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2020-05-19赵晓军
赵晓军
(定西市人民医院风湿内分泌科,甘肃 定西 743000)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的一种代谢综合征,其临床特点包括病程呈慢性进行性进展、危害性大、预后差等。如患者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极易引起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进而会给其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1]。稳定调控血糖具有长期持久性,如何保证糖尿病患者良好地遵从医嘱,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则为获得理想远期预后的关键。个性化护理作为一种现代化护理手段,在护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旨在通过为患者提供多层次且符合其实际需求的护理服务,以促使其尽快康复出院。有研究指出[2],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此护理服务,可使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疾病,对于血糖及生命质量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本研究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亦获得较好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 年4 月~2019 年4 月诊治的104 例糖尿病患者,疾病诊断参照《实用内科学》相关标准[3]。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有关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意识无障碍,且具有良好的认知及行为能力;(3)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等;(2)有重大躯体疾病;(3)妊娠糖尿病;(4)精神异常。纳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护理组,每组均52 例。对照组男29例,女23 例;年龄37~80 岁,平均(58.47±6.03)岁;病程4 个月~8 年,平均(4.31±1.12)年;其中1 型糖尿病6 例,2 型糖尿病46 例。护理组男31 例,女21例;年龄38~80 岁,平均(58.60±6.22)岁;病程6 个月~8 年,平均(4.43±1.09)年;其中1 型糖尿病5 例,2 型糖尿病47 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即为患者口头进行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提供用药方面的指导等。护理组则实施个性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推行一对一护理,构建轻松、温馨、和谐的病房环境,同时护理人员多和患者进行亲切互动,使彼此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其目的是缓解患者对治疗环境的恐惧心理,并使患者更好地的信任护理人员以及配合其工作。(2)人文关怀:高度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患者真切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进而有助于其敞开心扉和护理人员进行交流。(3)心理辅导: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患者心理特征、性格特点等个体情况指导其掌握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多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定期组织开展糖友座谈会,邀请情绪状况控制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教,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自身情绪。(4)健康宣教:宣教前充分了解患者受教育程度、理解力等情况,并采取直观的方式如利用多媒体工具向患者深入浅出地讲解疾病的发生进展过程、所用药物知识及使用方法、饮食控制方法、运动开展方法、病情自我监测方法等,并向其反复强调遵从医嘱对于糖尿病管理所起到的积极意义。在宣教过程中尽量少使用晦涩的医学术语,同时可采取情景模拟、案例分享等教育形式,以激发患者学习的主动性。(5)在出院前,引导患者加入“糖友微信交流群”,在群里定期发布一些有关糖尿病的咨询,并鼓励患者间相互分享抗病经验、心得体会。专职人员及时归纳患者提出的疑难问题,并做统一解答。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护理3 个月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评价项目包括合理饮食、运动疗法、遵医用药、自我监测等,每项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等3 个等级,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总例数×100%。(2)测定两组护理前、护理后3 个月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2h PBG)值;(3)采用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A-DQOL)对两组护理前、护理后3 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量化评分。A-DQOL 评分范围为27分~135 分,分值愈高,患者生活质量愈好[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治疗依从性
护理组合理饮食、运动疗法、遵医用药、自我监测等方面的依从性均好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例(%)
2.2 比较血糖控制情况
护理前两组FPG、2 hPG 测定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FPG、2 hPG 测定值均降低(P<0.05),且护理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mmol/L)
表2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mmol/L)
注:与护理前相比,aP<0.05。
2.3 比较A-DQOL 评分
两组护理前A-DQOL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A-DQOL 评分均增高(P<0.05),且护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A-DQOL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A-DQOL 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糖尿病为一种慢性终身代谢性疾病,目前尚无法彻底根治,仅可通过采取用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自我监测等综合手段对血糖进行调控。相关研究表明[5],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低与血糖控制效果有直接关系。如依从性较差,则会造成患者血糖控制不良,轻则引起躯体不适,重则可导致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甚至可致死。因此,采取有效策略提升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
既往有调查研究显示[6],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自我保健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导致其不够重视遵医治疗。而常规护理虽然会对患者进行认知教育,但多为口头宣教,未能充分考虑到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理解力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宣教效果不佳。如对于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因其记忆力减退、理解力较差,故这种宣教方式不利于其对知识的吸收与掌握,或导致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肤浅,从而会影响遵医行为。而本研究应用的个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满足不同患者需求为服务宗旨的优质化护理模式,在开展过程中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易于被其接受的宣教方式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同时注意调动患者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有助于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使患者更充分地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并认识到遵医行为对疾病预防及控制的重要性,从而可促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7]。另外,有效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并积极引导糖友互帮互助,有利于重建患者抗病信心,亦可对其遵医行为起到一定改善作用[8]。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合理饮食、运动疗法、遵医用药、自我监测等方面的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均较好,FPG、2 hPG 数值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优。提示采取此护理方法有助于提升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为稳定血糖奠定良好基础。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护理组A-DQOL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分析其原因为个性化护理实施后,患者对疾病的防控意识及能力均显著增强,能够全方位进行健康管理,最大程度避免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因子对生理、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从而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9]。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调控其血糖水平,并使其生活质量大幅度改善。但本研究样本例数选取较少,致使所得结论的说服力不足,故有待扩大样本例数做进一步研究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