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武德培养

2020-05-19

湖北体育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武德武术问卷

赵 桐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1 问题的提出

1.1 现状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难看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提高我国发展现代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整体育人教学质量,给现代教育学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学校现代教育的每一门教育学科,都应该有其自身的整体育人质量目标和教学方法,但都强调应正确处理好学校德智体美四者的平衡关系。因此在大学生体育课的武术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对他们武德方面的培养[1]。

1.2 研究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教育学生要做到“育人为本”,旨在培育广大学生正确的、信念、追求。尤其特别是对大学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更应该特别注重对他们的教育与培养。

本文以体育核心为基准,以体育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武术这个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来渗透体育课程中的核心素养,从而培养大学生必须首先具有健康的身体作为支撑。本文研究表明,从大学课程的武术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为切入点,体育核心素养对学生培养作用之重大,效果之良好[2],不论在科学理论层面还是科学实践层面都更加强调其基础应用中的价值。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高校学生的武德的培养及其方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查阅国内与武德、高校德育相关的专著、期刊、研究报告和相关新闻等。

2.2.2 观察访谈法

观察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日常行为、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等外在表现,以及通过各种形式的访谈问话,了解他们的实际想法。

2.2.3 调查法

通过实际的走访调查来确认采用的资料的可靠性。

3 武德概述

3.1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含义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制约着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时至今天,经过批判扬弃和创新发展的传统伦理道德,对人类社会仍然具有普遍意义。而“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虽然都是指的社会道德现象,但两者也有区别,道德多指人们之间的实际道德关系,伦理多指有关道德关系的道理。

3.1.1 传统武德的内涵

武德,早在春秋时期,在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过去,大多数拳种流派也以“尊师重道、除暴安良、助人为乐、扶危济贫、戒骄奢淫逸”等作为规章戒律[3]。而武德精神的实质,亦是追求社会的正义、公平、公道,是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武德同样是通过社会的舆论、大众的压力、良知的不安,使人们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攻之”,来平衡人与社会的关系。自从有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律《隋律》、《唐律》。至今,武德从来未曾与法律发生过冲突,武德的实用性也比国家制定的法律更加广泛[4]。

3.1.2 批判的继承与发展

时至今日,传统的武德内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去除传统武德中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在习俗上的迷信和歪风邪气、以及唯我独尊的的封建意识。要批判地继承传统的武德,把习武同发扬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要以礼待人、心胸宽广、不以强凌弱、不恃武伤人;要尊师重道、虚心学习前人的经验、努力学习技术、认真钻研、刻苦练功、磨练自身的意志,同时也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争取为社会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5]。

3.2 培养武德的意义

3.2.1 学会为人

在1987年的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上,就有人将武德的含义概括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在今天,也有不少学者试图对武德进行新的概括,有的学者认为武德精神是“尚武崇德的精神”,有的学者认为传统武德是“一种美德”,也有的学者认为武德就是“武者体现的道德”。武术的各拳种流派,也都订有“门规”、“戒律”等作为自己门派的武德的标准[6]。习武目的不是为了炫耀武功、恃强凌弱,而是为了克服不足、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是在师长的教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2.2 学会处事

在武术修习的过程中,也免不了频繁地和同学交流、切磋,在集体生活中,最是能够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协作的能力。时间长了,学生们就会知道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可以请求到别人的帮助,更可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并且学生在长年的武术练习中,不仅是学习武术技术,也是在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更要在举手投足中体现出来。

传统美德也要求做到诚信知报、克己奉公、见利思义、修己慎独务实宽厚,这些都是古人对于处事之道的指引[8],只需要努力地按要求去做,必然可以成为一个受欢迎和信任的合作伙伴。

4 学生武德的养成与体现研究分析

4.1 问卷调查

4.1.1 问卷设计

问卷参考曹韦华硕士论文 《西安市中学武术教学中武德传承内容及对策研究》的调查问卷,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初步制定高校民族传统武德教育情况的调查问卷。

4.1.2 问卷的调查时间

2019年9月至10月完成发放、回收本次研究调查问卷的工作。

4.1.3 问卷回收率

一共发放调查问卷121份,回收121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19份,有效率98.34%。

4.1.4 效度检验

邀请9名专家,其中教授2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4人对问卷的效度进行评价检验,结果如表1。

表1 问卷效度评价统计(n=9)

4.1.5 问卷的信度检验

使用“再测法”检验了调查问卷的信度。在本次调查的学校中随机选取30人,发放问卷进行了前后间隔15天的两轮测试,测试对象、问卷不变。计算两次测验的相关系数分别是R=0.875和R=0.85,可见,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符合研究要求。

4.2 学生的武德养成

本文通过调查与访问,发现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能够有良好的武德修养,其形成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引导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日常的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学氛围比较轻松,同时能够轻易的在技术动作的教学中传授武德精神,能够很好的将道德规范的要求与学习实践结合起来,甚至可以做到寓教于乐,不会让学生觉得实践武德的要求是一件困难的事情[9],反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把武德规范用于实践。

另外,体育教育更多的需要教师激励、鼓舞学生,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再通过循循善诱将学生的身心向开朗阳光、坚韧顽强的方面引导,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健康均衡的发展。

2)专业的影响

首先,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特点可能对学生的武德养成有较大的帮助。与普通高校学生的专业不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大多数必修项目,大部分是与同学、队友合作才能完成的。例如舞龙舞狮、武术套路对练、武术散打和中国式摔跤。所以基本上不会有学生单独练习的过程,有搭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学生产生孤独感和自闭倾向。而且在集体的练习中,和小伙伴一起努力、一起欢呼、一起成就,这样也是非常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

其次,同样是这些项目,也是有很强的对抗性在其中的。如舞龙舞狮,套路对练表演,都是需要两人甚至多人配合来完成团体对抗,这样就一定会学到团队协作。而在武术散打、中国式摔跤比赛中,因为对手就站在你目前,他的拳脚蓄势待发,他的摔法伺机而动。但凡还有一些自尊心,都会为了自己的荣誉而奋力一搏[10]。并在这过程中展示技艺,认识不足,收获经验。这样,就离武德的要求又进了一步。

最后,在这些项目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团队协作,仔细观察,克己忍耐,更要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持冷静,这便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武德精神[11]。

4.3 学生的武德体现

在本文,通过观察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日常行为,发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武德体现:

1)对待师长亲友

首先,在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友爱同学。武术修习讲究“礼”[12],上课下课时师生之间要敬礼,练习时同学之间要敬礼,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示范技术动作时,学生的姿势态度也必须要合乎礼仪。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如入芝兰之室,久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其次,面对师长、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大多能够耐心的听取,虚心的接受,并客观的纠正,不会有什么心怀愤懑、以图后报的事发生。同学之间的日常交流,也能够控制好,既不会开过分的玩笑、也不会因为口舌之争而拳脚相加。

在访谈的过程中,有反映出这样一种说法,武术学院的学生学习成绩虽然一般,但是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品德操行的排名是名列前茅的。这起码说明武术学院多年以来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工作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对待陌生人

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少不了与陌生人打交道,有时是请求别人,有时是被请求。但不管怎么样,大多数学生还是可以做到有礼有节,请求别人后表示自己的感谢,被请求后表现自己的热心[13]。

3)对待集体财产、公共设施

在对待公共设施上,在对借用的器材都比较爱惜,没有什么故意损坏、遗失的行为。训练馆中的沙包大多都是使用寿命耗尽而更换,拳套手靶也多是因为使用强度过大而损坏。

5 在普通高校中推广武德及可行性研究

5.1 在普通高校推广武德的目的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古代先贤总结提炼出的搏杀技艺。通过演练、实战的手段,提高人体各方面的能力。

道德,也是中华名族赖以生存的行为准则。它是种社会的意识形态,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道德规范往往也代表着社会正面的价值取向,对个人的言行起着评判的作用。

武术与道德并不是对立的,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武术的传承也依赖于道德的发展,没有道德约束的武术只会害人害己。所以武德作为一种美德,是指导和约束习武者行为的准则和规范[14]。

5.2 在普通高校推广武德的可行性研究

目前武术发展的低迷,与武德发展的滞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我目前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家长对于传统武术的认识非常模糊。养生气功等于搞封建迷信,武术散打是培养打架能力;而武术套路则被看作是花架子、能看不能打、老年健身操等等。至于中国式摔跤、舞龙舞狮等,都已经不知道是传统武术的内容。

但是反观跆拳道、空手道等项目,近些年来发展迅猛。我们应当看到,他们的成功发展不是靠打出来的,而是靠源自中国的“仁、义、礼、智、信、勇”等传统文化来征服了广大中国人的心和钱包。

假如,通过练习武术,会让自己家的孩子身体强壮、更有礼貌、意志坚定,那么哪个家长会反对孩子练武术呢?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在武馆进行学习,说明他们确实有这样的需求,这对武术的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既然存在需求,那么就可以把他们从跆拳道、空手道吸引到武术项目来。

另外,酷炫的武术招式和一生正气的教员,总是能够吸引高校学生的目光,让他们有兴趣进行尝试,再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实足的进步使学生感受到武术的独特魅力,最后让他们喜欢上武术。

当有了足够多的人参与武术,那么对于传统武术的种种误解和偏见自然会一扫而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虽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在长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后,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武德修养确实要高一些。但是大多数还是比较浅显的、片面的,不能将武德精神贯彻到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只是在一些显而易见的、明确要求的行为上能够体现武德精神,例如努力训练、礼貌待人等[15]。但是除此之外,并不能表现出自身的武德修养,特别是对于一些要求比较细致的事务或工作时,表现的简单粗暴、难以圆满完成。简而言之,就是武德修养有,但是还不够,不能将武德精神贯彻始终。

6.2 建议

武德和武术,就是对于人的教育。而武德教育的问题,体现的是德育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也要有恰当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我们现在需要继承和发扬的,是什么样的武德精神,传播什么样的武德。必须要纠正过去的习武陋习,防止混入新的迷信内容,还要避免在传播发展过程中出现内容的曲解和混乱。

其次是要有恰当的传播途径。先在高校中发展,通过校园的环境来改变学生,让传统的武德精神在年轻人身上落地生根,再来通过学生慢慢的影响他们的家人,朋友以及他们的下一代,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在符合时代要求的武德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影响下,让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候得到正确的引导,做一个新时代的习武之人,能够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思想境界进一步提高。最终努力成为一名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武德武术问卷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深山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