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共育“礼”所当然

2020-05-19糜娟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礼仪家园亲子

糜娟

幼儿观赏礼仪养成教育是我园特色教育活动,作为传统和经典,我们一直未忘初心,传承并发展着。在礼仪教育中,我们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为他们提供有效的亲子互动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教育能力。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家长们倾情加入,使得我们的家园共育更智慧有效。

一、明确目标,普及知识,共同知情晓义

(一)认识观赏礼仪的育人目标,帮助家长转变观念

为了让家长理解并辅助幼儿园教育,我们坚持多管齐下,通过家长专栏、班级群、家长学校等家园沟通方式来宣传普及观赏礼仪的教育目标。例如,我们邀请江苏省特级教师张明凤老师为家长们做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的主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让家长了解到: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作为“八礼”之一的观赏礼仪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二)家园联手学礼识礼,普及相关观赏礼仪的知识

家长有了主动进行教育的愿景,还要懂得观赏礼仪知识,有了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选择“看电影”“我会加油”“拍照顶呱呱”等针对性强的集体活动进行展示,巧妙设计让家长参与的课堂环节,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体验礼仪教育。在区角游戏中,我们鼓励家长参加专门设计的观赏礼仪游戏,按规则和孩子文明参与。在有趣温馨的氛围中,互学互助,提高意识。另外,在幼儿园网站和各班的QQ群、微信群中上传相关儿歌故事、游戏视频等。在享受亲子互动愉悦感的同时,家长和幼儿灵活地学习了观赏礼仪:保持安静、有序排队、礼貌喝彩……

二、集思广益,多元参与,共同智慧成长

(一)情由境生,寓礼于境——添砖加瓦

鉴于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活动室、拐角弯道、廊道等处,我们灵活创设了观赏礼仪宣传与学习阵地。或大或小,或点或面,及时展出,推陈出新:有集思广益、富有寓意的教师创意版面;也有孩子的绘画、手工和摄影作品的个性展示。这当中自然少不了家长们的智慧:版面设计精雕细琢,材料提供精挑细选。一份份个性十足的成长册、亲子手工、家庭照片,使环境丰富生动、妙趣横生,极具感染力。

(二)立足“四节”,夯实基础——浓墨重彩

“四节”是我园特色教育活动:上半年的“阅读节”和“艺术节”,下半年的“运动节”和“文化节”。我们立足“四节”活动,适当增加内容和目标,使之成为幼儿观赏礼仪养成的重要实践活动,实现“小改变大能量”的转化。家长的参与既提高了活动内涵和效率,又节省了教师们的精力和时间,还亲密了家园关系。

“阅读节”里,利用生动有趣的观赏礼仪故事,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观赏理念。家长的陪伴成为幼儿阅读的最好助力:通过微信读书打卡、制作读书卡等分享和孩子读书的感受;制作生动别致的个性书袋,开展“创意书袋比一比”“有趣的读书卡”的观赏展览。系列活动中,家长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智慧,让阅读有趣充实,让礼仪教育自然渗透其中。

“文化节”里,家长们积极参与。精彩纷呈的“童话剧表演”、能量满满的“礼仪歌曲家庭唱”活动中,幼儿学会了专注欣赏,热烈鼓掌;“故事爸爸妈妈进课堂”的讲述中,幼儿学会认真倾听,礼貌喝彩;“超级黏土亲子制作”“亲子科技大制作”比赛里,幼儿学会了耐心等待,排队参观,倾听讲解……

“运动节”里,趣味运动会、亲子韵律操、大手拉小手徒步……孩子们享受着运动带来的竞技激情,提升着自身的赛场礼仪行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成了孩子们观赏礼仪的“练兵场”,他们听从指挥,坐立得体,井然有序。这其中,家长功不可没,身兼数职,不仅参与比赛,做好裁判,还要督促自己和孩子的观赏礼仪。

“艺术节”里,参观电影院、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观赏“六一”活动和毕业典礼等,孩子们学会有序排队,提前入场,对号入座,安静听讲解。活动中处处是家长忙碌的身影:秩序的维持,场所的接洽,材料的准备,等等。

(三)主题月至,精彩纷呈——精心打造

六月是我园的“观赏礼仪主题月”,“毕业典礼”“六一儿童节”“端午节”等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实践机会,为养成观赏礼仪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此,我们协同家长共同设计了专门的观赏礼仪月活动记录表。

近一個月的专项活动,家园及时记录跟进,在观察中反思,在行动中实践,在评价中成长,孩子们的观赏行为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家长也以身作则,与孩子同呼吸共成长,零距离改变着彼此的不足。

我们在收集主题月活动记录表的同时,征集家长感言。有位家长在活动感言栏中写道:“女儿活动中,我忙于拍照。回家路上,女儿一脸严肃地对我说‘妈妈,你老是站起来,后面人就看不到前面了。我心里又是惭愧,又是开心,五味杂陈,孩子长大了……”字里行间,不难读出这位母亲溢于言表的“虽愧犹荣”。幼儿园里播种的观赏礼仪文明之花,正散发和谐尊重的芳香,给幼儿和家长带来更多人格魅力。

(四)班级沙龙,传承历史——文化赋能

各班借助家长资源开展的班级沙龙活动丰富多彩,“园博园里景色美”“图书馆里的秘密”“走进蛋糕坊”等,各具特色。我们抓住传统节日的契机,邀请家长参加。“端午节”邀请爷爷奶奶走进幼儿园,教孩子们包粽子,讲端午故事。孩子们给老人端茶倒水、捶背按摩。在弘扬孝文化同时,幼儿在观看倾听中,也培养了观赏礼仪。相宜适当的观赏礼仪教育的植入,让幼儿礼仪行为得到了养成,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五)户外拓展,大小牵手——锦上添花

有效的教育是融于生活,不着痕迹的。养成教育只有落在时时处处的生活中,才能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和升华。我们充分利用户外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幼儿走进生活,贴近社会:到超市购物时,学会排队上电梯、礼貌询问、等待付款;到图书馆参观时,认真倾听讲解员介绍,安静看书;到影院参观时,学会对号入座,安静观影;一日游中,学会有序检票,适时鼓掌,礼貌喝彩……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感悟成长,理解规则,提高生活技能,提升社会性和适应力,养成文明观赏行为。活动中众多家长志愿者的热心参与和贴心服务,为活动的圆满完成保驾护航。同时,家长以身作则的文明观赏,也实时实地传递着模范带头的正能量,促进了孩子发展。

三、全程跟进,陪伴见证,共同评价互促

家园犹如一车两轮,同向运转前行,才能产生合力。丰富多彩的园内活动,家长们的参与是效率和成功的必要保障:亲子科技制作、亲子读书卡、亲子操表演等丰富的活动,滋润着亲子关系;六一游园、毕业典礼、参观节水馆等活动中,家长志愿者热情奉献,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家长会、半日开放、家教知识讲座的开设,开阔了家长的视野,拓宽了家长知识结构,提高了他们对礼仪教育的认同度。活动中,家长全程参与,密切配合跟进,在学习→运用→调整→再实践的过程中,家长的教育能力获得提高,与幼儿园相辅相成,学会了有效评价总结,落实了亲子的学礼、知礼、行礼。

家园适时适当携手共育,实现了“1+1>2”的效能,实现了教师、家长、儿童的共同成长。在携手共同夯实幼儿生命的厚度,提升人生格局的征途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奔跑,智慧碰撞,迎接一场“礼”所当然的绽放!

猜你喜欢

礼仪家园亲子
梦中家园
筷子礼仪
温馨家园
礼仪篇(下)
“无忧家园”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