讨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合作和竞争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数学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精心设计学习问题和任务,促使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合作,产生灵活的思维,达到学生之间的知识互补和借鉴效果,促进学生数学水平和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整数”时,3/10×3=?先让学生猜一猜,再让学生合作探究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明确合作要求,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问题表征的多样化,并能在比较后辩证看待算法并恰当优化,从而完善新知识的建构。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汇报总结出以下三种方法:(1)画图。(2)用加法算。(3)把分数写成小数0.3,再乘3。比较梳理后重点呈现用加法算,教师通过引导初步让学生感受分数乘整数,紧接着让学生计算2/7×3。在刚才探究的基础上,通过第二次计算让学生感知用乘法最简便,再继续计算2/9×5。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学生能很快总结出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教学还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敢于提出质疑,让整个探究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从小组的探究再到个人的探究,只有学生敢于发问,敢于质疑,才是真正做到探究学习。
2.实现因材施教
生本教育理念主要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根本。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坏、品德个性,只有面向全体的学生,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构建出高效的生本教育数学课堂。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结构不尽相同,数学教师要做到不忽视任何学生,尤其是差生,应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促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有所获,提升自我。
例如,在教学如下这道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题目时,我先让学生做小老师来讲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地做小老师。学生一共讲解了4种解题思路。
第一种:长方形的面积减去空白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三角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列式如下:36×18-36×18÷2。
第二种:根据观察,发现空白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列式如下:36×18÷2。
第三种:連接AD作一条辅助线,这里所运用到的知识点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S△CED=S△AED,组合图形的面积就等于△ABD的面积,列式如下:36×18÷2。
第四种:辅助线跟第三种一样,转化之后可以很明显发现组合图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列示如下:36×18÷2。
尽管有三种方法的列式是一样的,但是通过学生的讲解,让学生感知解题思路的多样性,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思维真正活跃了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生本教育”理念,能够实现学生行使学习的主动权,增强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效果。通过数学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标,为学生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分析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对数学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杜杰.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