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态化语境下乡村共享空间“多义性”生成研究
2020-05-17李雯雯
李雯雯
(淮阴工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乡村共享空间的研究介于“公共空间”设计理论基础上,但区别于“公共空间”的公用及空间界定的概念范畴,乡村共享空间更趋同于自然资源、区域功能、社交场所等空间主体的共同享有(使用),并随时代发展衍生由“空间共享”引发“文化共享”与“情感共享”,从“共享”上升到“共鸣”。本文将共享的思维模式引入新农村建设,将空间设计与功能体验上的共享,上升到文化与情怀的共鸣,“折中”重塑乡村空间,诱发田园生态环境与农村人居空间活力的空间场所感。同时依附艺术激活空间,将共享空间层层渗透,“以点带线、以线共面”,立体重塑乡村关联价值,推动新农村文态、形态、生态、业态的可持续发展。以此为据构建新农村人居共享空间范式系统,为提升乡村价值影响力提供有力支持。
一、生态语境下乡村环境设计动态能力
20 世纪80 年代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使乡村大环境面临新的发展背景和机制,数字化智慧型生存方式为新的农村空间结构提供了条件。城乡人居环境互动的适应性及刚性需求也随之发生新的变化,乡村空间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也必将不断地发展。其已不仅是历史上传统乡村的原生秩序空间和农业种植功能的基础载体,而是持有中国农业生产的核心人口与空间[1]122。目前乡村集体经济收益普遍微薄,导致乡村劳动力快速流失,产生大量留守弱势群体,“空心村”“留守村”正表明乡村社会组织力缺乏,整体衰落、诸多传统文化逐渐没落等现实。
1.研究态势梳理
生态语境下建设研究态势梳理,主要分为对历史乡村建设和对当代乡村建设的研究。
历史乡村建设:包括史料整理和宏观研究。如探讨各个历史阶段中国乡村建设的演进轨迹及内在机制;以社会背景为切入点对民国乡村建设运动进行研究综述,研究热点包括再现和重审乡村建设运动、不同派别模式及思想理论的比较、乡村建设性质的评价和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2]。
当代乡村建设:随着近年乡村建设运动的推进而展开的。首先,对乡村发展类型与模式进行探讨,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职能、空间地域等多方面来总结乡村发展类型,从动力要素、空间体系、历史条件、地域特色等多视角提炼乡村发展模式;其次,分析目前乡建面临的问题,如农民工生存状态、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环境污染等,并提出加强社区和文化建设,推广生态农业等建议;第三,关注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方式,包括城市化模式和乡土新农村模式[3]。通过乡村建设实践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幸福水平;城乡二元结构可以由过去的剥削性转化成保护性。
2.共享空间理念的兴起
乡村共享空间理念兴起,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的“共享农房”,由山、水、长城构成和谐优美的风景画卷,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推动乡村农家游的发展,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奖励办法(试行)》(2018);《从公共空间到共享空间》: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为宿迁而设计’学术论坛暨‘衲田杯’可持续设计国际竞赛新闻发布会”的演讲。
3.乡村生态优化的扶持倾向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形象地比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生态经济转换是当前引领新农村绿色发展的新动力,应发挥农村生态优势及农乡产业竞争力,找准定位。深入挖掘乡土场域功能体系,尝试形式多样的生态乡土共融活化策略,实现经济产业差异化竞争,带动经济全面发展,从一处美到一起美。
总体来看,关于乡村建设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在内容上对概念界定,乡村规划体系理论的特点与应用,结合具体案例的实操研究较多,但结合地域性文化研究的系统过程分析不够深入。在研究对象上主要以土地、景观为主,人居环境系统的其他内容较少涉及,且对研究模式未予提炼。在层次上点与面的研究较多,同一文化价值载体背景引领下贯穿式的线性层面研究尚属阙如状态。在研究结论上方法应用以验证为主,较少提及现代农村文化价值生态下保护与传承问题。新农村人居共享空间的研究较少涉及,但正是该类正在使用中的人居空间环境模式对城乡二次发展及地域性特色的衍生有着不可替代的经济及城市发展价值。
二、艺术生态化语境下空间的“多义性”特质释义
1.艺术生态化语境下“多义性”概念
何为多义性。以点与点、点到点间的线段逻辑性问题为解释基础。看似单一、独立的线性走势,当干扰信息(号)需求、功能各要素增加时,整体走势将出现分型、分段以及级别扩张等模态。多义性理论源于文学本质论,是现象在本(实)质载体的多样表象,文学性的多个维度与研究中空间的叠合(审美→文化、语言→符号、感情→形象、想象→虚构)。也正是文学背景因素具有一定语义非涉及性,则“多义性”的核心语表具体性和语里多义性,共享空间的多义性即指空间中同时表达多种(两种以上)功能意蕴,如生态图景、立体肌理、多义维度等模块场所性。
正如王向荣教授在西安世园会大师园中的设计“四盒园—空间和诗意的花园”以春盒(笋)、夏盒(云)、秋盒(屋)、冬盒(雪)立体展现空间生态图景,“分季、分时”提出多义景观的概念(图1),引人思考共享的多性生成界线(面)是否限定空间中的物质实体?一个界的分明,从自然环境中围合出来的空间量面体。通过“场所感→在场感→认同感”设计的线性艺术化视觉导向将多功能(义)极尽可能地渗透、过渡、填充进入,给予空间多义优化升级,前瞻性的思考空间传统功能定位标准的迭代共享价值。
乡村艺术生态化语境下的“多义性”更多地在潜移默化中助推参与者的意识介入,乡村群体的变化、空间类型的变化都将影响共享多义性空间生成。因此,乡村空间的共享多义性生成是“动态”发展的多重认知相匹配的功能模块表象,甚至将进入深层维度的分段认知层次释义解读中。
2.共享空间的多义载体研究价值
图1 王向荣教授设计的四盒园——空间和诗意的花园(1.春盒,2.夏盒,3.秋盒,4.冬盒)
新农村本体人居环境生态价值,主体性建构模式,是融合了艺术化“现象”观感空间概念,并追溯“多义”空间原型。在探索共享理论介入新农村发展研究的方法、路径与表达,丰富乡村振兴建构研究内容过程中,制定多元化乡村发展规划目标并提供合理性借鉴。与此同时,对深化对地缘文化研究的认知,为人居建筑、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的理论研究与功能实践提供有益补充。赋予乡村共享空间以艺术“质”感,重建农村功能空间核心灵魂。
在构建新农村人居共享空间研究的对应模式时,多重修复乡村共享空间功能载体,并以此为研究契合点,形成空间资源生态、乡土精神生态、艺术行为生态的多样性综合生态自循体系。提高乡村空间载体的文化与艺术品质,探索艺术赋能乡村设计策略办法,达到“智慧型”农村经济发展及人文保护的双重效能。为建设根植于中国乡村文化自信下的地域性人居环境提供可能,有助于了解新农村乡风差异性空间文化特征,梳理历史资源谱系中乡村文化母体。另外借助设计转译文化符号,全面重塑乡村文化价值,促进不同地域文化内涵建设与人居环境的营造,避免趋同性。
3.共享(多义)设计思维方法
新农村共享空间设计数据资源的建立迎合了当下农村文化差异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将乡村人居共享资源多样化理论以及艺术赋能的手段引入到助力乡村振兴研究中,尝试建立一种有助于更好解决“有什么”“是什么”及“如何是”的城乡规划整治模式基础研究方法。这既是相关研究方法的补充,也是对基础保护工作的探索。而艺术化设计思维研究方法更应结合地域性(主体)图景展开。通过对共享田园生态图景界定空间细化拆解,从行为发生、空间功能、人体功能、思想社变等方面,在各维度多义共享圈层间寻求生态共生生态链(图2)。
其研究首先展开调研代表性乡村主体,对不同民风背景下的农村人居空间形态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其构成形式和本质特征进行抽象和概括分析,探讨不同时期背景下空间形态的演进规律。从研究对象本土主要农村聚落地区空间形态变化角度出发,思考“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的历史脉络,用过程演进的动态分析方法,比较归纳乡土空间的结构形态、发展趋势和演变动因,寻求其共同遵守的自然普遍规律。将不同属性的典型乡村聚落按主体性、领域性、功能性等进行归类,为阶段性设计实践做好准备。同时,根据典型区域发展特点对其中的空间形态进行比较,并讨论其内部发展规律,以及外来介入影响发展的动力诱因,从共享空间到人文价值多层面对比地缘性特征影响下的空间境域表达模式。
共享(多义)思维方法从艺术学、建筑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认知学等学科[4]探讨乡村人居共享空间艺术生态化认知、解读与利用模式。以艺术理论为依托,将新农村人居共享环境数据化、可视化、系统化、客观化。并以时间、空间多维度为轴线,运用分类分析法研究乡村地域性人居共享空间环境交汇及类型分化特点,着重从基层走访到刚性需求调研,结合课题的实际参与者进行农村人居空间环境互动适应性的合理评估。此外,整合农村乡土资源艺术化载体,挖掘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利用及衍生路径,通过农耕文化、宗族文化、民俗民风,再现乡村动态衍生空间。从外围景观、田园生产与生活行为、乡土环境空间三个角度,扩大乡村循序建设的辐射面,形成多样性环境资源共享体系[1]。探索有地域特色的乡村人居空间多样性发展机制,达到“自循式”艺术乡建及人文保护的双重效能空间重构。
三、乡村共享空间“多义性”设计策略
通过共享理论核心联接点,分解新农村建设中密切关联的人居空间环境,将空间快速扩展、人居功能环境重组和空间表征异化深度整合的一系列问题作为设计策略研究载体。所生成的具象空间是艺术家对空间想象的科学性延展,在设计方法探寻中多维生态循环圈层,恰恰是法国学者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三元辩证空间理论:“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再现的空间”[5],亦是共享空间“多义性”复合机体的研究价值体现。
1.空间共享
进行共享空间定向与数据库建立。共享的定位居于农村人居演进的“时间·空间”维度整合,运用类比研究法定向不同轴线下典型新农村人居共享空间再造资源,建立资源媒介数据库。人居空间环境与定向区域文化的关联性类比,梳理共享空间形态的“内部”与“外部”层叠边界及范式模态。
2.文化共享
空间地缘性比较与形成机制研究是乡村共享空间的文化生态圈。乡土文化地缘性主导设计元素使差异因子具象化。从宏观到微观分析地缘构因,思考地域差异化表述载体,利用符号学原理将物化转译。从千里乡风南北区块文化资源特性入手,分析南北地缘差异化形成机制。
3.精神共享
乡村空间的本质研究对象是“人”,共享空间及“多义性”之间的研究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其共享空间场所认知分类与分析尤为重要。结合地方特性与场所认知关系,分析场所空间与场所精神衍生机制,形成人居建筑与空间认知导向意识。构建由人居要素、空间单元、空间组合依次耦合形成的具有尺度、秩序、语法、意义等功能的语汇体系,特别是内外空间组合、空间单元的创新序列重组[6]。最后形成渐层共享空间场所生态化认知类库,圈层细化。
4.行为共享
乡村艺术赋能与文化自信的生态化共生优化研究。
(1)农村生产与生活行为复兴:挖掘乡村再本土化资源,设计转译可视符号。重构生产生活叙述化场景,全面重塑乡村动态共生行为,渗透感染文化自信度。
(2)空间美学宜居性研究:视角美化乡村自然景观、村落街区、院落、建筑、设施等人居共享空间环境,提高赋能空间载体的文化与艺术品质。
5.策略共享
共享策略体系是一种参与性载体表现,是借助空间层叠耦合发现、重估与修复乡村价值,修复乡村的社会秩序和信仰体系,其核心在于修复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系统。从依附乡土环境资源入手,结合共建共享思路对乡土场域的聚落生态环境、建筑空间形式等方面,构建艺术介入乡村设计的生态化设计策略与方法。共享空间各部构建体系是乡村人居大环境的当代解读与发展策略的扩张“多义”模态研究。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围绕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规模、有潜力的乡村和产业,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以自然村落、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全域[7],整合共享空间物质属性,统筹开发。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乡村人居共享空间定向数据信息梳理与归纳及地缘性比较与形成机制差异因子具象化表述载体。在此基础上,力图探寻艺术赋能与文化自信的生态化场所认知分类分析,寻求艺术赋能构建体系下乡村人居大环境(共享主体)的当代表达与应用路径,并对乡村共享空间“多义性”架构的系统方法形成进一步的渗透解读。
同时研究乡村演变轴线时间发展的联系条件和空间在系统上的生成、演化、发展关系,利用乡土空间环境时间标记(关联比较)和空间标记(分类比较)契合因子,从人、自然、乡村相互之间的多维关系着手,将各单体特点进行串联,由“空间共享”引发“文化共享”与“情感共享”,艺术激活空间即生成“多义性”生态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