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教,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效率
2020-05-19邓景林
邓景林
摘 要:在初中教育体系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其中的重要科目,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围绕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效率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联系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精准施教,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一、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一些教师主要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将教材中的内容一股脑儿地灌输到学生脑海中。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缺乏对问题的思考,这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事实上,只有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才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那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空间,要教会学生看书、教会学生提问。在道德与法治课本中,重要是以大段课文为主,所以学生对课文的阅读与理解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通过预习了解下节课所讲述的内容,并鼓励学生自行绘制思维导图。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与见解。在以往,由于教师过多地讲解知识内容,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看法,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材料,或者是联系社会上的一些时事,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二、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采用板书式教学法,这导致课堂气氛较为沉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方式关系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需要根據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刺激学生的大脑,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走进法治天地”的这个单元中,当讲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相应的法治视频,让学生观看这些真实的案件,然后再引导学生去分析这个真实的案件,相比于教师单纯的口头讲述,这种教学方式无疑更能够令学生接受。如,小明骑着电瓶车上班,但是被小轿车碰撞而受伤,请问这个时候小明应该怎么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案件不胜枚举,许多学生在电视剧以及现实生活中都遇见过类似情形。教师可以播放该案件的视频,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当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时,有些学生说如果受伤比较严重,就需要司机赔偿医疗费用。还有的学生说应该先打120,让救护车过来,然后拍摄轿车的车牌号,拍摄一些事故现场的图片,以便交警过来定责,如果司机不赔偿损失,就需要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除了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之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故事教学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点,忽视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不是无用的,而是可以用于社会实践中。例如,在讲述“可持续发展战略”这课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兴趣小组,然后每组自行选举一名组长,再让各小组去调查本地的水污染情况。例如,饮用水的情况、当地河流的变迁等。随后,再让各小组完成调查报告,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教学内容过多地讲解,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此外,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多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尤其是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如此,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钟巧平.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才智,2020(7):56.
[2]陈千诚.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C],2019:121-122.
[3]颜昌兴.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33.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