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题研究助推海洋科普教育新思路
2020-05-15金红蕾
金红蕾
[摘要]2019年6月底,东韩小学的科技实践活动《小糖纸引发的微塑料大问题》获得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一等奖,本项目是我校2018开展海洋教育与垃圾分类教育的成果展示,作者以小糖纸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参观了中国海洋大学实验室,了解科学家们对微塑料的最新研究动向,力求呼吁更多的家长、公众加入保护海洋、争做不“塑”之客的环保行列中来。
[关键词]科普教育;环保知识;保护环境
一、主题的涵义
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一直是各国的环保重点。提到“微塑料”恐怕很多人是第一次听说吧。我们查到的“微塑料”词条是这样描述的: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实际上,微塑料的粒径范围从几微米到几毫米,是形状多样的非均匀塑料颗粒混合体,肉眼往往难以分辨,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
联合国2018年发表的报告显示,每年约有1300万吨的塑料垃圾流人大海,平均每1分钟就有一卡车的塑料废弃物被倒人海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6nio Guterres)更直言,2050年左右,海洋的塑料垃圾恐怕比鱼还多。
环保形式非常严峻。塑料泛滥,海龟深受其害。不只海龟吃下塑料袋,鱼类吃下钓鱼线,当塑料袋等垃圾进入海洋,我们以为“眼不见为净”,但它下一步是进入食物链,再被人吃入肚里,最终还是人类自己自食恶果。怎么办呢?身为一个小学科学教师,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思考中……
二、研究的初衷
(一)设计方案初稿
微塑料这个新生概念,成人了解的都不多,如何让小学生来认识这个新概念?从哪人手做?怎么做?可以说难度很大,直接不做了吗?还真不是我的性格,到处查文献找资源,网络查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基础,努力找寻突破口,活动方案初稿已经搞定,在多年环保实践基础上我产生了这样的疑惑:每一件物品从诞生到消亡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个结论对吗?让小孩子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必要吗?还是按照书本上已有的按部就班地来教学,心里就不用直打鼓了?
(二)赢得专家支持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方案赢得了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海归博士张大海副教授的大力支持,他非常认真地给我发来了“回复邮件”,每每读到这些话语“有需要我的地方您说话,我愿意为孩子们的海洋科普做点事儿”,我就有了干下去的动力。陆地上的“PM2.5”人们已经“深恶痛绝”,对有海洋“PM2.5”之称的微塑料的认识,相信在专家支持下,在这个主题研究中小学生也能冲在微塑料科普宣传的最前沿。
(三)关注社会热点
尤其是2018年9月一则“台风‘山竹过后,这一幕令人心惊!“地球已开始报复人类……”的信息传遍朋友圈,细心的人会发现:陆地上很多塑料垃圾汇人海洋继续危害海洋生物甚至人类自己的健康。加上我们之前研究过的“小笔芯带来的环保大隐患”的研究成果,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微塑料的研究。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一位地球人都认识到:塑料垃圾不管是肉眼可见的还是肉眼很难分辨的,它们依然存在着,甚至已经在影响人们的食物链。
三、助推海洋科普教育的方法
目前,关注塑料垃圾的环保教育只停留在“视觉污染”的角度,“潜在危害”一直没作为重点来研究,因此有这样的误区:塑料垃圾的危害是“视觉污染”大于“潜在危害”。塑料垃圾最终去了哪里?很少人知晓——陆地上的塑料垃圾一多半会进入海洋,并形成微塑料。怎样把这些环保知识、环保理念让知识基础不多的小学生认可,了解并加深研究的兴趣呢?这成了本次活动研究的主方向,我在研究中主要从找准切入点、激发兴奋点、抓住薄弱点、捕捉生成点、深挖着力点、培植生长点等方面进行微塑料的主题研究,力争探索出我校海洋科普教育的新路径。
(一)找准切入点
大多数人吃完糖后,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小糖纸会被随手一扔,随风四处飘荡,马路边、垃圾桶旁、草丛里、树枝上,甚至有些直接被刮到了小河、池塘里……,这种塑料垃圾随处可见,无处不在,但绝大多数人对这些现象都是抱着无视的态度。
在近十年的实践探索中,随着研究的事物越来越具体,这些糖纸可以说是人人可见的身边小物品,尝试让我校95%以上的新市民孩子也能人人参与到主题研究中来,触发了孩子们的环保大思考,通过查一查、找一找、算一算、称一称、做一做、画一画、提一提等环节了解糖纸等一次性塑料类包装的过量使用将是海洋中微塑料的来源之一,尤其是引入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后,触发了孩子们对环保问题的研究。
(二)抓住薄弱点
“垃圾随手扔”“面对塑料袋儿、纸花到处飞,却视而不见”“垃圾分类分错了,有啥要紧的”“垃圾桶本来就又脏又臭的,干嘛还派我去当检查员”这些现象和说法随处可见,可以说是垃圾分类全民推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单纯地说教已经显得苍白无力,怎么办呢?这还必须从小抓起。环保要从小抓起,必须落实到从小抓环保意识教育。在一年级的“垃圾去哪儿了”主题研究课上,在与孩子们的共同交流中,我在黑板上留下了这样的板书:
人制造了垃圾一垃圾桶一垃圾场一污染水、土壤
所以,引导一年级的孩子看到这个图之后,再次面对这个问题:人制造了垃圾,又成了垃圾污染的受害者,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办呢?他们热烈讨论后,我说道,“人们平时一定要少制造垃圾,其实人们减少垃圾数量就是保护自己,平时怎么做可以减少垃圾的数量呢?今天回家后,你和爸爸妈妈看看家里的垃圾桶的数量,收集一个减少垃圾制造的‘金点子”。
在经过这样的研究过程之后,孩子们在将手中的作业本、中性笔芯扔之前都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这个该扔吗?会是什么垃圾呢……每当看到这个场景,我就很欣慰,这才是环保教育的意义,比单纯地说教要强数倍,学生水到渠成地能理解到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真正含义。
(三)激发兴奋点
在研究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很多孩子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是出现了懈怠、不想参加的情绪。在邀请到中国海洋大学的海归博士张大海副教授给我校学生做了科普讲座之后,孩子们的研究热情被激发了出来,做笔记、提问题,讲座现场很火爆。当听说可以去海大实验室参观时,孩子们更是争先恐后地报名。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还是通过选拔才确定了6名学生和2名家长进到实验室。
陶行知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搜集材料、编写材料,往往每个孩子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的确,在综合性活动课上,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其中的“成果”也给了教师一个又一个惊喜……
(四)培植拓展点
“老师,我还有问题,微塑料到底是怎么危害海洋生物的?我还没有查到数据。”“对,很好的问题。为你点赞!科学家正在研究呢,你跟科学家们想到一起了,随着你学的知识量增多,你的研究会和科学家一样的。”像这样的问题一定要引导孩子们敢于想,敢于表达,教师也要及时肯定,为孩子下一步的自主研究铺路。这小小的研究活动中不起眼的表现,说不定就是他将来的研究动力。
四、反思
小糖纸引发的微塑料大问题活动是我校95%以上新市民孩子参与海洋科普活动的一个缩影。孩子们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上有了很大的长进,活动激发学生以主人翁眼光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现状,从而約束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提高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培育肯于钻研、大胆创造的精神。这只是我们海洋科普教育探索的一小步,相信今后的步子会更大。