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护理观察

2020-05-16赵洁李爱英于莉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0期
关键词:胸膜炎结核性认知度

赵洁,李爱英,于莉莉

(青岛市胸科医院,山东 青岛)

0 引言

结核病在临床上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而其临床较为常见肺外结核之一即是结核性胸膜炎,其胸腔积液是临床主要表现症状,当患者胸腔积液存量过大时,将会压迫患者肺脏,从而导致患者胸腹间隔膜活动功能受限,最终致肺活量降低;若患者病情加重时,其胸膜厚度有可能增厚,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发热及等症状[1]。因此,为避免患者胸膜损伤,及时清除其胸腔积液有效引流,非常重要。本文观察分析给予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施以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对其胸腔引流的影响及应用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的临床护理资料72 例为本院2017 年12 月至2019年12 月医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以每组均为36 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基础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纳入标准是:①所选患者均符合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愿意参与;③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排除标准有:①患有沟通障碍者;②患有干性结核性胸膜炎者;③患有胸膜粘连增厚者;④患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性障碍者。表1 提示,组间差异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情况对比

1.2 方法

基础护理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方案。

优质护理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干预方案。优质护理组则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干预模式。一是给予患者引流护理干预[2]。①实施引流前,需告知患者采取引流管留置胸腔的治疗作用及其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②若治疗过程中,患者表现出较为严重焦虑与恐惧感,则可给予其镇静治疗或让其家属陪伴一旁。③引流完成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有针对性的处理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二是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3]。①患者入院后,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其心理状况全面了解及掌握,主动进行交流,摸清其心理不良情绪根源;②制定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通过个别聊天、耐心讲解、有铲沟通等方式,化解患者心理负担;③稳定情绪,引导并帮助患者增强面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与护理的配合度。三是给予患者认知护理干预[4]。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健康教育讲座、多媒体宣传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认知度。四是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干预[5]。对患者营养情况评估,以此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1)观察评估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主要指标有住院时间、胸水消失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2)观察评估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评估所涉及指标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处理,若对比结果P<0.05 时,则说明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评估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表2 提示,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以改善,且就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胸水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优质护理组患者明显优于基础护理组患者,对比结果P<0.05,则说明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表2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表2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组别 例数 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胸水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基础护理组 36 26(72.22) 5.01± 1.58 20.67± 3.20 优质护理组 36 34(94.44) 4.19± 1.01 15.34± 2.78 P - <0.05 <0.05 <0.05

2.2 观察评估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表3 提示,护理干预后,就对疾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等指标对比,优质护理组患者明显优于基础护理组患者,对比结果P<0.05,则说明组间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表3 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

3 讨论

从以上观察评估可知,结核性胸膜炎属于肺外结核病,近些年,伴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强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胸膜腔内侵入结核杆菌、溶产物、代谢产物所致[6]。当发病患者胸腔积液存量较大时,会导致患者的肺脏受到压迫,从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因此,在给予患者实施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胸腔引流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唯有此,才能缓解患者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咳嗽等症状,从而解除血管系统、心及肺等受到胸腔积液的压迫,防止患者肺功能损害[7]。

本次观察分析中,对予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所实施的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表明,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得以提高,胸水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大大缩短,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得以提高,结果提示,实施的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获得患者及家属充分认可。

综上所述,给予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施以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获得良好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利于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确保引流效果,同时对于增强患者配合治疗依从性,提升对疾病的认知度,构建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作用积极且有效,该护理模式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意义[8]。

猜你喜欢

胸膜炎结核性认知度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 100例初产妇妊娠期保健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与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的CT扫描影像特征分析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你了解胸膜炎吗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分析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