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区划与经营类型设计
2020-05-18沙琳
沙琳
摘 要:在岳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森林经营的区划和森林经营类型设计,提出林业总场森林应划分为3个功能区,即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林功能区、辅助生产功能区;将总场的森林资源划分为6个森林经营类型,即松类生态公益林、杉木生态公益林、硬阔生态公益林、软阔及阔叶类生态公益林、毛竹生态公益林和林苗两用林,并对这6种经营类型的森林开展了经营设计,分别提出了经营措施和培育目标,旨在为总场今后10年的经营提供依据。
关键词:森林经营;森林经营区划;森林经营类型设计;国有林场
中图分类号 F326.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8-0055-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second class investig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n Yuexi state-owned forestry center, this paper carried out the division of forest management and the design of forest management types, and proposed that the forest in Yuexi state-owned forestry center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functional areas, i.e. water conservation and soil conservation functional area, Forest Park wind forest functional area and auxiliary production functional area; the forest resources in Yuexi state-owned forestry center should be divided into six forest management types The management and design of the six types of forest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cultivation objectives were put forward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general market in the next ten years.
Key words: Forest management; Forest management division; Forest management type design;State-owned Forest Farm
1 森林经营现状
林场所在的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陲,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是安徽省唯一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纯山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于一体的县份。岳西縣国有林业总场始建于1958年,现下辖明堂山林场、妙道山林场、古井园林场和朱屋林木良种培育中心。1992年经林业部批准,妙道山林场建立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0年3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古井园林场的基础上建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功晋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场总经营面积4464hm2,森林覆盖率高达98.3%;活立木总蓄积量32.4万cm3,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74.8cm3/hm2;其中4351hm2山场为国家公益林,占总经营面积的97.5%,森林的稳定性水平和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均较高。2017年4月,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被中国林场协会授予“2016年度全国十佳林场”称号。
2 森林经营方针与目标
2.1 经营方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大规模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提升人民生态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发挥重要作用。
2019—2028年林场的经营方针是: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新体制,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2.2 经营目标 森林经营目标主要指标见表1。
2.2.1 长远经营目标 逐步把林场建设成为“经营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备、森林优质高效、产业发展完善、资源经营持续、林区富裕和谐”的现代化林场。
2.2.2 经理期经营目标 林地利用结构:林场林地总面积维持在4474.0hm2,其中:有林地4341.3hm2,占林地总面积的97.03%;灌木林地16.0hm2,占林地总面积的0.36%(其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6.8hm2,其他灌木林地9.2hm2);苗圃地20.0hm2,占林地总面积的0.45%;无立木林地69.2hm2,占林地总面积的1.55%,均为其他无立木林地;宜林地0.5hm2,占林地总面积的0.01%;辅助生产林地27.0hm2,占林地总面积的0.60%。林种结构:国家公益林维持在4351hm2,占林地总面积的97.5%;商品林123hm2,占林地总面积的2.5%。树种结构:经理期内将现有杉木和松类公益林40%的面积更新成阔叶林,树种、年龄结构将更加合理,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将更加丰富。
表1 森林经营目标主要指标
[指标类 指标群 指标项 森林资源 数量 森林面积保有量4357.3hm2,森林蓄积
保有量42万cm3。 质量 林分平均郁闭度0.7,单位面积
蓄积量76cm3/hm2。 结构 公益林与商品比率8∶2,针:阔叶树种
面积比率为4∶6。 产品生产 木材生产 木材产量12085cm3(含抚育间伐材)。 森林保护 生态保护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森林健康 森林火灾受害率小于0.3‰,林业有害生物
成灾率小于4.74‰。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 经营成效 经济效益 350万元。 生态效益 森林覆盖率98.3%。 社会效益 森林经营用工量3万个,增加用工
收入450万元。 ]
3 森林经营区划
3.1 森林功能
3.1.1 区划应考虑的因素 根据《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总场森林功能区划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1)总场大部分山场地处长江一级支流水源发源地;(2)总场境内设有古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3)林场有123hm2的商品林地。
3.1.2 区划结果 依据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生态区位、地貌特征、森林资源分布和林业生产等要素,将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分为3个功能区,即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林功能区、辅助生产功能区。
3.2 森林分类 依据《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国家林业局,2005年6月)和安徽省林业厅《安徽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方案》对林场森林资源分类区划。总场林地总面积4474.0hm2,森林分类经营区划为公益林地面积4351hm2,占林地总面积的97.3%,均为国家公益林;商品林地面积123hm2,占林地总面积的2.7%。
3.3 森林管理类型
3.3.1 区划结果 根据总场生态区位与资源特点,着眼经济社会要求和森林经营管理的主导方向,将全场森林划分为以下2个经营管理类型。(1)保护经营类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在发挥其生态防护功能的基础上,适度进行合理经营利用,主要包括生态区位相对重要或生态相对脆弱、但可采用经营措施适度利用的森林。该类型总面积为4351hm2,均为国家级公益林地。(2)集约经营类以经营利用和提供苗木和辅助林业生产为主要目的。该类型总面积为123hm2,均为商品林地。
3.3.2 经营管理策略 由表2可知,不同管理类型应选择不同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措施,按保护经营和集约经营2个类组,实施由强到弱的管理措施和由弱到强的经营措施。
表2 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管理类型和主要经营管理策略
[管理类型 面积(hm2) 比例(%) 森林类别 主要培育策略 主要利用策略 保护经营 4351 97.3 公益林 推行梯度经营、疏伐体制,
以伐促抚、伐育结合 可对主林层进行伐、更新采伐,人工林可皆伐,控制皆伐面积 集约经营 123 2.7 商品林 定向培育、集约化经营管理 以小面积皆伐为主,保留缓冲带 ]
4 森林经营类型设计
4.1 森林经营类型划分 在遵照制定经营类型原则和依据的前提下,针对资源现状,确定经营目标和培育方向;结合生态重要性等级和区域生态敏感级指标等因素来确定经营类型,进一步確定经营措施类型。通过经营措施类型的实施,实现经营类型所确定的目标,便于在经理期内合理运用。
按照森林经营类型组织的依据和原则,将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资源划分为6个森林经营类型,分别是:①松类生态公益林;②杉木生态公益林;③硬阔生态公益林;④软阔及阔叶类生态公益林;⑤毛竹生态公益林;⑥林苗两用林和一般用材林。
4.2 森林经营类型设计 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经营类型详见表3。
表3 森林经营类型
[类型号 类型名称 面积(hm2) 培育目标 ① 松类生态公益林 1678.1 提高林分生态功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安全;满足生态需求,优化美化环境;保护
和恢复典型生态系统和珍贵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或原生地。 ② 杉木生态公益林 1379.2 提高林分生态功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安全;满足生态需求,优化美化环境;保护
和恢复典型生态系统和珍贵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或原生地。 ③ 硬阔生态公益林 1266.4 提高林分生态功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安全;满足生态需求,优化美化环境;保护和恢复典型生态系统和珍贵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或原生地。 ④ 软阔及阔叶类生态公益林 26.1 提高林分生态功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安全;满足生态需求,优化美化环境;保护和恢复典型生态系统和珍贵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或原生地。 ⑤ 毛竹生态公益林 1.2 提高林分生态功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安全;满足生态需求,优化美化环境;保护和恢复典型生态系统和珍贵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或原生地。 ⑥ 林苗两用林 123 培育林业生产种苗、城市园林绿化苗木、一般用材等。 ]
4.2.1 松类生态公益林 该森林经营类型包括199个小班,面积1678.1hm2。以培育松类生态公益林,发挥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林、风景林效益为目标。主要树种为黄山松,经营周期为51年,宜选择土层浅薄、干燥、坡度较大的阳坡林地。
造林措施:植苗造林,苗木标准为Ⅰ级苗,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穴状整地,植穴规格40cm×40cm×30cm;造林密度3675~5880株/hm2;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前2年每年抚育2次,分别在5—6月和7—8月;第3年1次,安排在5—6月进行。培育措施:林分郁闭度0.8以上,林木分化明显,林下立木或植被受光困难的林分或遭受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严重自然灾害,病腐木已达10%的林分需要进行林分抚育。抚育方法为生态疏伐或卫生伐,即对坡度小于25°、土层深厚、立地条件好的松类生态公益林采用生态疏伐,伐除有害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草本、灌木和藤蔓。一次疏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5%~20%,伐后郁闭度应该保留在0.6~0.7;抚育间伐间隔期一般为10年。对坡度大于25°的松类生态公益林原则上只进行卫生伐,伐除受害木。采伐更新:松类生态公益林更新采伐方式采用渐伐,每次渐伐面积控制在5hm2以下,伐后人工更新,更新树种选择榉树、枫香、黄山松等。
4.2.2 杉木生态公益林 经营类型包括140个小班,面积1379.2hm2。以培育杉木生态公益林,发挥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林、风景林效益为目标。主要树种为杉木,经营周期为36年,杉木生态公益林宜选择土层深厚、坡度小于26°以下的中、下坡林地。
造林措施:植苗造林,苗木标准为Ⅰ级苗,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穴状整地,植穴规格40cm×40cm×30cm;造林密度 2940~4440株/hm2;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前2年每年抚育2次,分别在5—6月和7—8月;第3年1次,安排在5—6月进行。培育措施:林分郁闭度0.8以上,林木分化明显,林下立木或植被受光困难的林分或遭受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严重自然灾害,病腐木已达10%的林分需要进行林分抚育。抚育方法为生态疏伐或卫生伐,即对坡度小于25°、土层深厚、立地条件好、兼有用材的杉木生态公益林采用生态疏伐,伐除有害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草本、灌木和藤蔓。1次疏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5%~20%,伐后郁闭度应该保留在0.6~0.7;抚育间伐间隔期一般为5年。对坡度大于25°的杉木生态公益林原则上只进行卫生伐,伐除受害木。采伐更新:杉木生态公益林更新采伐方式采用渐伐,每次渐伐面积控制在5hm2以下,伐后人工更新,更新树种杉木、光皮桦、枫香等。
4.2.3 硬阔生态公益林 该森林经营类型包括124个小班,面积1266.4hm2。以培育硬阔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林、风景林为目标。主要树种为栎类、枫香等,经营周期71年,硬阔生态公益林宜选择土层深厚、坡度较大的林地。
造林措施:植苗造林,苗木标准为Ⅰ级苗,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穴状整地,植穴规格40cm×40cm×30cm;造林密度2505~6675株/hm2;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前2年每年抚育2次,分别在5—6月和7—8月;第3年1次,安排在5—6月进行。培育措施:林分郁闭度0.8以上,林木分化明显,林下立木或植被受光困难的林分或遭受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严重自然灾害,病腐木已达10%的林分需要进行林分抚育。抚育方法为生态疏伐或卫生伐,即对坡度小于25°、土层深厚、立地条件好、兼有生产用材的硬阔生态公益林采用生态疏伐,伐除有害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草本、灌木和藤蔓。1次疏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5%~20%,伐后郁闭度应该保留在0.6~0.7;抚育间伐间隔期一般为20年。对坡度大于25°的硬阔生态公益林原则上只进行卫生伐,伐除受害木。采伐更新:硬阔生态公益林更新采伐方式采用渐伐,每次渐伐面积控制在5hm2以下,伐后人工更新,更新树种栎类、枫香等。
4.2.4 软阔及阔叶类生态公益林 该森林经营类型包括11个小班,面积26.1hm2。以培育软阔及阔叶类水源涵养林为目标。主要树种包括枫杨、江南桤木软阔类以及其它阔叶类树种等,经营周期为71年,软阔及阔叶类水源涵养林宜选择土层深厚、坡度较大的林地。
造林措施:植苗造林,苗木标准为Ⅰ级苗,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穴状整地,植穴规格40cm×40cm×30cm;造林密度2505~6675株/hm2;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前2年每年抚育2次,分别在5—6月和7—8月;第3年1次,安排在5—6月进行。培育措施:林分郁闭度0.8以上,林木分化明显,林下立木或植被受光困难的林分或遭受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严重自然灾害,病腐木已达10%的林分需要进行林分抚育。抚育方法为生态疏伐或卫生伐,即对坡度小于25°、土层深厚、立地条件好、兼有生产用材的软阔水源涵养林采用生态疏伐,伐除有害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草本、灌木和藤蔓。1次疏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5%~20%,伐后郁闭度应该保留在0.6~0.7;抚育间伐间隔期一般为20年。对坡度大于25°的软阔水源涵养林原则上只进行卫生伐,伐除受害木。采伐更新:软阔水源涵养林更新采伐方式采用渐伐,每次渐伐面积控制在5hm2以下,伐后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更新树种可选择枫杨、江南桤木等。
4.2.5 毛竹生态公益林 该森林经营类型包括3个小班,面积1.2hm2。以培育毛竹生态公益林为目标,经营周期为7年,宜选择土层深厚、坡度较小的林地。
造林措施:母竹造林。母竹应选择1~2年生、胸径3~5cm、分枝较低、竹节正常、枝叶繁茂、无病虫害的母竹;穴状整地,植穴规格100cm×80cm×80cm;造林密度330~450株/hm2;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前2年每年抚育2次,分别在5—6月和7—8月;第3年1次,安排在5—6 月进行。培育措施:为了促进新造毛竹林尽快满园,新造毛竹林可结合幼林抚育。坡度小于15°的林地可进行砍灌、垦复,垦复深度20~25cm;坡度大于15°的林地宜进行定株抚育,砍除影响毛竹生长的杂灌。采伐更新:毛竹生态公益林更新采伐方式采用择伐,按照生长量控制择伐强度,伐后天然更新,更新树种仍为毛竹。
4.2.6 林苗两用林 该森林经营类型包括8个小班,面积123hm2。以培育一般用材林为主要目标。
造林措施:初植密度一般为6600株/hm2(即株行距1m×1.5m)。因不同树种生长速度的差异,以3年内不移苗为标准,合理确定密度。速生树种密度4950~6600株/hm2(株行距1m×2m或1m×1.5m;慢生树种6600~9900株/hm2(株行距1m×1.5m或1m×1m);灌木1650~22500株/hm2(株行距1m×0.6m或0.8m×0.5m)。造林时间一般在3月初造林。要选择健康粗壮的苗木,做到随起、随运、随栽。针叶树种以容器苗为宜,栽植时去掉容器器皿。阔叶树种挖掘时一般要带好土球,土球直径通常为苗木地径的5~7倍。落叶树种和主根发达、须根少、难带土球的树种也可以栽植裸根苗木,栽植深度以略高于原土痕为宜。可采用块状混交方式造林,提高抗病能力,也要根据树种习性,分别栽植,保证树种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移栽时采用大穴大坑,苗木放入后根系要舒展,同时踩紧踏实,并要浇足定根水。培育措施:幼林抚育主要是锄草、培土、施肥。一般需要连续3年,人工松土锄草,扶正苗木,根部培土。苗木成活后即可施肥,连续3年根外穴施,每年1次,每次施氮磷复合肥750kg/hm2,有条件的施腐熟的饼肥,效果最佳。3年之后,幼林逐渐郁闭,林下的杂草难长起来。培养好的树形是林苗两用林培育区别于一般造林的主要特点。要依据不同树种特性,加强幼树整形修剪。萌芽能力强的阔叶树种,要及时抹除萌芽培育适当的主干高度,一般主干达到2m左右,按照培育目的均匀保留侧枝,培育树型。针叶树种要适度修剪侧枝,促进高生长,防止偏幅偏冠。
5 结语
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今后10年的经营方案编制,其难点和重点在于森林经营区划与经营类型设计。本文分析了总场森林资源现状,开展了森林经营的区划和森林经营类型设计,提出了经营措施和培育目标,旨在为总场今后10年的经营提供依据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卿.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资源分析與经营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05):84-86,100.
[2]刘元.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以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实验林场为例[J].辽宁林业科技,2019(1):75-76,78.
[3]DB21/T706-2013.森林经营技术规程[S].2013.
[4]曾昭佳.森林经营规划与森林经营方案探讨[J].绿色科技,2018(23):189-190.
[5]刘珞,李莉,郑冬梅.森林经营规划与森林经营方案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13):166-168.
[6]朱朝伟.科学发展经营管理,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J].民营科技,2011(9):114.
(责编:张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