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淮北地区出土汉代画像石中鸟图案

2020-05-19武可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4期
关键词:图腾崇拜

武可

【摘要】淮北属于古代鸟夷族分布区,更是楚汉两种文化的交汇地,特有的文化背景使其形成了“尊凤爱鸟”的习俗。淮北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便有很多这样的图案,既反映出了汉代淮北人对于天文知识的朴素认识,又反映出了他们对于生命的赞美与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愿。回顾淮北汉画像的发展历史,在与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结合之后,它的创作动力主要包括“圖腾崇拜”“抽象夸张”及“现实生活进步”三部分内容,笔者就从这三部分要素出发对其内涵及创作背景进行了划分。

【关键词】淮北汉画像;鸟图案;图腾崇拜;类型分析;美好生活向往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淮北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春秋时期属于宋国,在战国时期则属于楚国。久而久之,淮北也就成为了楚汉文化的交汇地,因承袭楚人“爱鸟尊凤”的传统,所以,淮北汉画像中也呈现出了这方面的艺术特色。

一、由“图腾崇拜”而创作出的太阳鸟图案

淮北汉画中经常会见到“太阳鸟”的形象,而这类作品的创作源于古代劳动人民对于日月的想象,更反映了其对于天文知识的初步认知。过去,此类画像多刻于墓前的石祠之上,属于我们所熟悉的“日月同辉”图案的一部分,“图腾崇拜”是其创作的最初动力。其太阳内部还刻有三足鸟,它代表的是太阳的“精魄”,当然,这一认识在今天看来根本不值得一提:因为古人观测到了天文现象中的太阳黑子,且当时的认知还解释不了这一现象,于是便把它理解成了“背负黑子的三足鸟”或者说金乌。[1]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三足鸟是西王母的侍禽,主要负责为西王母完成取食的过程。总之,这一图案其实代表了古人对于天文现象的普遍阐释,更表达了一种对于太阳鸟的崇敬。回顾历史,古代劳动人民对于太阳鸟的崇拜由来已久,这一行为至少经过了七千年的传承,共经历了三个历史高潮。自河姆渡文化时期开始,在漫长的岁月中太阳鸟似乎已经成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另一种精神信仰,并运用到了劳动、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将这一图案当成自己的族徽使用是最为值得关注的用法,某一部分先民认为自己与太阳鸟族原本属于同宗,并广泛存在于中华大地之上。[2]

具体来说,这方面的太阳鸟图案也可被分成三个类型:(1)鸡与太阳,就是将“公鸡”这一形象进行异化处理并将其当成了太阳鸟的原型。总体来说,这类图案多存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2)整合鸷鸟与太阳的形象而形成的太阳鸟原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淮河流域以及东部沿海地区;(3)变异、解析太阳鸟纹之后形成的图案,主要以太阳和黑色鸟纹图案结合而成的日中鸟图案为主,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黄河中上游等地区。综上所述,这类图案的分布已经呈现出了相对显著的地区差异,实际图案也表现出了不同形式的特点。若进一步划分,淮北画像中的三足鸟或是石金乌应当属于鹊与鸮等形象的集合体,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特色。[3]

二、由“抽象夸张”而创作出的凤鸟图案

这里的“抽象夸张”是“根据理想来反映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它将原本抽象的概念进行了具象化处理,直观地表达出了创作者内心的情感。[4]根据淮北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来看,其“抽象夸张”的特点其实非常显著,由此而呈现出的艺术特色极具欣赏价值。

淮北汉画像中,凤鸟图案就是根据这一思路创作出来的。这是存在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表达了人们对宇宙天地及鬼神世界的幻想,同样也浓缩了他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这一图案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根据两汉时期的墓葬文化可知,其对于生命死亡的理解可以用“送死”和“慰生”两个词来概括,这是这部分文化的内核。“送死”即告慰逝者,而“慰生”则是祈求生者平安,这是一种“人界”与“仙界”的跨维度沟通,而凤鸟则是其沟通的媒介,在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寄托自己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古人虚构了一个以神灵或鬼混为主的世界,并将凤鸟当成了连接它与现实世界的媒介。淮北汉画中涉及到的凤鸟图案样式非常丰富,有与现实人物、事整合在一起的图案,有同神话故事整合在一起展示出来的图案。常见于墓室的门楣石、门扉和墓室内壁等位置上。此外,淮北汉画中的凤鸟图案还经常与扶桑树一同组成画像,这其实体现的也是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玄鸟是商部落的图腾,当它栖息于扶桑树或在飞翔时表现的就是一种“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意义,而凤则是百鸟之王,代表的是封建王权中的女性化身。因此,将两种图案整合在一起具有珠联璧合、吉祥福瑞的意义,最终呈现出的画面非常高贵,极具艺术观赏价值。从神话或民俗角度分析,这类图案是“玄鸟生商”等传统神话的现实体现。汇总近些年的考古发现可知,这类图案的汉画像作品多出土于商丘、南阳、郑州等地,其形状与名称各不相同,有的地方出土的作品像燕子,有的像斑鸠,也有的像朱雀,其中不乏两只凤凰在一幅作品上的图案,表达的是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意象。[4]

根据考古发现,本地区的汉墓中凤鸟会与铺首衔环一同被刻在墓门之上,于是就形成了淮北汉画像铺首衔环的特色。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还是淮北地理位置对应的星宿决定的,当然也与本地的其他民俗有关。汉代文献称:“宅中主神共有十二焉”,青龙、白虎列十二位。龙虎猛神,天之正鬼也,飞与流凶安敢妄集,犹主人孟勇,奸客不敢窥也。”因此,“四神”已经成为庇佑家宅安宁的神祗了,将其应用到画像的创作之中能够达到趋吉避凶的效果。而淮北汉画像在创作时则更偏爱朱雀,在墓葬的墙壁装饰画中雕刻上这一图案则表达了希望逝者可以驰骋环宇,为生者消灾祈福的愿望。

三、由“现实生活进步”而创作出的鸟图案

淮北自古以来就是鸟类栖息的好地方,因为平原辽阔、河渠纵横,所以生活了大量的鸟类。淮北汉画与现实生活进步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源于本地先民对现实生活美好的关注,于是我们今天才能见到很多描绘现实生活美好场景的作品。

猜你喜欢

图腾崇拜
论女娲形象的流变及其内涵意蕴
蒙古族与俄罗斯生态文学作品中的图腾对比研究
清代服装中萨满图腾因素研究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从红山文化中的图腾崇拜探索早期宗教的产生与发展
汉代独角镇墓兽造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探研
浅谈黔北仡佬族文化的原始宗教印迹
文明的印痕
鱼凫图腾与古蜀文明
红山文化猪龙、凤鸟图腾崇拜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