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环境创设中“空窗期”的建设实践
2020-05-19王蓉梅
王蓉梅
新学期开始,幼儿园活动室环境“百废待兴”,这一时期为班级环境创设的“空窗期”。其实“空窗期”的环境创设也能为幼儿教育提供契机,教师可以将班级活动室的布置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冲突,形成交流,达成共识,最终完成一致的目标。那么,在“空窗期”的建设实践中,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又该回避哪些误区呢?
一、“空窗期”班级环境创设的关键要素
1.权利——活动环境能观赏,也能探索
学期初,教师费尽心思,将活动布置得温馨又美观。幼儿走进来,东摸摸西看看,充满了好奇。“小调皮”旦旦想把娃娃家的镜框拿下来看看,教师连忙阻止,告知他只能看不能摸,旦旦败兴而走。
班级环境创设凝聚了教师的智慧,教师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惜室内的每一寸地方,唯恐弄坏了。可是只能观赏不能探索的环境对于幼儿又有什么意义呢?美的环境能熏陶幼儿的心灵,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应激起幼儿的探究欲望。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首要前提应该是“权利”,即幼儿有权改变活动室里的一切,有权在排除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去玩活动室里的任何东西,环境应该是能够让幼儿尽情探索的空间。
2.规则——教室里该怎么玩,孩子说了算
幼儿天性好奇好动,或多或少会因为一些原因破坏班级的环境。这时,教师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幼儿与环境互动的效果:规矩多了,幼儿束手束脚;没有规则,幼儿无法无天。那么,规则从何而来,规则指向何处?
自然角的环境创设是基于培养幼儿爱护自然的目的而产生的,因此,养护植物是幼儿的学习任务。每日活动的哪个时段是照料植物的时间?该由谁去照料?这些规则应该由幼儿讨论后产生。再如,建构区不能同时容纳很多人,过于拥挤不利于幼儿建构,适合的规则也应由幼儿在实践中探索商定。
规则直接决定了班级环境的秩序,但秩序不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唯一标准,只有幼儿与环境、秩序发生了互动,才能获得成长所需的经验,因此,规则应该由幼儿说了算。
二、“空窗期”班级环境创设的操作模式
1.对话——了解幼儿关于环境的认识
每学期教师精心创设的环境是否正是幼儿需要和认同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通过与大班幼儿的对话,对幼儿关于环境的认知做了一个调查,得出结果如下:相比较静放在墙面上的装饰,幼儿更喜欢能动手取下来摆弄的装饰;相比较统一的色调,幼儿更喜欢五彩缤纷的设计;相比较直放于外面的环境,幼儿更喜欢角角落落的探索……
通过调查能深入地了解幼儿,知道其兴趣及审美偏好,在此基础上进行环境创设的规划,更符合幼儿的需要。师幼对话,能促进对话者各自的思想、智慧在平等的互动中得以启发和促进。
2.规划——引导孩子建立计划的概念
规划是指教师与幼儿共同商讨关于班级环境创设的问题,并以图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它有利于幼儿根据计划去执行方案,并在执行后进行反思。规划对于大班“空窗期”环境的建设来说至关重要。有了规划,就有了共同活动的目标,同时也为环境创设指明了方向。
规划一般以小组方式进行,有利于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幼儿获得成功的體验。同时又能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认识倾向、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参与到集体学习中。笔者发现,大班幼儿在规划与实施间的通道是比较宽泛的,幼儿的变通能力强,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但它也有弊端,容易造成幼儿的坚持性不够。因此,在活动后期,通过对规划书的再次审视,能够为幼儿提供有意义的反思学习。
3.实施——赋予孩子动手的空间
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学习与发展,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及现有环境的整体情况,通常有以下几点:
(1)材料——原生态的材料是最美的。收集材料是环境创设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尽可能地让幼儿自己去搜集材料,而教师只提供最基本的工具:剪刀、胶水等,有时甚至可以故意“克扣”一点,让幼儿自己想办法,从而尝试商量、轮流、合作等方式。
(2)过程——自由创作是最快乐的。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发现,没有规则的限定,幼儿的创作更快乐,作品也更有意义。因此,在班级环境创设中,自由创作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看、说说、问问等途径去获取信息,同时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过程是幼儿的“黄金时间”。
如幼儿在设计区域规则牌表达人物数量时,有的用简笔画表达,有的用数字表达,有的则直接用雪花片表达。这一过程中,他们既有象形思维,也产生了替代思维。加登纳曾说过:“差不多每一个孩子到4~7岁时,在有合适环境的鼓励下,都是极富创造性的,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这个阶段正是最自由的阶段。”环境创设的终点不在于比哪个活动室更美观,而应以创设幼儿喜欢探究的环境为目标,以丰富幼儿的创造表现为抓手来实施。
(3)反思——战胜失败是最有意义的。幼儿在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想法和做法不可能全部正确,教师应该搞清幼儿的真实想法,并且敢于让幼儿去尝试失败。
如建构区地面上,幼儿尝试贴出棋盘格的装饰,以此标示每块区域幼儿可以活动的范围。活动过程中,幼儿又发现这样的环境不合理,每个人的建构区域太小,不能进行合作建构。于是他们尝试调整,把空间变成了3横排的区域,结果发现这样进入区域的人数又太少了,玩起来没意思。最后,他们在场地前贴了6双脚印,代表游戏区域可以容纳的人数。在这样修正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具备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主动去进行调整,这一过程中他们讨论、协商、合作,最后获得了共同的成长。
三、“空窗期”班级环境创设的发展价值
1.教师——做会“活教育”的老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有一句非常出名的评价: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大教育观念下,幼儿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教师必须建立“活教育”的观念,抓住生活中的学习契机,以灵动的方式引导幼儿去学习。
“空窗期”的环境创设,教师的角色可以有三种:(1)顺应者——即满足幼儿的所思所想,并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提供帮助,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2)引导者——即师生共同协商生成环境。当幼儿出现问题停滞不前,影响他们继续创设环境的动力时,教师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3)推动者——这是“空窗期”环境创设的灵魂。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用心体会每一位幼儿的真实需要,能力强的幼儿推一推,给予更多的空间;能力弱的幼儿扶一扶,给予适时的帮助。
不同的角色,赋予了教师不同的任务,但最终原点都是为了培养一个会“活教育”的教师,给予幼儿生动的“活教育”。
2.幼儿——做会“自己学”的孩子
真实的情境为幼儿提供了真实的学习。教师期待幼儿能够“自己学”,这不是一种口号,而应是一种行动。自己学,代表幼儿积累了一定的认知经验,产生了最基础的审美感,直观地发现并感受生活中的美。自己学,代表幼儿萌发了探究欲望,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能够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协商、交流、讨论等方式去解决问题。
“空窗期”的环境创设,就如同一扇窗,打开了幼儿与教师共同学习的通道。教师的放手退后,给予了幼儿站到前台的机会;活动室里的空白,给予了幼儿创作的空间。活动室,是幼儿的活动室,教师,不妨“懒”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