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香城市视阈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民工子弟学校探究

2020-05-19黄亚芳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基本情况公共图书馆

黄亚芳

【摘要】在书香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通过调查了解部分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阅读现状,发现在读物拥有量、阅读的兴趣、阅读取向、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公共图书馆服务民工子弟学校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书香城市;公共图书馆;民工子弟学校;基本情况;具体举措

公共图书馆作为群众性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明与记忆,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梦想和期许。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架构中,我们在探索如何通过创新,不断提高服务民工子弟学校的成效。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民工子弟学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少年儿童成长的切实需要。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儿童获取终身学习能力、自我成长的最佳途径,对儿童阅读习惯培养越早,他们的发展潜能就越大。

(二)促进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张家港市坚持走“政府主导、专家指导、社会运作、媒体支持”的全民阅读发展之路,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推动全民阅读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将全民阅读与广大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紧密联系,紧扣文化高质量发展目标,有力有序推进“书香城市”建设。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实用便利、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保障城乡居民平等享受阅读权益。

(三)提升图书馆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图书馆在发挥社会职能时,对社会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提升地区人口的素质,给社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共图书馆服务民工子弟学校,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能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建立认同感。

二、民工子弟学校儿童阅读的基本情况

民工子弟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这些孩子的家长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孩子聚集在民工子弟学校读书,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

(一)儿童读物人均拥有量低。民工子弟学校文化设施薄弱,图书室书目有限,图书资源匮乏。孩子的阅读范围比较狭窄,孩子身边除了教材和教辅用书外,课外书非常少。

(二)缺乏阅读的兴趣。外来务工人员整日忙于工作,业余时间少,文化水平不高,教育子女缺乏科学性,没有认识到阅读的价值,认为孩子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因此,大部分儿童在学校、家里都没有受到阅读的熏陶,没有享受到阅读的快乐,缺乏阅读兴趣。

(三)阅读取向存在盲目性。很多孩子在挑选课外读物时,不知道哪些书才是适合自己的。一些通俗易懂、表现手法夸张、故事情节紧凑的读物受学生青睐,它们恰好迎合了孩子们寻求消遣、追求刺激的好奇心理。名著、科普类和文史地理类的书受冷落。

(四)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意识普遍不强。多数学生从来没有在校内图书室借阅过书籍,只有少数学生在市图书馆流动服务车来校的时候借阅过。几乎没有孩子参与市公共图书馆、图书驿站举办的阅读活动。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学堂”,应积极主动地同学校、家庭形成一股合力,为民工子弟的成长构建和谐的环境,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融入第二故乡。

三、公共图书馆服务民工子弟学校的具体举措

(一)从民工子弟的实际需要出发,倾注人文关怀。民工子弟和城市儿童一样享有平等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权利,公共图书馆应该为他们提供均等服务,使他们和城市家庭的孩子一样感受阅读的力量,增强信心和毅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和社区是民工子弟学习和生活的最直接的场所,因而也是公共图书馆为民工子弟开展服务的最佳场所。1.定时定点服务。市图书馆的“图书流动服务车”把目标定位于民工子弟居住的社区和学校。利用流动服务车方便的特点,提供送书上门服务。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外来民工子弟更便捷地利用优质资源,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每辆流动服务车有固定的服务时间和服务地点。流动车满载着书,满载着希望来到学校和社区,弥补了公共图书馆资源在区域分布上的不足,为民工子弟借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2.科学合理配置。根据书籍流通情况及时向文献采编部提出合理的采购建议,确保流动服务车藏书配置的合理化,满足孩子们的借阅需求;技术上,通过图书馆的借阅管理平台同意管理,实现远程借还手续。为民工子弟更方便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创造了条件。

(二)从儿童成长的角度出发,引导道德品质的自我建构。民工子弟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关心他们。图书馆肩负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网格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该成为民工子弟获取知识信息、充实精神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社会教育阵地,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为民工子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文化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入手,引导他们的道德理解、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的自我建构,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张家港市图书馆为民工子弟学校高年级孩子送去了《初心·梦想——梁家河精神与少年儿童成长路径的心理学研究》的公益讲座。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他的成長故事给孩子们起到了引领作用,每个孩子都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三)从提高阅读效能的角度出发,开展沉浸式阅读。在移动终端普及的今天,民工子弟往往通过短视频、朋友圈、公众号等获取碎片化信息,缺乏静心阅读、系统阅读。浅阅读影响了孩子获取全面信息的能力,视野被约束在狭小的范围内,随波逐流,对人和事缺乏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力。外部的喧嚣提醒我们要沉下心,来一场沉浸式阅读。图书馆作为开展沉浸式阅读活动的先锋,有责任为民工子弟学校的沉浸式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帮助与服务。图书馆馆员要精准把握主题,有机融合人文和现代科技因素,营造沉浸式阅读氛围,组织沉浸式阅读活动。除了传统的形式,可以通过媒体互动实现听觉与视觉、虚拟与现实的互联互通,体验沉浸式阅读的魅力。让经典文化迸发出新的时代内涵,使孩子进一步了解作品真谛,激发阅读经典的热情。

(四)从学习方式的变革出发,开展研究性学习。图书馆少儿阅览室是培养少儿读者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场所,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开展研性学习的重要保证。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很少来公共图书馆。图书馆应主动与民工子弟学校联系,配合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馆校联合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孩子创造来图书馆体验的契机。在确定研究课题后,组织民工子弟来图书馆,进入解决问题的环节。首先,学会筛选资料。教给孩子搜集、分析资料的方法,通过上网、查阅书刊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识别对课题研究有重要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其次,学会整理归纳资料。要有条理地给信息分类,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然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五)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出发,提升综合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公共图书馆要引领民工子弟走向信息新世界,为他们打开创新的大门,给他们自由驰骋的空间,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信息素养。图书馆是集书面文字、电子信息、图片链接于一体的文化公益机构,包含着多元信息,是孩子学习、阅览、提高信息素养的殿堂。图书馆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科技、历史、人文活动,引导民工子弟学会主动获取知识,从而拓宽孩子的视野,提高他们对于信息获取的兴趣,全面推动信息素养培养进程。

四、结语

在全民阅读理念的指引下,重视民工子弟学校阅读现状,保持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普惠性、专业性和持久性,为民工子弟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对推进张家港市书香城市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阅读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家港."书香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公益普惠群众参与[N].中国人民网,2016.

[3]陈力勤.公共图书馆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服务探讨——以苏州图书馆服务实践为例[J].河北科技图苑,2019(3):35-41.

[4]白禄,郭宝华.阅读类综艺节目对公共图书馆开展沉浸式阅读活动的启示[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5):60-63.

猜你喜欢

基本情况公共图书馆
农村地区社区矫正工作研究
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工作解析
云南省首次接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关于县级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