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2020-05-19吕瑞妮张全权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媒体

吕瑞妮?张全权

【摘要】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领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发展景象,使得大学生身处的认知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时期,要想准确了解大学生的认知现状,就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发展特征,传播规律,进而推进新媒体传播优势与大学生认知规律的融合,引导学生获取信息时要符合主流价值观要求,符合意识形态要求。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规律;认知特点

一、新媒体的发展

20世纪后期,科学技术出现了长足的发展,信息传播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播方式也衍生出了以数字图书、微信、微博、QQ及各种类型APP等一系列新型的传播媒介。随着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的出现,固有的信息传播方法和渠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传播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是多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以往的传播主体中,广播、电视、报纸是主要的载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新时代,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也逐渐开始融合新媒体的特征,“融媒体”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形式。它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将新媒体的优势整合,加以利用,使其传播方式、传播手段、宣传功能得以全面创新的一种新型媒体。融媒体把不同的媒介进行优势互补,整合,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提升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融媒体的传播方式已经逐渐成为新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新媒体的出现,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中,依托新媒介,出现了众多的不同类型的传播平台,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从以往的广播、电视演变为如今的电脑、手机等等,从这些新媒体中,人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对生活的感受和感悟都越来越真实。

二、新媒体的传播规律

新时代以新媒介为代表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人们与外界沟通的主要平台,也成了普通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信息交流方式。与以往的方式相比较,新媒体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传播的方式多样化,而且在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方面独具特色,传播范围也更加广泛,效率更高。新时代,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依托,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出现了一系列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特征。

(一)传播的快速化。传统媒介信息的制作和发布要严格遵循相关制度,经过层层审核后,才能面向大众进行传播,这就造成了传统媒介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较低。新媒体的传播是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是以光速传播信息,相比较传统的报纸、书籍等,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实现了快速提高。

(二)传播范围的广泛性。互联网空间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没有性别、身份、学历的限制,只要是互联网用户都可以接收到来自传播平台传递而来的信息,信息极易在互联网用户全面扩散,突破了国家的限制,实现了无国界的传播,不仅可以在区域中扩散,还可以传播到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每个角落。

(三)传播的交互性。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接收和反馈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我国传统的信息输出方式中,往往采用的是单项式的传播,代表主流价值观的传统媒介严格遵守信息的传播规则,发布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信息,而普通的民众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只能被动接收信息。现如今,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网民数量飞速增长,信息的制作者已经突破了单纯意义上的官方媒介,每一位互联网的用户既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和反馈者。新媒体突破了二元结构的传播方式,呈现出了交互式的传播形态,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传播壁垒。

三、大学生认知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大学生认知模式中,意识形态领域的信息传播渠道多是以课堂的信息输出为主,随着中国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开始通过新的传播媒介来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新媒体的舆论阵地也成了他们关注社会百态的重要平台。

(一)学生网民数量的增多。据统计,在中国网民的总人数中,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而网民构成的类型中,学生群体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在传统的课程当中,学生们接受的是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们的认知基本还局限在课本当中。而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大量学生开始在网络空间中找寻信息,进行交流,使得学生群体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

(二)学生交流方式的转变。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在新媒介发展的当下,绝大部分大学生平时上网会用QQ、微信、微博等即时通信,这说明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交际和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新的通信方式出现了传播速度快速化,形式新颖化的特征,大学生们思想活跃,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在此基礎上,他们更加乐于采用新媒体来实现学生们之间的交流。

(三)学生认知内容的多样化。当下,新媒体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手段越来越先进,在信息内容的选择上,大学生更喜欢关注和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与他们生活更贴近的社会热点事件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经查阅有关数据,70%的学生使用网络是基于微信、微博、QQ等生活、学习交流的需求;61%的学生是为了获取学习资料和阅读新闻以及关注时下网络热点;48%的学生是为了观看影视作品。可见,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介,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拓宽了大学生们认知的方式。在网络中,他们的交际范围被扩大,并且逐步社会化,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大学生们的思想意识形态遭遇了巨大的冲击。

四、新媒体对大学生认知的影响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们意识形态领域的转变是各个高校关注的重点,与大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们固有的认知模式,拓宽了认知渠道,改变了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以往的高校教学活动中,往往采取的是教师的单纯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作为新时代下的大学生,他们已经不能满足于书面上所获取的知识,而是想积极探索并获取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基于新媒介的出现,学生们也开始了多种形式的网络学习模式,众多的高等院校为学生们开设了形式内容各异的网络选修课,丰富了学生们获取的方式和方法。

(二)交流方式的转变。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没有时间、空间、学历等的限制,可谓信息无处不在。在网络上,大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和各种网络用户进行各方面的交流,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在交流方式上,大学生们摒弃了传统的交流模式,大多使用QQ、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同时,为了让学生们更方便和快捷地获取学校信息,很多高校建立了自己的论坛,让学生们在其中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能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互联网的发展丰富了当代大学生认知方式,一方面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自由平等,而另一方面,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互联网又阻碍了学生的认知的提高。1.引起文化冲突。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垄断地位,造成了一种自由开放的传播氛围,众多的学生不再一味地相信主流媒体所带来的消息,而是更愿意通过网络,并通过自己的经验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外来文化的涌入,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学生崇洋媚外的现象,甚至还否定和诋毁民族文化,这对我们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给校园的安全稳定带来了隐患。2.心理问题的产生。由于网络是虚拟的传播空间,网络环境良莠不齐,有一部分学生喜欢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并将情感寄托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试图通过网络找到心灵的慰藉。沉迷网络的学生无法分清楚现实和网络,极易受到不良信息和不良环境的影响,容易引发思想混乱。而大学生正处在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极大地危害了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影响了大学生们独立人格的形成。

五、结语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媒体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互联网的影响力日益渗透到生活和学习中的各个方面,这种传播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们的认知。面对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我们要正确引导大学生认知事物,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并借助互联网传播的优势,将意识形态的教育与新媒体积极地结合起来,让主流价值观念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让大学生们真正认可并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史明艳.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问题研究[J].观察思考,2019.

[2]黄高峰.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9(83).

[3]盛铨.新媒体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中国报业,2019(6).

[4]朱坤.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构建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6).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