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教育在生长
2020-05-19邵瑜
邵瑜
理念——传承与创新的相容相契
我园绿色教育的起源要从2000年说起,那时候,香江园外面有一块公共绿地,教师们经常会带孩子们到绿地上活动。孩子们总是自由自在、轻松愉悦,他们观察到蝌蚪产卵、木耳生长这些有趣的动植物变化。大自然就像一本活教材,教师们也不失时机地向教材中“添料加彩”。我们在场地上投放了可移动的推车、木制玩具等材料,大大丰富了幼儿的游戏主题。后来经过与青岛市多位幼教人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我园孩子的活动状态特别接近理想化的教育状态,是回归生命本色的教育。于是,“绿色教育”应运而生。之后,我们又在传统的道家思想中找到了尊重孩子生命本色的智慧,那就是“天放”。因此,“自然天放”成为绿色教育的核心思想,也就是按照自然的规律让幼儿放开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入,我园又将核心理念升级为“自然天放,尽性成德”。自然天放是策略,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尽性成德是目标,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因此,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孩子“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成为绿色教育的终极目标。从绿色教育到自然天放,再到尽性成德,绿色教育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从未停止过生长。
环境——课程中心与儿童视角的相得益彰
近几年,我们对环境的理解也在变化,遵循“课程中心,儿童视角”的原则研磨与思考,以赋予环境更多的儿童教育元素。
一是让环境成为理念的形象化表达。走进幼儿园,迎面雪白的墙壁上有一幅巨大的浮雕,刻在墙角的一只蜗牛正努力地爬向浮雕,正中间八个大大的汉字“绿色教育,自然天放”。在户外,本着“最儿童视角”的理念,我们着力打造了自然而有挑战性的特色环境。如贯通院落的小溪,起伏的山坡,给孩子创设了富有野趣的自然环境;小农场着力給孩子们呈现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把绿色教育的理念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二是让环境与课程互促生成。我们始终认为只有从课程的视角审视环境,才能让冰冷的建筑具有教育的温度与灵性。长白山路园是钢架结构建筑,对于孩子们来说幼儿园的建造过程非常有意义。于是,我们用照片记录从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制作的墙面“绿色家园诞生记”成为“房子大观”主题重要的资源。“幼儿园过生日了”课程,我们创设了29届毕业生的合影照片墙和“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教师合影照片墙,这些都成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同时,环境又能生成课程。实验园门厅并不宽敞,我们就通过大鱼的形象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天花板上一条大鱼的尾巴露在外面,另一面墙上伸出一条大鱼的头。根据这一环境,孩子们生成了“我给大鱼起名字”“大鱼的故事”等活动。环境与课程的互促生成,使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
三是让儿童成为环境的主人。在小班入园适应的活动中,教师们引导幼儿和家长共同制作了很多艺术作品布置在环境中,幼儿入园适应的过程成了环境创设的过程,这样的环境让孩子们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大大降低了幼儿独自入园的焦虑。走廊里,在孩子们触手可及的地方,我们安装了很多易于幼儿操作的墙面玩具;活动室、楼梯间,到处都是孩子们稚嫩而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完美统一的环境,大大拓展了孩子们的发展空间。
课程——“做课程”与“玩活动”的无痕转化
“做课程”是从教师角度出发,关注的是对课程文本的执行;“玩活动”体现的是教师、幼儿共同的经历和体验,两者无痕转化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小班开展“小小蛋儿把门开”主题活动,孩子们在参观鸡蛋孵化研究所时收到一台孵化器礼物。在专业知识的引导和专业设备的支持下,孩子们对孵化小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开始了“21天孵蛋行动”,陆续开展了“我给小鸡起名字”“我的鸡宝宝”“我和小鸡同玩耍”等活动。在孵化小鸡的过程中他们分工合作,给每个鸡蛋编号,并以接力的形式轮流将鸡蛋带回家照料。21天后,一只只小鸡在孩子们的期望中破壳而出。家长们也激动地表示:“小鸡破壳而出的过程是我们和孩子一起重新思考和感受生命的过程,只有无私的爱和辛勤的付出才能收获最真挚的感动。”现在鸡宝宝被饲养在幼儿园小农场里。我们相信,在这次活动中破壳而出的不只是孩子们喜爱的鸡宝宝,还有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有绿色教育的生命张力。这种“做”与“玩”的无痕转化,使我们的课程理念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