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复位技术辅助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评价*

2020-05-19陈兴恺

黑龙江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顺势牵引力骨干

陈兴恺

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0

股骨干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至伤原因多为暴力伤,成人股骨干骨折占全身骨折10%左右,占成人股骨骨折20%左右[1]。当前治疗方式主要以闭合复位内固定为主,其中复位质量直接决定了术后治疗效果[2]。传统复位方式为牵引床闭合复位,但股骨部位肌肉组织较多,在受到不同肌群牵拉作用下,可能发生位移,从而引发牵引并发症。为此,本次研究针对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患者特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对观察组进行牵引复位,并与采用传统牵引床复位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探究顺势牵引复位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2013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后病床尾号单双号不同分为对照组(单号30例)与观察组(双号30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7.3±3.7)岁;左侧17例,右侧13例;骨折AO分型:32-A型15例,32-B型10例,32-C型5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46.7±3.5)岁;左侧18例,右侧12例;骨折AO分型:32-A型17例,32-B型9例,32-C型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申报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开展,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1)影像学确诊为股骨干骨折,于我院择期拟行股骨髓内钉治疗;(2)年龄≥18周岁,受伤前双下肢均正常活动;(3)患者意愿接受随机分配复位方案;(4)意识清楚,可清楚交流;(5)依从性较好,保证完成本次研究,接受随访。

1.2.2 排除标准:(1)骨折为开发性骨折、病理性骨折、陈旧性骨折;(2)骨量明显减少或合并肾衰竭、血气胸、脑意外等合并伤;(3)同侧患肢既往骨折史,合并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4)合并慢性消耗性疾病,身体无法耐受本次手术方案。

1.3 方法

1.3.1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牵引床复位,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将患肢安置于牵引床上,于C型臂下调整好牵引力线,复位满意后选用合适的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固定,如果复位不满意,如骨折近端发生移位,可在股骨干骨折端做一小切口,植入顶棒进行按压复位。

1.3.2 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进行牵引辅助,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经股骨髁沿股骨髁旋转轴线与胫骨结节,横向植入斯氏针,连接牵引弓;髂前上棘做一3 cm切口,采用电钻横向钻透髂前上棘内外侧皮质,植入横向螺钉,固定垂直连接装置,选择相应长度牵引螺杆,连接垂直装置与复位架。旋转复位器旋转手柄,经牵引弓进行股骨髁上骨牵引,近端由连接于髂前上棘的装置对抗,进行顺势双反牵引复位。C型臂透视下确定髓内钉导针位于股骨髓腔内,置入髓内钉,如患者复位不理想可沿骨折线近端打入3 mm克氏针辅助复位,其余操作与对照组一致。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4.1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3)比较两组患者随访HSS评分情况。

1.4.2 评价标准: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一般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感染、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下肢力线不良等,牵引并发症如会阴处挤压伤、足靴处挤压伤、腓总神经牵拉损伤等;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3]提出的用于评估膝关节手术前后功能的评分系统进行评价,主要包含6个方面:疼痛(30分)、功能(22分)、关节活动度(18分)、肌力(10分)、膝关节屈曲畸形(10分)、膝关节不稳定性(10分),6个方面分数之和为总分,优:分数≥85,良:85>分数≥70,可:70>分数≥60,差:分数<60分。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术中透视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s)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P手术时间(min)105.32±21.37 86.54±23.15 3.365 0.000骨折复位时间(min)14.45±3.37 7.71±1.74 10.967 0.000术中透视时间(s)21.74±3.77 13.25±3.10 10.654 0.000术中出血量(ml)234.73±27.55 246.51±25.47 0.955 0.34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一般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牵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随访HSS评分情况

60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有效率100.00%。随访12月发现观察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治疗股骨干骨折手术预后的关键在于骨折是否良好复位并有效维持,如果复位不良或维持时间不足可能引发下肢畸形愈合,导致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增加患者家庭负担。当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较多,主要根据患者年龄、骨折类型、合并伤等情况进行综合选择治疗方案,随着微创医学的临床不断发展,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成为首选方法,但复位困难的争议持续不断[4]。针对股骨近端骨折发生的屈曲、外展畸形、外旋等情况,术中难以依靠人力复位并有效维持,借助牵引床复位虽能起到一定效果。但存在以下问题[5]:(1)牵引床牵引力较难控制,因牵引床的牵引力需经踝关节、膝关节传导至股骨骨折端,属于跨关节牵引,牵引力在传导过程中会难以控制;且牵引力的方向与股骨轴线存在夹角,牵引力复位效果大打折扣。(2)适用范围小,股骨干骨折常伴旋转移位,通过牵引床复位,扭转力同样属于跨关节牵引,牵引力不足无法起到复位效果,牵引力过大可能导致足靴部、会阴部受持续牵拉、挤压至伤。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均较观察组长,与上述牵引床存在的弊端关系密切。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表3 两组患者随访12月后HSS评分情况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进行牵引辅助复位,取得了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牵引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随访12月HSS评分高于对照组的研究结果,这是因为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是通过骨对骨的顺势牵引,将牵引作用力平均分布于骨折两端,进行双向、反向牵引,作用力基本无损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6];且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与股骨干骨折机械轴线高度契合,复位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相对于牵引床,该复位器具有以下应用优势:(1)符合生物学作用原理,复位器牵引力与牵拉部位的肌纤维走行基本一致,符合股骨机械轴线与生物力学特性。(2)牵引力量满足复位需求,复位器采用机械力牵引,力量明显增加,且能够通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软组织产生对骨折端的加压包夹复位效果。(3)适用面广,复位器设计了多种角度的侧顶装置,能够开展侧顶、压、提等多方位复位操作,基本满足股骨干骨折复位需求。(4)可提供有效维持复位效果,且操作简单,有效节省手术室人力、物力资源。陈伟等[7]学者通过对比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和牵引床复位对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影响,发现顺势双反牵引闭合复位成功率高,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与放射暴露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王昊等[8]学者通过对比传统切开复位与顺势反向牵引复位微创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发现顺势反向牵引复位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复位时间短、透视次数少等优点,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本次研究结果大致相仿。

综上所述,顺势牵引复位技术辅助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效果肯定,与牵引床复位技术比较可缩短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与透视时间,降低术后牵引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顺势牵引力骨干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顺势而下”破解程序框图
做人民的公仆 做事业的骨干
把握节奏,顺势爆发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GCY—150型轻型轨道车功能性拓展运用研究
基于Solidworks的垂直式斗式提升机链条有限元分析
创新思维竞赛(4)
坚持两个导向 顺势而为谋发展
内燃机车单位油耗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