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历教育学习者在线参与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2020-05-17谢耀辉黄红涛张晶晶
谢耀辉,黄红涛,张晶晶
(华中师范大学 1.本科生院,2.培训中心,3.终身教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60079)
一、提出问题
网络学历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主要类型,它试图将学校教学的目的性、专业性和系统性,与网络学习的个体性、适宜性和灵活性相结合,[1]为成人提供学历补偿教育。网络学历教育可以借助技术优势,打破传统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以学生个体发展为目标,将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学习参与等进行跟踪记录并分析,为学习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学习建议,在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促进学习者的在线参与。同时,网络学历教育机构可以积极发挥自身的区域、教育资源等优势,将各个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推送给学习者。
当前国内的网络学历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其发展面临着挑战。网络学历教育平台存在学习内容规划不合理、资源呈现方式单一、用户交互体验不友好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学习者自身的动机水平影响其参与学习的程度,高动机水平的学习者往往具有较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但现实中网络学历教育学习者“学习动机不强,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成为网络学历教育发展的“绊脚石”。如何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参与热情,成为网络学历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H大学网络学历教育学习者在通识课程中的学习情况,研究当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障碍,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网络学历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对网络学历教育中学员的在线参与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不仅有助于网络教育组织者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适当的干预,同时有助于学习者进行自我反思,提升其在线学习参与度。网络学历教育的在线参与分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本研究以每周登录次数、每次学习时长、参与讨论交流三个指标来表征在线学习参与度。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通过问卷,对H大学通识课的网络学历教育学生进行调查,共回收34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222份,问卷有效率为93%。其中,女性学习者占比64.53%,男性学习者占比35.47%。参与调查学员的年龄分布为:20岁及以下占6.39%,21~25岁占30.63%,26~30岁占29.64%,31~35岁占19.62%,36岁及以上占13.72%。参与调查学员的学习层次为:高中起点专科占59.4%,专科起点本科占40.6%。
三、分析结果
(一)学习者在线参与的动机分析
学习动机对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参与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2],尤其是对成人学习者。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属于内在驱动倾向型,即依靠内在动机开展学习,偏向学习与自身社会角色密切相关且能够即时应用的内容。[3]网络学历教育学习者的参与动机描述统计发现,提高学历、获得文凭占46.55%,提升职业技能、促进职业发展占30.6%,这符合成人的学习规律。47.3%的学习者表示选择参与网络学习的主要原因是在线学习方式灵活,57.05%认为影响自己学习状态最不利的因素为学习时间不足。
(二)学习者在线参与的期望
学习者的期望对教育提供者改善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调查发现,在教学内容方面,58.38%的学习者认为只停留于理论层面、与应用实践结合不够;54.87%的学习者认为部分知识点讲解不够透彻,51.89%学习者认为讲解的内容较多、互动内容较少。可见,学习者希望获取更贴近现实、更有利于其未来职业发展、且与实践联系更紧密的资源。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52.84%的学习者更希望按重难点问题解答的方式呈现。在学习障碍方面,学习者认为平台不支持移动客户端学习(60.18%)、资源形式比较单一(52.95%)是影响他们参与学习的主要障碍。由于学习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超过6成的学习者认为15~30分钟的微视频是学习者最愿意使用的资源,而视频时长影响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在学习辅导方面,39.8%的学员期望反馈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回复。在考核评价方面,学习者认为平时成绩(含在线学习时长、作业、在线学习交流等)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应该在50%左右,而目前平时成绩只占30%。
(三)学习者在线参与的行为分析
由于职业选择、学习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学习者很难保证有固定且较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在每周登录学习平台的次数分布上起伏不大(M=3.07,SD=1.471),大多数学习者每周参与平台学习1~3次;每次学习时长主要集中在1~2个小时(M=2.03,SD=0.96),很少一次学习超过3小时,这也与网络学习者大多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的事实相符;在学习交流方面(M=1.22,SD=0.416),78%的学习者会与课程辅导老师或其他同学交流,主要的交流方式为微信、QQ聊天。
为进一步了解网络学历教育学员学习参与度的现状,对不同类型(性别、学历层次和年龄)学员在登陆次数、学习时长、是否交流三个指标上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表2。分析发现:(1)不同性别的学员在学习时长(t=3.218,p=0.001<0.05)和是否交流维度上(t=-3.520,p=0.001<0.05)上差异显著;男性学员每次的学习时长要高于女性,但是女性学员更倾向于交流学习;(2)不同学历层次的学员在是否交流指标(t=-4.020,p=0.000<0.05)上差异显著,且专科起点本科的学员比高中起点专科的学员参与学习交流更为频繁;(3)为详细了解不同年龄段学习者在学习参与度各项指标上的特征,我们将参与调查的学员按照年龄组分为5组:20岁及以下、21~25岁、26~30岁、31~35岁、36岁及以上。数据表明不同年龄的学习者在是否交流维度上差异显著,21~25岁年龄组学员参与交流的积极性更高。可见,年轻学员比年长学员交流欲望更强,希望能从辅导者或者同伴那里获取更多有益的信息(见表1、表2)。
表1 学习参与指标在性别变量和学历层次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表2 不同年龄层次学习者在交流维度上的差异性分析
四、研究启示
(一)完善课程体系,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
网络学历教育是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教学,突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时间空间限制,其灵活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课程资源给予学习者极大的选择自由。但是调查发现网络课程存在着诸多不足。第一,网络课程体系设置不太合理。当前网络学历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是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通识课程的设置相对较多也比较杂乱。除了一般的政治理论课、英语课及计算机课正常开设外,将一些与传统通识课程关联性不强的课程归入其中,使学习者对课程设置存有疑惑,甚至产生质疑,出现不愿意学、不知道怎么学的问题,从而导致其参与的积极性大打折扣。第二,网络课程授课内容与方式有待更新。网络课程基本以理论讲授为主,未能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习者未来的职业发展作用不大。网络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与学习能力各不相同,组织者应在课程设置上以学习者为中心,更多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学习条件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合理规划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制定出满足学习者需要且利于其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及个性化学习方案。网络学历教育授课者应在注重理论讲授的同时,更多地传授学习者未来职业发展上的方法和技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二)优化课程资源,自适应推送学习内容
课程资源是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通常我们将课程资源分为教师资源、知识资源以及网络技术资源等几大类,将这些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更好地服务于学习者,不断推动网络学历教育的发展和进步。网络学历教育与传统教学不一样,教师的角色既是传授者又是引导者。在网络学历教育中,丰富的知识资源和多样的授课形式能提升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优化学习的效果,从而有效提升课程资源的利用率。网络教育提供者需在完善学习平台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依据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认知基础等,自适应地推送学习资源,以满足众多网络成人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三)及时教学反馈,引导学习者参与讨论
建立一个方便、畅通的信息反馈平台,是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的保证,也是提高网络教育成效的关键。研究表明,及时的学习反馈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会随之增强。现有的网络学习平台几乎都有讨论区模块,但由于学习者个体差异,其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问题的表达都有很大不同,故而讨论区的交互呈现出无序的状态。因此,辅导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讨论:一方面,辅导教师可以在讨论区提出与课程考核内容或者与学习者生活相关的问题,引起学习者的关注,并引导学习者提问以及相互解答,从而提高讨论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让学习者相互提问、回答以及对答案进行评价。参与评价能让学员有强烈的归属感,有助于学习者更加积极地参与互动。在学习讨论之后,教师需要及时对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另外,在线学习平台的页面应简洁明了、交互体验友好,讨论区设置应尽量降低使用的难度,方便学习者参与讨论。
(四)注重过程评价,激发学习者参与动机
学习评价是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对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4]过程评价即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它根据一定的理念和目标,在系统收集学生的学习过程信息并加以处理的基础上,对该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判,以改进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评价活动。[5]学习过程评价有利于学习者发现自身的不足与潜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完善自身,建立学习信心和积极性。网络学历教育学习者的信息接收与处理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习者认为自身的学习潜能不佳,缺乏信心;有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内容与自身兴趣有偏差,丧失学习动机等。网络教育机构应在学习过程评价上充分发挥技术的独特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对学习者不同阶段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资源以及学习质量进行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然后,结合学习者对自身学习需求、学习情感的自评信息,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互评信息,将学习的客观数据与主观评价进行归纳分析,从而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报告,促进学习者更加全面地认知自我,积极参与网络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