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020-05-19王成龙
王成龙
摘 要:我国初中教学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个性化兼容因材施教的教育创新发展理念及模式,拉近优秀学生与成绩差学生的学习成效距离,促进全班学生在同步教学的模式下合作学习、分组探讨、分层接受学习内容,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发展效果。分析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深化了解个别两极分化学生的优势及缺点现象,通过潜移默化地熏陶教育教学模式,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制定妥善的教学解决措施,进一步提升我国初中阶段各科创新教学的能力水平。
关键词:初中教学;两极分化;解决对策
新时期,教师不断提升初中教学的实效性,有效解决初中教学遇到的各种问题。由于初中科目比小学科目多,初中生产生了学习困难情绪,产生了两极分化现象。
一、分析初中学生学习状态两极分化现状
1.认真观察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表现,发现在认真学习态度、效率方面存在学习兴趣高与低的两极分化现象,个别学生紧跟学习的节奏,一直未停歇。如從小学一毕业就到课外辅导班深化学习初中的英语知识,再加上开学后勤于和英语教师沟通,在轻松吸收所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再深化学习更加难一点的语法知识与口语训练,从而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彰显自身经过积极努力的学习效果。
2.对学习知识不勤于巩固复习的学生,小学阶段的成绩就一般,小学毕业后没有认真规划好假期跟进补课学习的脚步,导致整个假期都处于懒散玩耍的放松状态,这就拉开了与认真学习学生的成绩的距离,导致初中教学两极分化的现象。
3.随着初中教学两极分化的蔓延,学生对课程学习不认真,同时对学习不感兴趣,失去学习的信心,在学习斗志、意志、信念缺失下,学习成绩跟努力学习学生的成绩产生了距离,甚至有的学生还“破罐子破摔”,干脆就不学了,开始逃学等,养成不良的学习态度与习惯。无论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怎么强化提高,都无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及习惯,学习成绩仍然不见起色。
二、创新初中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解决对策
1.创设不同情境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
为了促进学生对初中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及求知欲望,需要教师在课下不断夯实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有效结合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软件,联合实现线上混合式创新教学模式,兼顾考虑个别个性差异的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有效整合创新教学方法,升华不同情境教学环境下的教育效果,开展人文核心素养的激励教学模式,让学生查找影响学习两极分化的主要因素,促进学生自觉剖析自身的问题及不足之处,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才能主动配合教师的引导[1],从而尽早融入集体教育实践活动的氛围中,通过共同努力、合作学习、集体讨论、分组学习、分层教育模式等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努力追赶之前落下的教学内容,尽早拉近与班级学生的距离,快速提升自身的各科学习成绩。
2.开展层次学习方法,缩小学生的学习差距
在教育实践环节中,教师需要有效掌握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基础,兼顾考虑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层次教学方法和模式手段[2],鼓励并关心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启发学生认知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点。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差异性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接受各科的教育学习方式,并在参与集体实践活动中有效感悟和体验自身的不足,自觉养成良好的主动性学习习惯,从根源和基础上感染、熏陶学生对获得知识的体验感和自信心,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避免初中教育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三、结语
融合时代发展新课改的创新教育途径,整合不同初中阶段影响学生的综合因素,查找出真正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针对个别个性差异的学生,实施人文关怀理念及周密地组织分组学习、分层式接受教育知识,阶梯式、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全方位改善初中生学习两极分化的问题,提升初中整体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晓霖.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解决策略[J].亚太教育,2019(7):124.
[2]刘艺.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3):27.
编辑 张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