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息治疗肿瘤患者维生素缺乏状况分析
2020-05-19张欣
张 欣
洛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姑息治疗是针对终末期重症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伴随的痛苦感受,目前我国接受姑息治疗的患者以终末期恶性肿瘤为主,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尽管临床医护人员努力的改善姑息治疗患者的症状,但疼痛和严重症状的发生率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呈现出增长的趋势[1-2],其中以疼痛、疲劳、虚弱、焦虑、抑郁等尤为显著,这与代谢功能障碍下维生素缺乏所致临床症状有相似之处[3]。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姑息治疗肿瘤患者维生素缺乏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与终末期严重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为姑息治疗中对症缓解症状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3月—2019年6月间在洛阳市中心医院行姑息治疗的278例终末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8岁,Karnofsky评分<30分,ECOG评定为4级,自愿接受姑息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姑息治疗时间>1周,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72.14±10.63)岁,男性181例,女性97例,既往有维生素摄入史者29例,原发疾病:肿瘤210例,非肿瘤68例。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指标:患者于姑息治疗1周后取空腹静脉血,分别采用荧光分析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血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及25-OH-维生素D3水平进行检测,同日采用Karnofsky评分和自拟症状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其中自拟症状评分中包括疼痛、虚弱、焦虑、抑郁、食欲不振和呼吸急促等6项主要症状,每项根据无症状、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给予0~3分,评分越高提示症状程度越高。
1.2.2 维生素缺乏评定标准:维生素B1<35 μg/L,维生素B6<4.1 ng/ml,维生素 B12<193 pg/ml,维生素C<4.5 mg/L,维生素-OH-D3<62.5 nmol/L。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维生素浓度与临床症状程度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78例患者基本资料和临床特征
278例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虚弱评分最高,见表1。
表1 278例患者临床症状评分 分
2.2 维生素检测结果
根据维生素检测结果,患者各维生素指标均存在维生素缺乏的情况,见表2。
在278例患者中以维生素-OH-D3缺乏比例最高,达91.73%,维生素B12缺乏相对较少,为14.03%,见表3。
表2 维生素检测结果
表3 维生素缺乏情况 例(%)
2.3 维生素水平与临床主要症状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维生素B12水平与Kar⁃nofsky评分呈负相关(r=-0.409,P=0.012),与虚弱症状呈正相关(r=0.398,P=0.028);维生素B1与抑郁呈负相关(r=-3.745,P=0.039);维生素-OH-D3与虚弱呈正相关(r=0.502,P=0.003),与疼痛程度呈负相关(r=-3.821,P=0.036);维生素C与疼痛呈负相关(r=-0.427,P=0.012);维生素B6与临床症状均无相关性(P>0.05)。
3 讨论
在调查的278例患者中维生素缺乏存在普遍性,其中以维生素-OH-D3尤为突出,近年来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OH-D3水平的下降与多种炎性疾病、代谢疾病、器官功能下降等疾病均有相关性,目前普遍认为维生素-OH-D3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机体的病变过程[4-6],也有学者发现,在我国正常人群中维生素-OH-D3缺乏也具有普遍性,发生率可达30%~50%,因此也被认为是导致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之一[7-8]。对于姑息治疗患者来说,通常伴有一种或多种严重疾病以及并发症,因此存在如此高比例的缺乏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疼痛与维生素C、维生素-OH-D3水平具有相关性,随着维生素水平的下降患者的疼痛程度会明显增高。明互琼等[9]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发生病理性疼痛程度越高的患者,其维生素D水平往往越低,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但由于维生素D在骨骼肌肉生长或损害中有着特定的作用,因此其与骨关节疾病疼痛发生有着必然的关联,然而对维生素D相关指标水平降低与其他慢性疾病、癌性疾病等疼痛发生的机制则并不明确,有待临床的深入研究。与维生素D缺乏的普遍性不同,正常人群中维生素C缺乏较为少见,多见于创伤、手术后或伴有严重感染等的疾病患者。有临床研究显示,癌痛患者在化疗期间可出现明显的维生素C水平下降,甚者可能引发坏血病症状,其主要原因是化疗药物与维生素C的吸收存在矛盾,因此有学者认为,在化疗的同时输注较高浓度的维生素C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0-11]。药代动力学研究证实,肿瘤细胞不具备传输维生素C的功能,当血浆维生素C水平达到一定浓度时,可在细胞外间隙生成活性氧类自由基,并与肿瘤细胞中的相关细胞分子相互作用,形成选择性损害肿瘤细胞活性,而保护症状细胞的氧化降解复合物,通过减少损伤的作用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12]。此外,研究还发现,患者在情绪方面的变化,如焦虑、抑郁等症状程度仅与维生素B1具有相关,这与维生素B1参与神经功能变化有关,临床研究也证实,在精神疾病或神经病患者中其维生素B1的水平相比正常人可明显降低,并与疾病发展程度呈正相关[13]。由此,研究认为维生素姑息治疗患者大多存在维生素缺乏症状,且其缺乏程度与临床不适症状具有相关性,针对性的给予维生素补充可能对减少患者痛苦有一定的效果,这可作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