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叠唇碗的发展轨迹试析青白瓷的起源与传播问题

2020-05-19汪发志

东南文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窑场定窑窑址

汪发志

(芜湖市繁昌区博物馆 安徽繁昌 241200)

内容提要:以叠唇碗为切入点,可以从微观视角探讨白瓷南传和青白瓷的起源与传播问题。叠唇碗的传播轨迹表明,早期青白瓷的确受到北方白瓷的影响。青白瓷的源头应在皖南和江西地区,之后向湖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等地传播。南宋时期,叠唇碗基本绝迹。宋末元初,青白瓷泛青的特点淡化,南方白瓷进入新的时期。

一、什么是叠唇碗

叠唇碗[1]是指碗的口沿部分向外叠压而形成的一种碗式。其做法是:窑工在拉坯至口沿部位时,将口沿外翻、叠压,形成一定宽度的厚唇,如果口沿残缺露出剖面,则可观察到两层之间的孔隙。这种双唇的做法学术界多称之为“叠唇”。除食用之碗外,还有口径稍小的茶碗或茶盏做法与其一致,两者基本同步发展(图一)。

图一// 叠唇碗、盏

大量资料显示,在青白瓷出现和兴盛的五代北宋时期,正是叠唇碗流行的时期。叠唇碗最先在北方白瓷窑口生产,是早期白瓷的代表性产品之一,成熟于五代之前。伴随白瓷南传的步伐,叠唇碗被南方窑场引进吸收,同样也被大量生产。需要注意的是,南方地区一直以青瓷为传统,青瓷碗的口部主流做法是尖唇,五代至北宋南方生产的叠唇碗并未在青瓷类产品中流行,而基本仅限于南方白瓷(广义的南方白瓷包括青白瓷)[3],这说明叠唇的做法是在白瓷—青白瓷类产品中一脉相承。因此,叠唇碗作为这一时期从白瓷到青白瓷的标志性产品,其发展、兴盛和衰落与白瓷—青白瓷有着同频共振的规律,折射着青白瓷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二、隋唐:叠唇碗的出现

1.叠唇碗出现的时间、地点

叠唇碗的诞生与细白瓷的出现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河北是中国早期白瓷的生产中心。河北境内北朝墓葬中没有发现早期白瓷,几处北朝窑址中也仅内丘西关窑区内出土过少量具有北朝风格的早期白瓷标本,但到了隋代,无论墓葬还是窑址都有数量可观的白瓷出土[4],说明白瓷的大量生产应该是在隋代。就碗类而言,北朝至隋代的北方窑场,流行一种尖唇深腹饼足碗(图二)[5]。此碗在青瓷和白瓷中均有大量发现,数量比例存在先后关系,且造型一致,为北方的白瓷脱胎于北方青瓷提供了极好的例证[6]。根据秦大树先生的研究,北方白瓷的创烧是通过改良瓷器质量和在胎釉之间施化妆土两种方式实现的。前者逐渐成为制作精细瓷器的方式,以邢窑为代表,后者则发展成为专为制作民间日用瓷的主要方法,即后来的磁州窑系[7]。

图二// 北朝至隋代尖唇深腹碗

据《中国陶瓷》载,隋代白瓷窑址可确定的仅河北贾村窑(属邢窑范围之内)1处。该窑所烧瓷碗为尖唇深腹碗,其特征与北方隋墓出土的白瓷碗吻合[8]。在冯先铭先生对贾村窑产品的介绍文字中,尚未提到叠唇碗,说明隋代叠唇碗还没有出现。到了唐代,同样是邢窑区域的内丘遗址,其细白瓷发现最多的却是叠唇碗。由此可见,叠唇碗最早出现在唐代邢窑的内丘。由于叠唇碗的出现有点突然,造型相对于传统的尖唇深腹碗似乎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引起了冯先铭的注意。他在《中国陶瓷》相应章节中对叠唇碗作了细致描述:其基本造型为浅腹、敞口,碗身呈45°角斜出,口缘外部凸起一周,内底平坦,外底中心凹,形如玉璧[9]。他在后来的其他窑口遇到类似器物时强调了上述特征。

2.叠唇碗出现的背景和动因

相对于北方青瓷时代流行的尖唇深腹碗,邢窑叠唇碗的造型和做工有以下改变:一是口沿由尖唇变成了叠唇;二是深直腹变成了浅斜腹;三是饼足变成了玉璧底。以上改变使得瓷碗作为主流生活用品在造型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原因值得思考。首先,关于叠唇,刘新园认为,目的是为了降低器物口部的变形率[10],这种解释应有一定的道理,此处理方法和同时出现花口类尖唇碗盘的道理应该相同。如上文所述,北方白瓷初期多为施化妆土的粗瓷,粗白瓷的发展方向是后来民间日用瓷。随着白瓷技术的成熟,高档精细白瓷需求量和生产量开始增加。精细白瓷的原料和工时成本显然要大大高于粗白瓷,因而产生保证精细白瓷成品率的现实需求。为此,叠唇的做法被窑工创造出来,很好地保证了碗的规整度,降低了变形率。与之基本同时且大量出现的还有各种缺花口、曲花口、葵口及海棠花形器等等,动因相同。其次,饼足为什么会改成玉璧底,这应是实际使用的需要,符合瓷碗底足由饼足—玉璧底—宽圈足—窄圈足演变的总趋势,这一趋势不仅仅局限于白瓷,青瓷亦然。其实在玉璧底出现之前,南北方瓷器可能都存在一个饼足上凹的阶段,已经为挖足做法的产生埋下了伏笔。较难理解的是深直腹向斜腹的转变,这一转变使碗从整体造型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口径与器物高度的比值大大改变,形成了45°倾斜的独特风格。这是对传统的一种挑战,其原因可能是工艺审美的时代变化。当然,也正是这一独特的造型风格,赋予了叠唇碗特殊的文化印记,影响至今。

以上分析说明,北方主流碗式由尖唇深腹碗过渡到叠唇斜腹碗,反映了实用的需要、时代的审美,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成品率,这是从瓷器造型方面所反映的社会变革。那么,既然叠唇碗其叠唇做法的主要原因是保证细白瓷成品率的需要,说明其是伴随着细白瓷的增产而出现的,这充分显示了古代窑工的智慧与创造,也从侧面印证了叠唇碗在邢窑内丘窑址最早大量生产的原因。给这一解释提供佐证的还有装烧技术的重大变革,即漏斗形匣钵的使用。匣钵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其起源地在南方。很长时间内,匣钵一直以简单的筒状造型为主。以邢窑为代表的北方窑场,隋唐以前大多采用明火或一桶多器,结合三叉支钉间隔叠烧的装烧方法。叠唇碗出现后,为保证白瓷叠唇碗的质量和美观,邢窑窑工在装烧方式上做出重大改进,发明了漏斗形匣钵,并采用一钵一器(即匣钵单烧)的装烧方式。从此,精细白瓷碗内再无支钉痕的瑕疵。另外,漏斗形匣钵的内部空间与叠唇碗造型极为吻合,这种窑具的使用,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保证,且没有对窑炉空间造成明显的浪费。我们以今人的目光,仍可窥见北方窑工烧制细白瓷的不易及其对细白瓷的珍爱和重视。

3.叠唇碗的早期分布

隋唐时期,北方白瓷的另一生产中心在河南安阳、巩义、登封一带,巩义窑也流行尖唇深腹碗[11]。中晚唐时期,河南密县西关窑有叠唇碗发现,不过普遍口径不超过13厘米,其实应为叠唇盏,精致程度与邢窑存在明显差距[12]。晚唐时期,叠唇碗在先后生产白瓷的陕西铜川窑(即黄堡窑或耀州窑)、河北定窑陆续有少量发现[13]。

南方地区目前还没有唐代生产白瓷的明确报道。仅有的线索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诗句中“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霜胜雪。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的描述,透露四川大邑窑应有白瓷碗的生产,但窑址迄今尚未发现。同样位于四川地区的邛窑发现有隋唐时期青中泛白或施白色化妆土的方法增加瓷器表面白度的工艺及标本,但没有发现叠唇碗[14]。江西境内烧制白瓷最早可确定的也只能到五代时期,皖南、湖北沿江一带亦是如此。上述分析表明,叠唇碗的早期生产区域(五代以前)应局限在北方中原地区的少数窑场。

从墓葬情况看,南方地区早年已有发现唐代白瓷的资料公布,著名的有浙江临安水丘氏墓、钱宽墓(其年代其实已至唐末)等。白瓷起源于北方,早期具有稀缺性和珍贵性,墓葬出土的规律是:北方发现的数量大于南方,南、北方均有(发现情况)从少量贵族墓葬、所占比例小向中下层墓葬、随葬比例大的变化趋势。可能是丧葬习俗的原因,不论什么阶层的墓葬,叠唇碗都不是随葬的主流。即使到五代后期及北宋时期,墓葬报道发现的叠唇白瓷碗或青白瓷碗,大多口径较小,实际上应该是茶盏(盏在墓葬中发现的几率要大于口径较大的碗)。另外,江苏扬州唐城考古发掘[15]及东南亚等海外地区亦有唐代白瓷发现的报道[16]。其中,扬州唐城手工业遗址发现的白釉碗的数量达到近百件之多。

所以,尽管白瓷叠唇碗在南方墓葬出土很少,但遗址中发现较多,说明其作为主要生活用品和贸易商品,最迟在唐代已流传到南方地区,并和其他北方白瓷一起,开始对南方瓷器市场产生影响,且在五代时期促成了南方白瓷的生产。

三、五代时期的叠唇碗

1.北方地区生产情况

五代是“白瓷南传”的关键时期。北方白瓷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南方已有部分窑场开始增烧或创烧白瓷。除墓葬外,港口、沉船及海外地区均有五代白瓷的发现,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唐代。

首先,从生产情况看,伴随着北方白瓷生产重心向定窑的转移,叠唇碗在定窑窑址被大量发现,成为主流。与此同时,河北井陉窑、河南密县窑也有大量生产,但生产范围总体上仍在中原地区。随着产量的增加,细白瓷向中下层社会普及,定窑产品似乎更多地面向普通大众,叠唇碗做工已经不如邢窑严谨、精致。2009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曲阳定窑遗址中心产区进行了系统发掘。发掘资料显示,五代前期是定窑细白瓷的第一个高峰,从器物组合看,碗有叠唇和尖唇两种。叠唇碗为斜腹(弧度小),圈足宽窄适中,足墙外直内斜,修足特色是在足外缘旋削一周。同时,叠唇盏也为数不少,但叠唇盏的圈足足脊普遍较宽而浅,保留有从玉璧底演化而来的痕迹。叠唇碗盏基本上都采用匣钵单烧的方式装烧,几乎不见残留支钉痕迹的标本。尖唇碗中较有特色的是一种缺口较大的五缺花口碗(图五︰1),腹较深、略斜直,此碗所占比例不低,但在其他窑址几乎不见,说明其是五代定窑特色产品之一。因其在同期的墓葬中较为常见,可作为窑口判定的代表性器物。五代后期是定窑细白瓷的第二高峰,产品组合大大丰富,其中的大部分产品,如口径较大、圈足稍外卷的尖唇缺花口碗(一般为五缺且缺口小)、侈口圈足盘、花口盘等在南方地区墓葬发现的频率大大增加[17](图三︰2、4—6)。正如前文所述,尽管叠唇碗在南方墓葬发现并不多,但从经常作为随葬品出现的盘类等产品发现情况看,五代后期,以定窑为代表的北方白瓷对南方地区的影响较唐代急剧扩大,受其影响,南方白瓷的生产呼之欲出。

图三// 五代定窑典型白瓷产品[18]

2.南方地区的生产和发现

根据黄义军的统计,五代南方地区生产白瓷的窑址有江西景德镇窑、赣州窑、吉州窑、湖北青山窑、安徽泾县晏公窑(即窑头岭)、繁昌窑等6处[19]。由于缺乏最新的、系统的考古材料支撑,上述窑场生产白瓷的上限是否全部可以达到五代,一时还难以定论。但可以明确的是,上述6处窑场是南方地区最早烧制白瓷的一批窑场,它们分布在皖南、湖北沿江、江西鄱阳湖及赣江流域。除繁昌窑之外,其余5处窑场均有生产青瓷的基础。根据上述窑场出土标本观察,在成熟的青白瓷出现以前,南方地区应该存在一个生产白瓷的阶段,其烧造工艺不同于北方,呈色特征又不同于典型的青白瓷,可视为南方早期白瓷。特别是江西景德镇、赣州、吉州三处窑场,早期白瓷大多有乳白釉的特征,器物内外有较密集的支钉痕[20],且多发现于周边中小型墓葬,总体上市场定位不高(图四︰1、2)。

图四// 南方窑址出土早期白瓷标本

在南方地区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中,已经有一定数量的叠唇碗、盏发现(图四︰4—6),有些造型与定窑极为接近,并见有圈足外缘旋削一周的手法[21]。这说明,南方白瓷的早期是在模仿以定窑为代表的北方白瓷,甚至不排除有北方窑工参与生产的可能。

相比窑址的发掘,五代墓葬或其他类型遗存的发现似乎能为南方早期白瓷的生产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

关于五代白瓷在南方地区墓葬发现和分布情况,黄义军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并总结出了数量增多、分布区域扩大、墓主身份不仅局限于贵族、南北方产品都有发现等规律。列举部分墓葬如下:江苏南京南唐二陵[22]、连云港海州五代墓(吴大和五年)[23]、扬州邗江蔡庄五代墓[24]、常州半月岛五代墓[25],湖南长沙市郊五代墓[26],江西会昌县西江五代墓[27],安徽合肥南唐保大十一年墓[28]等。从区域分布看,江苏和湖南两地出土数量相对较多。从器类看,主要涉及叠唇碗(盏)、花口尖唇碗、花口圈足盘等,尤以盘居多。

遗址方面,代表性的有:浙江省宁波市境清寺遗址、东门口码头遗址[29],五代时期叠唇器少见,尖唇花口碗、盘多;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见诸报道的是叠唇盏和花口圈足盘[30],另有一些内外粘支钉痕碗盘标本,资料未系统公布;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五代叠唇碗盏数量较多,大多釉色泛黄,圈足略宽而浅,足脊面显粗糙[34]。

沉船方面,主要有920—960年的印坦号沉船和年代上限为968年的井里汶沉船,两沉船均发现一定数量的五代白瓷,尤其以花口圈足盘居多,其中印坦号沉船的莲瓣纹粉盒、斜弦纹粉盒与繁昌窑颇为接近[36]。

上述墓葬、遗址、沉船出土的五代白瓷数量至少有数百件之多,类型主要为碗、盏、盘、盒等。以本文所能收集到的资料,盘的数量最多。碗常见尖唇缺花口和叠唇两种,前者略多于后者。关于这些五代白瓷的窑口归属问题,学术界经过多年研究难有定论,最后倾向于南北方窑口都有。其中,双脊花口盘、豁口较大的尖唇花口碗属于定窑几乎没有争议,内外有较多支钉痕的叠唇碗和折沿圈足盘归到景德镇地区应该没有问题。颇难定论的是部分口径较小的圈足盘(图六︰1、2)、圈足较宽浅的叠唇盏(图五︰2、3),其窑口归属颇多争议。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公布了一件采自泾县晏公窑的五缺花口圈足盘标本(图四︰3),与上述多数存疑的五代白瓷盘特征颇为吻合,被认为是五代宣州窑研究的重大突破[37]。2005年的“中国古代白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台湾的杜劲甫做了进一步研究和讨论,得到与会专家的赞同[38]。几年前,又有学者在晏公窑窑址采集到几件宽圈足碗、盏标本(图六︰3、4)[39],颇具玉璧底转化而来的特征,其时代应为五代无疑。由此,南方地区发现的尚有存疑的五代白瓷,其产地似乎指向了安徽泾县的晏公窑。从其保留玉璧底特征的宽圈足来看,不仅其烧造时间可能稍稍领先江西地区,其普遍没有支钉痕迹的现象,表明其装烧工艺和市场定位都要高于江西窑场。尤其是圈足盘与定窑同类器物的吻合度极高,可视为“白瓷南传”的重要证据之一。如是,不仅说明南方白瓷早期烧造的源头在此,亦为宣州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线索,期待系统的调查发掘资料加以证实。

图五// 南方地区墓葬、遗址出土五代白瓷

四、两宋时期的叠唇碗

北宋早期至中期,青白瓷的生产主要以皖南、湖北沿江、江西鄱阳湖及赣江流域为中心展开,并传播至岭南地区(图七)。这一时期的绝大部分青白瓷窑场均有叠唇碗盏的发现,且造型、做法接近一致,反映了共同的文化传播背景。尤其是与繁昌窑相距数百公里的湖北青山窑和上千公里的广西桂平窑[41]都发现了非常类似的产品组合和造型风格,应存在繁昌窑对两地的技术传播因素,黄义军因此认为与繁昌窑外销路线有关,当有一定的道理[42]。北宋中期以后,青白瓷生产区域急剧扩大至钱塘江流域、闽江流域及泉州一带,但叠唇碗的生产势头出现式微迹象。如繁昌窑的叠唇碗由斜腹向直弧腹转变,叠唇有变窄退化的趋势[43],江西地区湖田窑、南丰白舍窑则几乎没有生产。与浙江、福建地区青白瓷窑场的创烧是因外销市场推动有关,其产品种类和风格更多是面向海外市场,碗盏类产品以尖唇为主,叠唇碗更是几乎不见。

图七// 宋代青白瓷窑址分区示意图[40]

南宋时期,青白瓷继续在浙江、福建地区推广,窑场数量增加。另外,湖南地区也开始有大规模生产。此时,南方青白瓷老产区如皖南、湖北、广西等地已基本停烧,江西地区流行覆烧工艺,福建也大量出现覆烧芒口器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叠唇碗基本绝迹。从文化角度而言,南宋时期,南方青白瓷已完全摆脱了北方白瓷的影响,形成自身特色和风格体系,叠唇碗盏的消失实际上是北方白瓷文化在南方的消亡。更主要的,随着青白瓷技术的提高,薄胎尖唇口沿完全成熟,产品规整度得以保证,叠唇的做法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必然。

宋末元初,景德镇推出卵白釉瓷,福建白瓷异军突起,青白瓷泛青的特点渐渐淡化,南方白瓷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猜你喜欢

窑场定窑窑址
何为黑胎青瓷
千年定窑 古老技艺重焕新生
Assembly集结号
宋代定窑白瓷鉴定诀窍
寻梦“海丝”:多元参与助推漳州市古窑址保护策略探析
辽宁辽阳冮官屯窑址完成考古发掘
福建泉州辽田尖山、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
磁灶窑及其外销执壶的器型特征
近年来定窑研究的进展和新走向
热河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