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美家庭女性教育的成长环境
2020-05-20张月
内容摘要:父母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但父母也是经由“上车”而“下车”的过程即社会化的成年人,成年人在为人父母前必受过长时间的社会性别角色影响或矫正,这不得使人怀疑家庭教育中两性角色带有社会刻板的阴影。本文以社会化的性别角色观念为出发点,试分析中美女性家庭教育的成长环境的成因及影响,着眼于当下我国关于女性的热点现象。
关键词:女性 性别角色 家庭教育
一.中美社会化的家庭教育的成因
1.相同的群体意识
在人类史里不乏战争推动历史进程,催生战争的必然是利益,其利益是中性化的、人格化的,隐藏在背后的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容,集成无数人愿望,这也是群体“凝聚力”的一大体现。阳光下没有新鲜事,群体意识从诞生之日起,两个或多个不同群体之间的对抗、吞并、歧视便没有停止过。群体的凝聚力,在思想上表现为对宗教、价值观绝对的虔诚和崇拜。因此在男女平等思想上,无疑全世界都有不同程度的偏见。中美两国各自为东西方文化的典型性代表,在群体意识这一方面,普遍研究表明中国较偏向于集体大于个人,美国崇尚个人主义,因而讨论社会性别角色时,不由得认为中国性别意识较强且男女有别意识严重,美国性别观念开放,在性别运动上的积极态度在国际男女平权事业上赢得国际声誉,但由最近女性领导人不断遭受非议的消息看出,性别歧视仍存在于东西社会的各个角落。
人生而各异,因而更追求“鹤立鸡群”,但又惧怕异常,一旦进入某个群体便从外表到内在以求一致。如今世界大部分群体意识在性别角色上还抱有固有的刻板印象,例如家庭经济收入,传统思想仍是“男主外,女主内”,家庭开支主要由男性承担,相应的女性承担家务。当女性通过婚姻无忧虑生活,群体议论会称其找到了好老公;反之,男性则会收到“小白脸”、“吃软饭”的评价,不得不说,男性也遭到了男权社会的反噬。美国著名的脱口秀演员黄阿丽曾调侃这样的刻板印象,她在走红后收入超过了身为哈佛商学院毕业生的丈夫,阿丽的母亲因此担忧会引起丈夫的挫折感,导致夫妻关系不和。阿丽却笑道,会因此难受的男人是不喜欢天上掉钱的男人。可以看出,东西方社会固有的家庭权力结构以收入为判定标准,一旦女性反超,传统家庭权力支配观念瓦解,抱有传统思想的男性认为他们不再拥有绝对话语权,有甚者还会归罪于女性。所以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接收群体抱团性别刻板印象的父母,必然也将“女弱男强”的群体意识通过日常行为活动渗透给下一代。
2.神话文化的差异
不同文明孕育各异的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是西方精神分析的重要素材,心理学家荣格从中提炼出集体原型理论,揭示人类对事物都有最初的“母型”意象。西方神话中最初的父亲形象是乌拉诺斯,他害怕子女抢夺权力,却被小儿子科诺洛斯推翻;由此第二代父亲形象由科诺洛斯继承,但他同样惧怕被子女推翻,便残忍地将子女生吞入腹,却还是被宙斯取代。父亲的形象在西方神迹描述中是代表绝对的权威、不可违抗的父权的,同时反叛的基因存于西方精神中,为挑战父权赋予了与生俱来的勇气。中国神话却鲜有明确的父亲形象,“严父”的固定性别性格、社会角色却异常清晰,不轻易表达情感,默默不语。孔子庭训是典型古代社会父亲形象,缄默情深,注重礼法制度,以及三过家门不如的大禹,注定了中国古代父亲形象总与国家分不开,中国古代家庭的亲子关系都笼罩在君臣礼法下。东西方同样受绝对父权、君权的统治,使得男性担任社会主要决策地位的传统社会性别角色根深蒂固。
女性在神话演绎造物者的形象,是众生之母、大地之母,如盖娅、女娲、夏娃。这些女神无一不创生万物,但经后世流传其职能却都只限于生育,并且大都流传不断树立母亲坚忍不拔、大义为国的伟大形象,实质上不断沦为弥补男性在社会、家庭上缺失的情感寄托,女神所带的双系神性被渐渐消磨为单一的女性角色。并且当女性拥有所属男性的品质时,便被视为跨越自身领域的现象,忽视被生硬地划分的人类品质,被预想的社会性别性格束缚。
3.女权运动的起源
中国女权运动肇端于清末的教会女子学校以及被启蒙的先进女性所創办的女子学校,在1907年,中国女性才正式获得社会合法受教育权利。在此之前在华创办的女子学堂,多数教学质量低下,只以宣传基督教为主或者仍然为培养“贤妻良母”而服务。而后开展天文、算数、文学等实质教学课程,但教育起义的受益者只限于中产阶级的妇女,仅仅是一小部分的女性拥有了学习知识的权利,而且她们并无政治参与权利,依旧囿于传统家庭观念,女性在几千年来在社会接纳层面始终离参政中心甚远。
再看1920年的美国,宪法第19次修正案批准了全国范围内的妇女选举权,但这不意味着女权运动的最终胜利。实际上女性正常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火炬才刚刚点燃,以后的三十年内,女性社会角色依旧受限于机械重复的劳动,仍然被社会权利排外于创造性的、制定社会运行法则的工作。美国第一位女性大法官桑德拉·戴·奥康纳在斯坦福法学院以优越的成绩毕业后,却得不到任何一家律所的邀约,与其说美国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所要求的消除职业性别歧视,实现同工同酬的呼声是第一次浪潮并未解决的,不如说是女性再一次往解读社会两性关系的火炬中添了一把柴火。
中国近代大批革命起义造就了一大批有志女性和女性组织,女性要求参政的热情无疑是前所未有的,但全体女性的社会政治基层无疑也是薄弱的,直至1978年全国妇联再度恢复工作,我国女性运动才以微弱的群体基础与国际运动进行久违得的互动。经历未断层的运动教育后,美国女性在从政意识上较普及。当希拉里宣布竞选总统时,可以说是最鼓舞西方女性从政的时刻之一,毫不意外地她得到“非男性”的质疑声,随之而来的舆论也是男性竞选者的数倍。希拉里曾表示,女性从政的glassceiling(天花板)已被打破,但笔者认为仅是她个人自身作为一名女政治家的成功,并不能代表社会对于女性的无形限制全然消除,但她的确吹响了女性从家庭解放的号角,在女性从政的未来里预定了一帧画面。反观,我国女性从政运动未必势头不足,但此类的强心剂并未打入社会环境的表层,普遍女性参与能力以及运动意识基础并未成熟,仍然以家庭生活为主。
二.我国关于女性的热点争议现象
1.性格的固化模式
以上背景中,东西方教育首先在家庭经济结构以及群体意识上便有了先前暗示,大部分情况下,孩子的性格养成过程中被暗示以男女性格的特势。经笔者的生活调查,高达90%的家庭教育中出现“男孩应该”、“女孩应该”这样的男女性格暗示词汇,无意地便划分了男女性格领域,本应均需具备的特质却产生了明确的性别从属对象。如今美国教育正普及双性教育,使孩子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拥有双向性别特征了解的选择权,具备双向化的社会角色期望。双性教育以及较开放的教育氛围是美国孩子的包容力较领先我国的因素之一。
我国家庭有意或无意多数偏向于单性教育,培养较典型的、符合社会期望的男女性格。压制或放纵人格内“阿尼玛”(或阴基质)、“阿尼姆斯”(或阳基质),导致软弱的男性和过硬的女性性格的形成,阻碍了孩童发展异性特征的道路。如网络热词“钢铁直男”,指不善变通,有点木讷的异性恋男性,在笔者看来以及“注孤生”的一类用词,并不仅仅指此类男生内向的性格,实际是对人类感情变化的觉察能力低下,这样的“直男”在成长过程中并未接受共情能力的训练,自身也并未怀疑过“男性信念”;亦如“女汉子”被认为是擅长男人才能做的事情的女性,即使“女汉子”在日常使用中是一个中性词,但不难看出女性想要拥有社会认定的属于男性的特质和特权时还需一个矛盾的、折中的自嘲。
2.典型的婚姻观念
在童年阶段接受单性家庭教育不仅影响孩子性格养成的偏向,而且极大地狭定信息接收的维度,降低对既定事实的怀疑能力。近期年薪170万的阿里P8程序员征婚事件,在微博引起婚姻观的激烈争吵,程序员先介绍了自己的年龄、年薪和家庭现状,也承认自己勉强算“凤凰男”,心里比较自卑因此错过一些女孩,接着说现在因为收入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所以当时觉得配不上现在也觉得绰绰有余了,他想找一位南方城市并且各方面优越的90后女性,也强调月薪不能低于一万,家庭无负担,也由于自己工作的缘故,需要女性将来为家庭付出更多,相应的将来可以为女方父母置房养老。
全篇看来程序员的介绍、诉求围绕着经济条件展开,认为金钱决定婚姻生活走向,从他认为条件不行到绰绰有余再到要求女方为家庭多付出,主使他想法改变的一直是经济水平。可以说该程序员只是无数我国男性婚姻结构认知的典型代表,即收入多者在家庭中占有绝对权力优势。程序员这样的认知态度虽不能撇除携带社会的固有偏见,但遭到全网抨击的还是他对精神层面的对话视若无睹,并且这种原生家庭结构认知是他后天学习所不能抹灭的,婚姻所包含的其他除经济条件的广泛意义是他认知所不怀疑的。其相对世界的理解过于狭窄,以相对理解绝对,遭受反驳也是必然的。
3.女性的自我价值认知
在亚洲性别文化社会中,要求女性被动和温柔,这样的人格特征就这样被塑造为规范。这样我国女性首先在自我认知前便设置了一层测试勇气的关卡,拥有过人的勇气才能真正审视、辨别身处的性别文化和歧视。在这点上,中美女性似乎遭受同样的困境,对与规范不符的自身惴惴不安,但相较于美国女性自由的环境,我国普遍女性都对成功怀有恐惧感,更承担着成功无用论,是阻挡女性对自我价值认同的一大阻碍。我国成功的价值判断因性别而异,以男性权力为主导的社会,给男性定下“不成功便成仁”的目标,夸大女性成功价值的负面影响,以女性最终回归家庭这一社会刻板印象,否定女性社会价值并且起到女性预言自我实现无用和暗示的作用。
同样的在规避风险教育上,女性更趋于保守,潜意识会夸大错误带来的影响。反观男性却被极大地鼓励他们去尝试一些“属于男孩”的活动,如赛车、骑马、玩具枪,有一组社会调查数据表示,在无区别的亲子活动选项中,有男孩的家长60%会选择更具挑战性的活动,大部分有女孩的家长更倾向于绘画或阅读等安全活动,也有少数家长觉得无所谓。这似乎表明,我国女性在冒险精神普遍偏弱,却对男性试错的容忍度偏高,所以女性在一些关键时刻总会呈现不自信的现象,这可能来自于社会、家庭对女性太多保护的原因,从而导致女性往往在社会价值实现上弱于男性。
三.总结
东西方在风俗、文化都有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但正因为有差异才有沟通的可能性,这也是促进社会包容多元性别存在的关键。人类需要群体活动,因而产生规范,打破常规认知不易,所以当女性寻求平等社会期望受到各方的质疑也是意料之中。在笔者看来,东西方不同的成长环境并未造成不可能及的差异,而是我国总体社会包容度较之西方较低,接受女性从政、接受男性育儿、接受女性独立、接受男性敏感……接受差异的宽容态度也许是改变社会女性教育成长环境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潘敏.評近代中国女权主义运动观[J].妇女研究论丛,2001(04):52-55.
[2]盖笑松,王晓宁,张婵,et al.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2009(5):227-231.
[3]刘秀丽,郭庆童.因性施教,构建“完整的人”——西方性别教育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中小学管理,2017(3).
[4]饶纪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江西社会科学,2005(4):164-166.
[5]尤泽顺."强环境"与"弱环境":中美文化差异及冲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6).
[6]刘东发.浅析“社会性别意识”观与“男女平等”[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03):2-6.
(作者介绍:张月,常州大学环境艺术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