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的评价指标体系
2020-05-19李燕燕
李燕燕,李 静
(1.湖北经济学院 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2.北京师范大学 体育运动学院,北京10087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起飞与不断深入,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基于对生活方式的美好愿景和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们的体育消费需求被开创出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日益高涨的城市全民健身需求,快速成长的城市体育产业都不得不面对我国当前体育场馆资源供需严重失衡的窘况。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城市高度重视以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社会化改革为龙头,构建多样化的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管理模式,提高场馆资源的利用效益,更全面发挥场馆功能,服务社会公民。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官方发布的数据表明,截至2013年12月31日,大陆总人口数达到了13.61亿人,全国体育场地共有169.46万个,国内人均场地锻炼面积为1.46m2,教育系统的场馆数量占总体的38.98%,其中高等院校体育场馆占4.97%[1]。如何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共享的效能是当前城市体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大量研究表明,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有效共享是服务全民健身事”的基础支撑,是高校体育场馆市场效益发挥的助推器,是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缓解的有力杠杆。
本文通过构建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的评价指标,优化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的诊断与导向,推进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配置效益的提升,为新时期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1 “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的基本内涵
体育场馆涵盖的要素非常丰富,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因素所组成的整体,场馆的数量、种类、装备、布局、规模和形态等都属于这个范畴。作为专门修建的运动场所,体育场馆主要是用以满足群众体育消费、健身娱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需要[2]。一般来说,体委系统的体育场馆资源、学校系统的体育场馆资源、企事业系统的体育场馆资源和民营性体育场馆资源四大类构成了我国体育场馆资源。其中,最典型的体育场馆资源就是体委系统的体育场馆资源和学校系统的体育场馆资源。
体育场馆资源共享是在以全民健身为导向的基础上,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锻炼需求所提出来的,其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整合机制提高场馆利用率从而满足大众需求[3]。以教育系统体育设施的资源共享为例,其最重要的任务是满足学校的体育教学需要,单一的经济指标是无法客观科学地评定其经营活动好坏成功与否,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切忌本末倒置因小失大,务必立足场馆的现实状况,制定科学的运营管理机制,场馆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用以解决场馆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协调运营过程中各基本要素以及相关机构之间的关系[4]。对武汉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质量进行评估,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武汉高校场馆市场资源配置效益,督促政府、市场主体及创新主体积极作用体育市场需求,促进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规范和完善。
2 构建武汉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评价指标的意义
首先,建立武汉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下,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从场馆共享过程中提供的资源、实现的效益、影响的因素出发对场馆对外开放、服务社会进行评估。基于目标管理的原则对场馆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能针对共享过程中影响效率的各项因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力求在提高场馆运营经济效益的同时,让场馆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公共服务的社会功能,也能为体育行政部门制定体育场馆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其次,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获取评估对象的相关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对评估对象存在的问题和优势进行说明,并提出相关建议,促使评估对象更客观地了解自己、提高质量、完善管理[5]。
武汉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必须以区域场地资源的现实状况为根本依据。国家有关进一步深化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改革的宏观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引导区域进行场馆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执行力度有极大欠缺和不足。各地方政府应立足区域体育场馆资源的性质、特点和规模及相应的体育消费需求,完成必要的政策指导和社会共享机制的示范推进。
3 武汉市高校体场馆资源社会共享评价指标的构建
3.1 初拟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性与科学性原则,系统性与差异性原则,前瞻性与指导性原则,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查阅相关书籍,对各类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初拟评价指标,通过向从事体育场馆管理实务领域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发放问卷,初步选定了48个指标,对选定的指标进行分析解读,按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1~3级判断和标记,初步确定了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接下来通过德尔菲法,进行3次匿名问卷。
3.2 匿名评价指标体系问卷的发放
本文的调查问卷从2017年11月开始至2019年3月结束。问卷发放有2种方式:当面发放和邮寄,主要选取的对象是从事体育场馆运营及其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具体如下表1。问卷发放回收后首先进行信效度检验,通过计算指标协调系数的方法衡量不同专家对于各级指标看法的一致性程度,3轮专家问卷一致性结果显示,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p值都小于0.05,因此本研究的问卷内部一致性较优。
表1 专家团队情况一览表
表2 专家权威自评系数一览表
表3 问卷发放回收情况一览表
3.3 各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在第一轮调查中,专家普遍认为大部分原定的一级指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科学性,满足指标构建的原则和评价场馆共享效率的需要。有专家提出“B基础设施资源”更侧重于满足场馆日常运营的需要,不能代表场馆所共享的全部设施资源,因而建议修改为“B场馆物力资源”。
在第二轮调查中,专家主要从指标的准确性、操作性和代表性出发,对指标进行了修订,认为二级指标“A2体育专业技术人员”表述不够准确,将潜在的人员范围缩小甚至隐形化,故将其修改为“A2专业技术人员”;二级指标“D1资金来源”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都不够,对整个共享效率的评价相关性和支持度都不高,经讨论修改为“D1资金利用”。
在第三轮调查中,为了使原来的指标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契合指标体系内在的逻辑需要,在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修订完善的基础上,专家们对相应的三级指标也进行了修订。具体的修改建议包括:建议修改的三级指标:三级指标“A21体育运动专业人员(教练、裁判)的所占比”修改为“A21专业技术人员(教练、裁判等)的专职配比”,原因在于二级指标进行了相应的修改;D22、D23、D24、D25、D26、D27分别修改为“D22商家广告赞助收益增加额”、“D23会展活动收益增加额”、“D24体育培训收益增加额”、“D25赛事活动收益增加额”、“D26文艺活动收益增加额”、“D27场地租赁活动收益增加额”。建议删除的三级指标:三级指标“A22专业资格教练行业比赛获奖”、“D11公共投入在资金来源所占比重”、“D12资源整合对外开放的成本所占比重”、“D13共享创收在资金来源所占比重”,对应的二级指标在第二轮调查中进行了完善与修改,所以为了更好地体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建议删去对结论支持度不高的指标。建议增加的三级指标:“A22专业技术人员(教练、裁判等)的专职配比”、“A23专业技术人员(教练、裁判等)的工作效度”,因为场馆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高低及工作的效度是能够直接影响消费者体验,从而对共享效率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增加三级指标“A32安保及外勤人员的工作效度”,原因在于场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度是直接和消费者体验密切关联,因而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需要纳入考虑范围;增加三级指标“D22商家广告赞助收益增加额”、“D12消费成本”、“D13消费价格”、“D14场馆共享成本增加额”;增加三级指标“E11场馆资源社会共享管理规范的制定”;一级指标“场馆文化资源”中的二级指标“E2精神文化”下增加三级指标“E21场馆资源社会共享文化理念普及”,这是由于消费者和管理者共享理念的普及程度也是场馆共享开放建设的内容之一,对共享效率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综上所述,经过相关专家学者调查分析,对初步选定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为: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38个,详见表4。
表4 武汉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评价指标
4 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质量评价指标赋权
4.1 确定权重集
权重是将被评价对象看做一个整体,从多个层次上进行判断和计算,按照被评价对象不同方面的重要程度进行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所产生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表示的是一个相对重要程度之间的比较。确定某一评价对象的权重体系,需要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相对应的权重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 一组权重体系{Wi︳i=1,2,3,…,n},必须满足下述2个条件:其中n是指标的个数;0<Wi≤1;i=1,2,3,…,n。
构建指标体系之后,本文拟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体系,该方法是在一个完整的系统内部,通过目标分解,将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尽量简化,将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分解成若干层次,通过对同一层级各个指标的成对比较进行标度定量化,对每一层次上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逐一判断,以此确定判断矩阵,运用数学公式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相对应的特征向量,从而得出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系数。
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也就是确定相关的目标和评价因素,本文中的评价目标和因素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
2)构造判断矩阵:本文层次分析法下判断矩阵的构造采取1~9级两两标度,这也是问卷调查采取的数值标度方法,即统一评分标准让选定的专家进行打分,评分表要求具有实际意义才将其视为有效,得到的各级指标的两两标度数值,相应元素的值在具有实际意义时取这个比值,问卷回收后对征询调查结果进行归纳综合。判断矩阵数值所代表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关系如表5。
表5 判断矩阵判断关系
3)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W,一般常采用方根法或和积法,本研究拟采用方根法对各指标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各相关数值参照下表的平均随机性指标RI,根据方根法的计算步骤,算出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并将其结果与0.10进行比较,当CR<0.10时,认为层次分析法结果的不一致程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也就是可以把结果看做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专家的打分是满足实际情况的,进行的权重分配也是合理的。如果CR>0.10,说明此时的权重分配存在问题,因此为了使结果具有一致性,需要对元素的取值进行调整,重新对权重的值进行分配。
表6 层次分析法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值一览表
依照上述步骤,计算各级指标权重:
(1)相对于总目标而言,各个一级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比较,见表 7;
(2)(A-Ai)相对于A人力资源,各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见表 8;
(3)(B-Bi)相对于B物力资源,各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见表 9;
(4)(C-Ci)相对于C信息技术资源,各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见表10;
(5)(D-Di)相对于 D财力资源,各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见表11;
(6)(E-Ei)相对于E文化资源,各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见表 12;
(7)(A1-A1i)相对于A1管理人员,各个三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见表13;
(8)(A2-A2i)相对于A2专业技术人员,各个三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见表14;
(9)(A3-A3i)相对于A3安保外勤人员,各个三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见表15;
(10)(B1-B1i)相对于B1场馆设施设备,各个三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见表16;
(11)(B2-B2i)相对于B2其他辅助设施,各个三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见表17;
(12)(C1-C1i)相对于C1硬件信息,各个三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见表18;
(13)(C2-C2i)相对于C2软件信息,各个三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见表19;
(14)(D1-D1i)相对于 D1 资金利用,各个三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见表20;
(15)(D2-D2i)相对于 D2 资金收益,各个三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见表21;
(16)(E1-E1i)相对于 E1制度文化,各个三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见表22;
(17)(E2-E2i)相对于E2精神文化,各个三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见表23;表24 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各权重
表7 一级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表8 (A)场馆人力资源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表9 (B)场馆物力资源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表10 (C)场馆信息技术资源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表11 (D)场馆财力资源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表12 (E)场馆文化资源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表13 (A1)管理人员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表14 (A2)专业技术人员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表15 (A3)安保外勤人员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表16 (B1)场馆设施设备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表17 (B2)其他辅助设施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表18 (C1)硬件信息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表19 (C2)软件信息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表20 (D1)资金利用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表21 (D2)资金收益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表22 (E1)制度文化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表23 (E2)精神文化指标判断矩阵与权重一览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权重 三级指标 三级权重A1管理人员(0.549 8) 0.086 7 A11管理者对场馆资源共享的认知度(0.626 7)A12顶层设计对场馆资源共享的有效度(0.093 6)A13管理者对场馆资源共享的执行力度(0.279 7)0.054 3 0.008 1 0.024 3 A场馆人力资源(0.157 7)A2专业技术人员(0.368 1) 0.058 0 0.004 5 0.016 7 0.036 8 A3安保及外勤A21专业技术人员(教练、裁判等)专职配比(0.078 0)A22专业技术人员(教练、裁判等)兼职时数(0.287 2)A23专业技术人员(教练、裁判等)工作效度(0.634 8)人员(0.082 1) 0.012 9 A31安保及外勤人员兼职时数(0.166 7)A32安保及外勤人员工作效度(0.833 3)0.002 2 0.010 8 C1硬件信息(0.8) 0.066 2 C11网络网站建设、维护与管理(0.857 1)C12智能管理系统的引进(0.142 9)0.056 8 0.009 5 C场馆信息技术资源(0.082 8)C2软件信息(0.2) 0.016 6 C21公众即时交流(0.156 9)C22电子信息推送与更新(0.164 1)C23共享服务平台(0.532 1)C24 宣传专栏(0.101 1)C25 报刊杂志(0.045 8)0.002 6 0.002 7 0.008 8 0.001 7 0.000 8 D1资金利用(0.833 3) 0.397 0 D11消费满意度(0.5133)D12 消费成本(0.133 9)D13 消费价格(0.287 8)D14场馆共享成本增加额(0.065 0)0.203 8 0.053 2 0.114 3 0.025 8 D场馆财力资源(0.476 4)D2资金收益(0.166 7) 0.079 4 D21接待总量(人数)的增加额(0.249 2)D22商家广告赞助收益增加额(0.254 2)D23会展活动收益增加额(0.052 0)D24体育培训收益增加额(0.093 0)D25赛事活动收益增加额(0.070 1)D26文艺活动收益增加额(0.030 6)D27场地租赁收益增加额(0.224 7)D28其他收益增加额(0.026 2)0.019 8 0.020 2 0.004 1 0.007 4 0.005 6 0.002 4 0.017 8 0.002 1 E1制度文化0.001 9 0.005 8 E场馆文化资源(0.038 4)0.007 7 0.023 0 E2精神文化(0.8) 0.030 7 E11场馆资源社会共享管理规范的制定(0.25)E12场馆资源社会共享管理规范化度(0.75)(0.2) 0.007 7 E21场馆资源社会共享文化理念普及(0.25)E22场馆资源社会共享秩序化实现度(0.75)
4.2 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各权重
根据上述结果,最终得到武汉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各权重,具体见上表24。
5 讨论与分析
本文确立的武汉市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共享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技术资源、财力资源、文化资源5个一级指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11个二级指标和管理者对场馆资源共享的认知度、顶层设计对场馆资源共享的有效度等38个三级指标,各指标权重详见(表24)。
随着高校体育场馆服务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共享的范围与能力正逐步扩大与提升,其场馆社会共享评价影响因子及其系数必然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对那些创新型高校而言,原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可能会存有一定的局限性,需在相关实证研究中谨慎对待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