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3~5岁儿童龋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2020-05-20刘怡然仇颖莹沈家平

口腔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龋病口腔卫生含糖

刘怡然,沈 红,仇颖莹,沈家平

龋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1],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目前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率依然在逐年上升,2015年江苏省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71.43%[2]。乳牙龋病进展快,常波及多个牙,继发病多,不仅对儿童的局部和全身造成危害[3],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4]。龋病的发生与细菌、宿主、食物等因素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讨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影响因素,本院依托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在对江苏省四县区1 337名3~5岁儿童进行冠龋检查的同时,对其家长进行了龋病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江苏省3~5岁常住儿童,在当地居住6个月以上,年龄按调查当月计。

1.2 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5],在江苏省全部县/区中随机抽取2县2区,收集调查县/区幼儿园名单,在每个县/区随机抽取3所幼儿园,在抽取幼儿园中,分别从3岁(小班)、4岁(中班)和5岁(大班)的第1个班级开始,逐班登记儿童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直到样本量满足要求。共抽取受检者1 337名,其中3岁441名,4岁455名,5岁441名。其年龄、性别、城乡、地区分布均无显著差异。

1.3 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的家庭背景,龋病相关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行为,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等。

1.4 质量控制

问卷调查由调查员一对一面对受检儿童家长询问完成。调查员在调查前经过统一培训,技术一致性达到95%以上。

1.5 统计分析

应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文件,同份调查表双录入,建立数据库,经逻辑检查、核对后,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群组之间率的差异,不同群组之间均数差异的评价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正态分布、方差齐)或非参数检验(偏态分布、方差不齐),统计学检验水平α设为0.05。

2 结 果

2.1 江苏省3~5岁儿童龋病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2.1.1 一般情况 江苏省3~5岁儿童家庭背景、出生时体质量和出生6个月内喂养方式见表1及表2。调查显示,看护者58.94%为儿童的母亲,18.18%为儿童的父亲,另外22.89%为儿童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非父母看护的儿童比例城市高于农村(P<0.001)。33.36%的看护者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看护者文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P<0.001)。受访家庭年收入平均为11.10万元,城市高于农村(P<0.001)。儿童出生时的平均体质量为3.36 kg,66.79%的家庭在6个月内完全母乳/母乳喂养为主,完全人工/人工喂养为主和母乳/人工喂养各半的孩子分别占13.99%和19.22%。

表1 受访儿童家庭背景

与城市组比较,*P<0.05,**P<0.01

表2 儿童出生时体质量及出生后6个月内喂养方式

A:完全母乳/母乳为主;B:完全人工喂养/人工为主;C:母乳/人工喂养各半

2.1.2 儿童口腔卫生行为 儿童口腔卫生行为调查显示如表3,儿童3岁以前开始刷牙的有29.92%,从3岁开始刷牙的有34.93%,3岁以后开始刷牙以及尚未开始刷牙的为34.03%,3岁以前开始刷牙的比例城市高于农村(P<0.001)。79.21%的儿童每天刷牙,每天刷牙至少2次的儿童占33.13%,20.79%的儿童不每天刷牙。将每天刷牙次数2次及以上定义为刷牙习惯良好,儿童刷牙行为城市好于农村(P<0.001)。含氟牙膏的使用率为17.27%,男女、城乡之间无显著差异。

2.1.3 儿童进食甜食习惯 表4显示江苏省3~5岁儿童进食甜食习惯,每天进食含糖食品(包括甜点心及糖果,甜饮料,加糖牛奶、酸奶、奶粉、豆浆等)的孩子分别为37.55%、14.29%、41.74%,男女、城乡均无显著差异。每天至少进食一种含糖食品的儿童占58.26%,87.73%的儿童每周至少进食一次含糖食品。经常在睡前进食含糖食品的儿童为9.95%,28.05%的家长称自己的孩子从不睡前进食含糖食品。

表3 江苏省3~5岁儿童刷牙行为

与城市组比较,**P<0.01

表4 江苏省3~5岁儿童每天进食含糖食品及经常睡前进食甜食的人数百分比

2.1.4 家长知识、态度、行为因素 如图1所示,绝大部分家长知道刷牙时牙龈出血不正常(81.00%),知道细菌与牙龈炎、龋病的相关性(90.43%,80.85%),知道吃糖可以导致龋病(86.16%),67.54%的家长知道刷牙对预防牙龈出血的作用,74.72%的家长认识到乳牙龋病需要治疗,只有18.32%的家长知道窝沟封闭的防龋作用,只有32.91%的家长知道氟化物的防龋作用。将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按正确回答问题的数量进行评分,分为低(0~3分)、中(4~6分)、高(7~8分)三个等级,人数比例分别为13.24%、62.68%和24.08%,城乡间无显著差异(表5)。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的来源主要是电视网络报刊等多媒体宣传(53.40%)(图2)。

1:刷牙时牙龈出血不正常;2:细菌可以引起牙龈发炎;3:刷牙可以预防牙龈出血;4:细菌可以引起龋齿;5:吃糖可以导致龋齿;6:乳牙龋齿需要治疗;7:窝沟封闭能预防儿童龋齿;8:氟化物能保护牙齿

图1知晓口腔健康知识的家长比例

Fig.1Percentage of guardians aware of oral healthknowledge

1:电视网络报刊等多媒体宣传;2:亲朋好友的宣传;3:社区(学校)组织开展的活动;4:社区宣传栏;5:医院宣传;6:课堂宣讲;7:医务人员指导;8:其他。

图2江苏省3~5岁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来源百分率

Fig.2Sources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of3- to5-year-oldchildren’s guardians

表5江苏省3~5岁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儿童口腔清洁护理行为百分比

Tab.5 Percentage of levels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attitude and oral cleaning and care behavior of 3- to 5-year-old children’s guardians%

与城市比较,*P<0.05

如图3,绝大部分家长认同口腔健康的重要性(99.63%)、定期口腔检查的必要性(92.07%)、牙齿好坏和后天保护的相关性(85.19%)、自身对于预防牙病的重要性(97.08%),90.35%的家长认识到保护孩子六龄牙的重要性,30.74%意识到母亲牙齿不好会影响孩子牙齿。将家长口腔保健态度按正确回答问题的数量进行评分,分为消极(0~2分)、一般(3~4分)和积极(5~6分),81.90%的家长对口腔保健持积极态度,城乡间无显著差异(表5)。

仅17.13%的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城乡分别为21.21%和12.73%,家长每天帮孩子刷牙的比例城市高于农村(P<0.001)(表5)。

2.2 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和进食甜食习惯的相关因素分析

对儿童刷牙行为和进食甜食习惯的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6。将单因素分析P<0.1的相关因素纳入自变量,采用Forward: LR法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7。

1:口腔健康对自己的生活很重要;2:定期口腔检查十分必要;3:牙齿的好坏不完全是天生的,与自己的保护有关;4:预防牙病首先靠自己;5:保护孩子六龄牙很重要;6:母亲牙齿不好会影响孩子的牙齿

图3持积极口腔保健态度的家长百分比

Fig.3Percentage of guardians having positive oralhealth attitudes

表6 儿童刷牙行为和进食甜食习惯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表7 儿童刷牙行为和进食甜食习惯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看护者的文化程度及其对口腔保健的知识与态度与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密切相关。看护者文化程度越高,口腔保健知识水平越高,口腔保健态度越积极,越有可能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城市儿童更倾向于拥有较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家长文化程度和口腔保健知识水平越高,越倾向于给儿童使用含氟牙膏。非父母看护的儿童进食甜食的频率更高,看护者文化程度较低的儿童在睡前进食甜食更频繁。

2.3 儿童龋病相关因素分析

将有龋者设为龋病组(1),无龋者设为对照组(0),对3~5岁儿童龋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见表8。将单因素分析P<0.1的相关因素纳入自变量,采用Forward: LR法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9。

表8 儿童龋病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表9 儿童龋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儿童年龄增长,患龋风险增加;农村儿童患龋风险高于城市。儿童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行为和家长的知信行因素均未发现与儿童龋病风险相关。

3 讨 论

龋病是一个由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包括口腔微生物、行为习惯、遗传因素、免疫学因素等[6]。2015—2017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江苏省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71.43%,龋均为4.05[2],较2005年的水平(患龋率69.15%,龋均3.49)有所升高[7]。随年龄增长,儿童患龋风险增加,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相似[8-12],这与牙齿在口腔环境暴露的时间有关。且农村儿童患龋风险高于城市,除本研究中发现的儿童刷牙行为存在城乡差异外,推测与口腔卫生保健资源城乡分布不均有关,一些初级口腔保健措施如幼儿园集中局部用氟等在城市幼儿园更易开展,且城市家长主动寻求预防措施更为方便。

本研究发现,江苏省学龄前儿童龋病相关饮食结构欠佳。进食含糖食品的频率比较高,每天至少进食一种含糖食品的儿童占58.26%。睡前进食含糖食品的儿童比例较高,仅28.05%的孩子从不睡前进食含糖食品,从不睡前进食含糖食品的儿童比例较2005年(50.24%)有所降低[13]。蔗糖是公认的致龋因素之一,夜间唾液分泌减少,细菌更易生长,睡前进食甜食更易导致龋病的发生[14]。在5岁年龄组,甜饮料进食频率越高的儿童,乳牙患龋风险越高;经常或偶尔睡前吃甜食的儿童乳牙患龋风险高于睡前从不吃甜食的儿童[15],但在本研究中将3~5岁组综合分析未得出乳牙患龋风险与进食甜食相关的结论。

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的儿童所占比例较低,仅三成儿童在3岁以前开始刷牙,虽高于2005年(14.75%),但仍不理想,每天刷牙2次的儿童占33.13%,略低于2005年(36.56%)水平[13]。Ueno等[16]认为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含糖饮食的危害,遏制龋病的进展。本研究未发现儿童刷牙行为与患龋风险的相关性,这与Du[17]对全国数据的分析结果一致。含氟牙膏使用率仅17.27%,远低于2005年(54.80%)水平,这推测与近年来市场上不含氟的儿童牙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有关。

绝大部分儿童家长对口腔健康持积极态度,但口腔保健知识依然不足,仍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家长不了解氟化物和窝沟封闭对牙齿的保护作用,仅17.13%的儿童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待口腔健康态度好,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高,儿童患龋率低[18],本研究发现家长的文化程度和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对于儿童的口腔卫生行为和饮食习惯具有积极的影响,但与龋病患病情况未发现明显相关性。

综上,江苏省学龄前儿童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行为和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均不乐观。近十年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得饮食结构日益精细化和高糖食品摄入增多,而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卫生服务水平尚未跟上经济飞速发展的步伐,可能是患龋率在近十年间有所上升的原因[19-20]。卫生行政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儿童口腔健康促进工作的力度,强化口腔健康教育,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局部用氟措施,惠及更多儿童。

猜你喜欢

龋病口腔卫生含糖
含糖饮料和果汁或都增加患癌率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口腔卫生师的职业与职责
肇事肇祸强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口腔卫生认知水平分析
酸奶含糖太多怎么办?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学龄前儿童口腔内致龋菌的活性与其龋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口腔卫生宣教应用于社区老年人牙周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无糖食品真的不含糖吗
儿童口腔龋病易感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