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0-05-19彭云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资源幼儿园游戏

彭云

一、幼儿园课程特点与资源建设的意义

(一)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为了便于幼儿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进行生动、活泼、主动的活动,《纲要》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并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与教育评价给出了相关建议。

与中小学校由课程设置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所构成的政策要求相比,《纲要》中的相关描述大多是原则性的建议,不具有其他学段学科课程标准那样的具体性和规定性,这与幼儿的发展规律以及各地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差异密切相关。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幼儿的“玩性”决定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要保教并重,尊重孩子天性,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间社会文化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每个幼儿园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课程资源,整齐划一的课程内容不仅不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也不能彰显幼儿园各自的资源优势。

由于幼儿园课程内容具有全面性、启蒙性、灵活性和差异性的特征,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智慧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正如《纲要》所指出的那样,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换言之,幼儿教师不仅要像中小学教师那样组织与实施课程,而且在课程建设方面比中小学教师有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也需要承担更大的课程建设责任与义务。这就需要从“理解与认同政策要求、改造与开发园本课程、收集与整理课程资源、设计与决策活动方案、观察与分析幼儿行为、诊断与优化教育活动”等方面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课程能力。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的意义

课程实施离不开相应课程资源的支撑,在幼儿教师课程能力的建构中,与课程资源建设相关的要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幼儿园课程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比其他任何学段的教师有更大的课程建设责任与义务。从保障课程实施的角度看,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可以实现从教材到生活的转变。没有资源意识的教师,通常只能依托现成的教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样的学习其实是遠离幼儿生活的。如果教师有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就会关注幼儿生活,幼儿的生活就成了最好的“教材”,教师会从这本鲜活的“教材”中,提取与幼儿年龄、心理等相匹配的各种教学素材,作为相关领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

其次,可以实现从静听到体验的转变。幼儿园课程与其他学段课程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生活化的学习内容和行动性的学习方式。如果没有充分的课程资源可供利用,幼儿就会经常性地被安置在教室里,以教师讲述、幼儿静听的“小学化”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相反,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幼儿就能运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学习,甚至走出教室、走出园门,在自然、感性的真实情境中观察与实践,从而实现有趣有效的学习。

最后,可以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幼儿教师的工作是辛劳的,这和幼儿园保教结合的特殊教育原则有关,也和教师年复一年无休止地制作教玩具、创设环境、开发课程等有关。如果幼儿园能够对教师开发与设计的优质资源加以整理,并能在全园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就能极大地将教师从重复劳作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可以为幼儿园节约物力与财力,从而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支出。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

2016年以来,笔者随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专家组,先后到盐城、泰州、宿迁等地近30所省级课程游戏化项目幼儿园进行视导,并且在组内主要负责课程资源建设情况的调研、反馈与指导,还作为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邀参与南通地域内近百所市、县级课程游戏化项目幼儿园的视导和评估工作。在现场,笔者看到了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的可喜成绩,也发现其中存在的某些不足。

(一)主要成绩

1.具有盘点梳理资源的意识。各层次的项目幼儿园都能按照课程游戏化的有关要求,盘点梳理各自拥有的各类课程资源。许多幼儿园用列表的方式对幼儿园的人力资源进行调研与汇总,比如登记家长的单位、职务、专长等信息,汇集教育专家、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的信息,从而建立幼儿园人力资源库。对于幼儿园附近的机构、基地等社区资源,主要采用绘制直观资源地图的方式进行记录,如公园、车站、工厂、农庄、集市等,并标注可利用的资源及其教育价值。很多幼儿园还对其中的重点课程资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预设有可能引发的幼儿学习和相关经验。

2.用资源箱(库)收集整理资源。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启动以来,很多幼儿园在园门口或班级门口设立资源箱,发动家长收集自然与废旧物品。为调动家长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幼儿园还将孩子游戏与活动的照片张贴出来或展示孩子的作品,让家长理解资源保障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幼儿园开动脑筋,发掘室内空间,把原来的库房或闲置的空间改造成资源库,设置货架,将物品分门别类地整理归置。也有幼儿园直接在操场周边、楼梯或公共廊道设置资源箱,方便幼儿自己取放运动器材与游戏材料。

3.对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幼儿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用作幼儿学习与游戏的材料。如在“种子的秘密”科学活动中,教师给幼儿呈现各种各样的种子实物,供幼儿感知与探究;在美工类游戏区域,教师投放大量树根、瓶罐,让孩子进行色彩和造型的设计与装饰。二是作为幼儿区域游戏的“经验场”。如在开展大班角色游戏“银行”前,教师先带幼儿去附近的银行参观与体验,这样,“银行”游戏的讨论与开展就有了经验支持。三是作为幼儿学习内容的“实践地”。如某幼儿园大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就在距幼儿园不远的消防中队进行,幼儿参观了现场,认识了消防设备,了解了消防队员的工作,还学习了安全逃生知识并进行了实际演练。这些教育活动既生动活泼又真实有效。

(二)存在不足

1.课程资源分类的概念不清,层次不明。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的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又直接的条件。廣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课程资源进行不同的分类。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每次分类只能有一个标准,并且一以贯之,然而很多幼儿园在同一层面上交叉使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资源类别名称。如有幼儿园提出要建设园外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实物资源、信息资源等。其实,园外资源和园内资源是按资源来源的分类,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是按资源性质的分类,实物资源和信息资源是按资源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的分类,使用这些分类标准时不能造成概念外延重叠与不周的现象。

2.只在“条件性”层次上利用课程资源。从进入课程的方式与功能来看,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条件性资源和素材性资源。其中,条件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构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比如人力、时间、场地、媒介、设施、环境等,主要表现为幼儿学习和游戏的“经验场”“实践地”或玩具材料等形式;素材性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培养目标、内容经验、方式方法等。从这个角度分析,幼儿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属于条件性资源的层次,如何进一步开发素材性资源,尤其是怎么将课程资源转变为课程内容,开展深入持久的学习活动,幼儿教师对此普遍感到困惑和迷惘。

3.课程资源开发之后没有及时整理优化。一些幼儿园在分析本园课程资源优势之后,开发了系列教育活动并组织实施,这种从无到有的园本特色课程或学习主题的开发是一种高创造性的活动,配套课件的制作、材料的准备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这些项目建设过程中生成的活动一旦完成并应对验收之后,就成为过去,幼儿园没有再组织相关教师对这些课程资源开发的成果进行整理与优化,前期的探索与付出没有成为后继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三、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的对策建议

从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来看,国内最早论及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文章发表于1999年。当时该文就指出,开发幼儿园课程“应以幼儿的兴趣、能力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同时也应因地制宜、因园制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然而30年过去了,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仍然是一个难点问题。笔者以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的内在逻辑为序,提出以下关于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盘点课程资源

从资源来源看,幼儿园应该首先盘点园内资源,园内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其次盘点园外资源,园外资源能补充园内资源的不足。对园外资源的盘点与梳理要有一个范围与半径,要便于幼儿园日常随时随地利用,最好不用借助交通工具,以教师带着孩子徒步就能抵达最为理想,所以幼儿园应该着重发掘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社区资源。从资源性质看,要同时盘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脉资源。很多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学习安吉,大量使用竹制品,殊不知安吉在山区,竹制品的获得便捷又廉价。所以,要学习的是安吉充分发掘当地资源,让幼儿成为游戏主体的内在精神。幼儿园自然资源的盘点要基于所在地域分析,滨江临海的幼儿园要考虑水资源和水产品,江苏里下河地区的幼儿园要考虑芦苇、鱼虾、贝壳、水草等水乡资源,鱼米之乡要考虑富饶的植物、动物等物产资源。社会资源除了考虑农庄、工厂、医院、集市、公园等社区机构以外,更要把风俗习惯、建筑工艺、美食服饰等地方文化纳入其中。

(二)收集课程资源

收集课程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使用,但不是所有的课程资源都能收进幼儿园资源库。比如,社区资源和人脉资源只能以图表的方式进行记录,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按照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幼儿园可以重点收集实物资源、电子资源两类。实物资源可以是树叶、贝壳、种子、石头等纯自然的物质,也可以是服饰、纸盒、罐子、花盆等经过人类加工的物质,还可以是为教育教学活动专门制作的物品,如笔墨纸砚、模型、标本、挂图、仪器等。实物资源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的特点,能够为幼儿的学习与游戏提供直观保障。电子资源指的是可以存放在电脑中的、实现人际共享的资源,比如各类计划、环境或活动设计方案、配套课件、绘本、音乐等。电子资源里除了常规的主题单元活动(含教学与游戏)以外,还应该包括师幼交往、班级活动、集会演出、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各类幼儿园活动。对那些过去策划组织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活动资源,要加以收集整理、不断优化,使其成为幼儿园的传统。

(三)利用课程资源

幼儿园对课程资源的利用,除了大家知晓并熟练运用的条件性层次以外,更要思考如何进一步开发素材性资源,尤其是怎么将课程资源转变为课程内容,开展深入持久的学习活动。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幼儿园地处农村,园内有一片占地五亩的生态园,后期改造成了梯田式旱植园、水植园、戏水池、玩沙池、荷花池、飞禽园、家禽园等一体化的“小豆丁”农场,依托得天独厚的园内资源,园所开发实施了养植活动课程。“小豆丁”农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动植物生长的季节规律,制定了三年养植规划和养植课程的发展目标,各班自主选择养植内容,教师优化种养过程。从兴趣引发问题,增强幼儿参与养植活动的动力;由问题形成经验,提升幼儿参与种养活动的价值;让经验体现表征,发展幼儿参与养植活动的能力。金家坝幼儿园对养殖资源的利用就是在课程内容的层面上展开的。

(四)整理课程资源

好的课程资源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因此,有必要对经过实践检验、优质成熟的课程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主题资源库,供后续教学循环使用。江苏省高邮市直机关幼儿园的分格存箱法就值得推广,他们按课程资源主题大小分成若干层次,每个层次建立若干分支,犹如大箱里存中箱,中箱里存小箱。比如在“我的家乡在高邮”乡土课程资源箱里,根据课程内容涉及的领域进行分层分格整理。第一层分为社区知识、风俗传统、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地藏物产,第二层的地藏物产再分为种植物、饲养业、工业矿产、名优特产,第三层的名优特产又分为董糖、珠光米、羽绒服、界首茶干、双黄蛋。教师在每一个层次都可以进行课程活动的扩展和延伸,如在双黄蛋这一层次,可以有艺术活动“打击乐‘数鸭蛋”,语言活动“欣赏作家诗人笔下的双黄蛋”,社会活动“参加双黄鸭蛋节社区演出”,科学活动“腌制双黄蛋”,数学活动“认识双数”,健康活动“双黄蛋色拉”,等等。另外,对打包整理的课程资源进行再次使用时,也不是原封不动直接取用,而是需要教师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与添加、变化与调整的再设计,从而使课程资源进入循环往复、不断完善的上升通道。

本研究项目受到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

猜你喜欢

资源幼儿园游戏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